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案导学案(表格式)讲课讲稿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案导学案(表格式)讲课讲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验算
4、连乘、连除混合运算
5、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认知规律,先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然后再探索被除数是0的除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再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最后学习连乘和连除混合两步计算。

“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这就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既能懂算法又能明算理,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发展。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在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③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过程,增强数学活动经验。

②让学生经历探索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3)情感态度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除法的应用价值。

②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问题情景中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四、对本单元知识性内容,能力和技能培养要求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然后再探索被除数是0的除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再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最后学习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计算。

这部分教材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计算方法
本单元需要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这是一个难点。

教材试图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东西的过程,从中体会竖式计算方法。

如:在了解分桃子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的情况下出现竖式,学生会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

2、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纵观本单元各小节,它们之间有较强的逻辑性。

(1)“分桃子”——十位能被除数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
(2)“分橘子”——十位不能被除数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
(3)“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比除数大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商是三位数)
(4)“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
是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
(5)“节约”——被除数中间的数比除数小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

(商是三位数)
(6)“集邮”——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商是两位数)
(7)“买新书”——连除运算。

(8)“讲故事”——乘除混合运算。

这样的安排,有较清晰的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

3、重视估算
一般说来,学生试商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估算对试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安排了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对计算结果或问题答案进行估计的活动,如在教材第15页“集邮”的情境中,要把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能放多少页?学生可能把285张本看做300张,得出“需要的页数肯定比60少”,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五、对本单元内容的课时安排,时间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2课时
(1)“分桃子”…………………………1课时
(2)“分橘子”…………………………1课时
(3)“商是几位数”……………………1课时
(4)“猴子的烦恼”……………………1课时
(5)“节约”…………………………1课时
(6)“练习一”…………………………2课时
(6)“集邮”…………………………1课时
(7)“买新书”…………………………1课时
(8)“讲故事”…………………………1课时
(9)“练习二”…………………………2课时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学习难点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十位不能被除数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计数棒课件学习卡
导学过程
导学
环节
导案学案
温故
互查
出示
目标
自学
感悟
合作
探究
汇报
点评
一、复习
列竖式计算
48÷2 89÷2 96÷3 67÷6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情境引入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
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列出算式?
三、探究新知
研究48÷3的计算方法。

1、出示学习指南:
(1)拿出《学习卡片》,先用小棒
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算一算。

(2)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组内交流
一、旧知复习
1、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2、在小组内轮流说自己是怎么算
的;
3、指名板演。

二、集体学习
(1)学生观察情境图,回答问题,
说说自己获得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每人能分到多少
个?
三、探究新知
1、阅读学习指南,明确学习要求
2、个人学习
完成《学习卡》
3、小组学习
组内成员轮流说自己的算法,组长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3)200÷2÷4(4)200÷(2×4)
=100÷4=200÷8
=25(本)=25(本)
4、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

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5、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小结:(1)、(2)列的是综合算式,(3)和(4)列的是分步算式。

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四、巩固知识,跟踪练习
学生先列式计算,再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3)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6、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跟踪练习
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华家岭小学课堂导学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