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设计文件与施工现场调查资料;1.2《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14》、《Ⅲ、Ⅳ铁路设计规范GB50012-2012》等;1.4有关技术定额、安全质量标准。
1.5以设计意图为主,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使制定的施组方案,技术工艺、安全措施切实可行。
1.6施工工序、进度安排、作业循环等尽量达到安全、优质、经济、高效;1.7切实搞好环保、水保,做到临时征地合理,杜绝水土流失。
1.8广州北车辆段扩建工程GBSG-2标段站场路基纵向由北向南全长1.521km,对应京广下行里程为K2248+446~K2249+967,包括站场路基土石方、路基支挡、路基排水。
2.工程概况2.1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Ⅳ级;有碴轨道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250m,个别困难地段200m(限速);最大纵坡:10‰。
单线路基面宽度7m,曲线地段外侧加宽,路肩宽度路堤≥0.7m,路堑≥0.5m,单线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线路中线向两侧边缘设4%的横向排水坡;多线路基线间距5m,线路中线向两侧纵向排水槽设2%的横向排水坡;路堤边坡1:1.5,路堑边坡1:1~1:1.5;基床厚度1.5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0.5m,基床底层厚度1m;基床表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填料填筑,路堤与横向结构物(排水槽)过渡段采用A、B 组填料填筑;路基基底应满足PS >1.0MPa或σ>0.12Mpa的要求,不得夹有软弱土层;路基工后沉降(铺轨前)≤30cm;路基填筑压实标准:基床表层填料压实标准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压实标准场地回填土方压实度≥0.9。
2.2主要设计内容2.2.1站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段站场路基土石方为车辆段段管线路基土石方与场地平整土石方。
本段站场线路路基纵向由北向南纵向全长1.25km,对应京广下行里程为K2248+717~K2249+967,横向最宽处190m。
路基起点为站修棚北头段管线辆10、11、12道与出入段线13道为4股道路基,经过道岔L2、L3、L1后变为1股道路基,再经过道岔N1、N2变为3股道路基,然后增加存4股道变为4股道路基,增加存5、6股道变为6股道路基,经过道岔N10、N9、N8、N7、N6、N5、往南变为1股道路基至牵1线尽头路基终点;由南向北靠西经过经过道岔N3变为1股道路基,经过道岔N4、N5向北靠西变为1股道路基,经过道岔N10、N11、N12、N13、N14、N15、N16变为7股道路基。
2.2.2路基支挡工程路基东侧边界线(靠江村站12道)设重力式挡土墙纵向长617m,路基与场地南头尽头设重力式挡土墙纵向长25m,场地北头设2段重力式挡土墙横向长为35m与纵向长47m, 场地西侧设3段设重力式挡土墙纵向长分别为115m、156m与464m,总计长1459m。
挡土墙墙身采用C20混凝土,挡土墙每间隔15m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宽度为20mm~30mm, 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于200mm,挡土墙基础埋深1.2m,挡土墙泄水孔采用∅100的PVC 管埋放在挡土墙内,孔水平间距2m,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向外坡度为5%,最低一排高出地面200mm,挡土墙基础不得位于填土层上,须挖至老土层后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30KPa,挡土墙基底纵坡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台阶高度不宜大于0.5m。
挡土墙墙高2~4m,顶宽0.67~1.17m。
2.2.3路基排水工程路基两侧与辆10、11股道之间,N15、16道岔之间,存1、5股道之间设碴顶式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之间间隔设置7处横向排水槽连接。
碴顶式纵向排水槽为斜墙式采用C20混凝土,水沟伸缩缝间距为10m,采用沥青木板,用沥青浸制麻筋填塞缝宽30mm,排水槽边墙每隔0.5m设泄水孔一处,在泄水孔处用粗颗粒材料作成反滤层以防止堵塞,沟底采用M7.5号水泥砂浆抹面2cm厚,水沟净宽40cm,水沟净高60~120cm,水沟底板厚40cm,水沟垫层采用含土量小于5%的砂砾厚25cm,水沟壁厚顶部30cm,底部根据沟深按1:0.14加宽,纵向排水槽同连接井连接时过渡段采用60cm。
碴底式横向排水槽采用C20混凝土,排水槽伸缩缝间距为3~m,采用沥青木板,用沥青浸制麻筋填塞缝宽30mm,沟底采用M7.5号水泥砂浆抹面2cm厚,水沟净宽60cm,水沟净高60~120cm,水沟底板厚60cm,水沟壁厚顶部40cm,底部根据沟深按1:0.5加宽,基底土壤承载力[σ]≥0.15MPa。
检查井采用C20混凝土,检查井尺寸1.5x1.5m,检查井净宽100cm,检查井净高≤500cm,检查井底板厚25cm,垫层10cm,检查井壁厚25cm,基底土壤承载力[σ]≥0.15MPa,室外排水管距井底设0.5米深沉淀池。
排水槽与检查井盖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
2.3工程地质、气候情况线路与场地经过地区为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朝阳村,线路与场地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内,流溪河河流东岸Ⅰ、Ⅱ级阶地上,地面主要为市政道路、绿化带、民居、果林等,穿越鹅春岗河涌。
地层主要为(1)人工填土层;(2)冲积~洪积砂、砂砾层;(3)冲积~洪积土层;(4)河湖相沉积淤泥、淤泥质土层;(5)残积层;(6)全风化灰岩层;(7)强风化灰岩、炭质泥岩层。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
全年平均气温21.9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
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
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3.5℃。
平均相对湿度77%,年降雨量约为1736毫米。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风向风速随季节变化,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秋季风向变化较大,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风速变化较大,年平均风速1.8m/s。
气候特点是热的时间长,雨量充沛,没有真正严寒的冬天,一年四季常青。
本地区主要为暴雨洪水,每年4至9月为洪水期,较大洪水多出现5至8月,受南海潮汐影响,由于汛期各河网水位常高于两岸平原,故大小河流均筑堤防洪,形成大小不等围区,花都至流溪河北堤在岭南大围内,流溪河至广州在黄金围内。
2.4主要工程数量3.施工组织安排3.1施工便道本段路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既有广州北车辆段内,周边地区的公路非常发达,道路状况良好,已形成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络。
施工主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拆除既有设施(轨道、房屋等)后修建临时支便道至各工点。
3.2弃土场本段路基弃方量很小,本着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就近弃入指定弃土场。
3.3临时房屋工地临时住房搭建活动板房,路基施工临时驻地可租用车辆段附近民房。
3.4施工用水本段施工用水驳接车辆段内既有水源。
3.5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驳接车辆段内既有电源与自备柴油发电机。
3.6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7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由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吴涛任项目经理,陈锦伟任项目副经理,杨文任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部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试验室、财务部、计划经营部、综合办公室七个部门。
路基施工管理下设技术组、施工组、测量组、试验检测组、设备材料组、沉降观测组。
施工组织机构如下图:3.8施工方案路基土石方部分分存车线和存车线以外部分二段组织施工,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方式。
先施工存车线后施工存车线以外部分,因新建存车场为广州北车辆段扩建工程中生产过渡的重要组成环节,须尽快组织施工,完工后可为站修提供存车、调车作业场地,其施工进度影响整个施工进度与后续工程的施工。
车辆段出入段线13道路基需进行改移,自站修棚起往南开始降坡,与段外12道之间新建挡土墙。
靠近既有江村站12道新建挡土墙施工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该段路基施工按邻近营业线关规定要求进行。
路基施工作业顺序:施工准备→清表、截水工程施工→路堑开挖→挡护工程、排水工程施工→路基本体与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整理验收。
场地平整施工作业顺序:施工准备→清表、清淤→挡护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场地→底层填筑→场地表层填筑→整理验收。
3.9施工队伍部署根据路基土工程施工数量和工期要求,安排2个专业施工作业队:机械化筑路队,圬工(挡土墙工程、排水槽工程)作业队施工。
路基土石方安排2个机械作业工班分二段施工;圬工安排2个圬工作业工班分二段施工。
施工安排以确保质量和工期为重点,尽量避免施工互相干扰。
施工队伍配备如下表:施工队伍配备表3.10施工准备开工前完成既有轨道、设施拆除、管线迁改、清表、场地平整与临时设施搭建等准备工作。
拆除的废弃钢轨、枕木堆放到指定地点,合格的拆除废料可作为场地平整底层填料,不合格部分弃入指定弃土场。
开工前完成各段施工放样测量,以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成果为基础,以GPS加密桩为控制点,计算各横断面中线桩坐标,使用全站仪拨角、测距,测设各横断面中线桩、边桩,使用自动调平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水准测量,限差必须符合铁路测规要求。
试验段施工,选择150m长的路基作为路堤填筑试验段进行试验。
试验段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和确定路堤施工工艺,确定施工机械的最佳组合,确定摊铺厚度,A、B组填料级配,碾压遍数,为路基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参数和指导作用。
待该段路基开挖到一定程度,使用合格的A、B组填料进行。
3.11土石方调配本段路基挖方远小于填方,需借土。
场地平整填料利用路堑挖方中部分合格填料与借土土方填筑。
路基A、B料填筑借土填筑。
取土场就近选择满足路基与场地平整填料要求,运距控制在30公里以内。
3.12施工进度计划本段线路路基与场地平整工程,计划开工时间2017年3月26日,计划完成时间2017年8月22日, 总工期150个日历天(不含施工准备期)。
路基主体工程的施工工期按3个月控制;场地平整填土施工工期按5个月控制。
挡土墙控制在3个月以内完成;纵向排水槽施工,工期控制在3个月以内;横向排水槽施工控制在1个月以内完成。
检查井与砼盖板工程施工工期按1个月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见下表:施工进度安排表3.13主要机械设备、试验仪器3.12.1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3.12.2主要试验、检测仪器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见下表:主要试验、检测仪器3.12.3主要材料计划4.施工方法、施工工艺4.1地基补勘在原设计地质勘测基础上,全面分析地基条件,对其中地质条件资料不全或较特殊的地段,采取加密勘测和扩大勘测范围,全面掌握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与其变化,为地基工后沉降分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