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睥睨(pì) 啮齿(niè) 缄默(jiān) 脂粉奁(lián)B.家醅(pēi) 吞噬(shì) 博识(zhì) 文绉绉(zhōu)C.真谛(dì) 胆怯(qiè) 鬈发(juǎn) 颔首低眉(hàn)D.酬和(hè) 招徕(lái) 哂笑(shěn) 即物起兴(xī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叱咤风云谈笑风生消声匿迹戛然而止B. 张慌失措周道如砥本色当行任劳任怨C. 重蹈复辙精神矍烁孜孜不倦妙手回春D. 风声鹤唳莫衷一是脍炙人口风雪载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写起文章来一挥而就。

B.他是学校的长跑冠军,但与专业的短跑运动员相比,还是显得相形见绌。

C.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已高达30.5%,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请某些用人单位摘掉有色眼镜,一视同仁,给来自农村的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D.用意大利的方式击败意大利,用乌拉圭的方式击败乌拉圭,哥斯达黎加队从有三支世界冠军队的死亡之组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史诗级黑马,还真令人有鹤立鸡群的感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4月7日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刘翔通过个人微博,发布题为“我的跑道,我的栏”,正式宣布退役。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 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干涸堕落B.枯黄干涸堕落C.枯萎干旱陨落D.枯黄干旱陨落6.超越想象的脑力精英,流光溢彩的超炫舞台,令人咋舌的神奇道具,充满动感的视觉特效……“让科学流行起来!”在同质化的选秀、亲子等节目让观众深感审美疲劳之后,科学达人秀《最强大脑》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课堂上,老师请观看节目的同学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个节目。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A.这个节目真可谓是精巧绝伦。

B.这真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节目!C.这个节目不能不说是精巧绝伦。

D.这难道不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节目吗?7.默写(6分)(每空0.5分)(1)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文天祥《过零丁洋》)(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蕴含人生哲理的一句话是,。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石潭记》中有八个字不仅概括了谭中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忧伤:,。

(5)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却心忧天下寒士,发出了“,”的呼唤。

8.名著阅读(3分)《名人传》的作者①是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在这三部传记中,他着力刻画了三位在各种领域里的伟人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尽管遭受着社会的排斥和家庭生活的不幸,他们一直在做着不屈不挠的抗争:②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临终前几天还站了一整天来创作《③》,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请依次填出①②③9.仿照句子。

(3分)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仿写:如果,如果,如果——我都得感谢我的老师。

二、阅读能力考查(28分)(一)[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11.[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2分)1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甲文第二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1分)答:13.乙文第一段衍生出一个现在常常使用的成语是:(1分) 14.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

你以什么为乐?淡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分) 答:(二)我们身边的荧光增白剂①近日,有报道说,有些颜色极为亮丽的服装中含有荧光增白剂,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同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部分纸质餐具仍存有安全隐患,多家知名方便面品牌外包装仍然含有荧光增白剂。

②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③它是一种具有亮白增艳作用的色彩调理剂。

其作用原理是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与物品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互补形成白光,使物品发出的白光增加,人们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物品明显变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④在纺织服装行业,纤维自身的白度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天然纤维如羊毛、蚕丝、棉花、麻等。

由于环境与生长周期的差异,纤维的白度差别很大,特别是白色纤维,会轻微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从而造成蓝色不足,使白色的纤维看起来稍带黄色,给人以陈旧之感。

为此,人们在洗涤剂中或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加入荧光增白剂,从而达到使衣服颜色更亮丽的目的。

⑤现在,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塑料、涂料、皮革等多个领域。

⑥那么,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安全隐患呢?⑦医学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最明显一点就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⑧值得欣慰的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服装学院,目前正就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开展相关标准的申请与制定,并提出建立生态环保体系标准,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

15.阅读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16.文章第②-⑦段主要从哪些方面对“荧光增白剂”进行了介绍?(3分)答:17.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原理。

(3分)【材料】妈妈为小明买了一件纯棉白衬衫,小明觉得白衬衫陈旧发黄。

妈妈使用某品牌的亮白增艳洗衣液洗涤后,白衬衫变得鲜艳亮丽。

答:(三)雨夜的灯光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

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

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

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

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

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

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

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

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

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

“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

“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

“八岁。

”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