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教研室制订时间年月日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英语∕商务、计算机∕商务
考核方式:考试
首选教材:网络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
制定(或修订)单位:
制定(或修订)时间: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网络营销(e-Marketing)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商务专业;计算机/商务专业
开课学期:5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2学时)
总学分:3
《网络营销》是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并适应实践的需要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经济学科。
该学科以经济学、电子商务、营销学为基础,同时也涉及电子技术学科、特别是网络系统。
设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网络营销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分析,掌握网络营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实践的理论素养和营销工作的能力。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
【3】课程特点(包括课程重点、难点)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讲清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内容: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
∙网络市场和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网络营销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
∙搜索引擎营销基础
∙许可E-MAIL营销基础
∙网络市场调研的方法和工具
∙网络促销的方法和实施
∙网络广告的基础
【4】教学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的有关理论,熟悉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能够将网络营销的有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能够正确运用网络营销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为其他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5】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配置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
课堂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结合实际案例的课堂讲授——让学生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
开设较多课时的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开展网络营销的手段和方法。
设置课程设计编写网络营销实施规划报告——使学生对网络营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提高。
采用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闭卷理论、实际操作、小论文答辩)——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
【6】教学总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8 学时, 3 学分,理论教学36 学时,实验(实践)12 学时。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7】考核及计分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课成绩按百分制计,期末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10%。
【8】教材选择
建议使用教材、参考教材名称等。
网络营销(e-Marketing)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二版:2004年6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冯英健著:《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年1月
黄敏学著:《网络营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杨坚争等编著:《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二、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
【1】理论教学
本课程课堂理论讲授建议为36 学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参考教学课时如下:
第一章网络营销概述(2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网络营销产生的背景,掌握网络营销的概念,理解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条件
第一节网络营销的诞生和发展状况
第二节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网络营销的职能和内容体系
第四节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及一般原则
第五节网络营销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网络营销环境分析(1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网络营销环境的概念,掌握网络营销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具体内容,熟悉中国网络营销环境的具体情况
第一节网络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网络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第三节中国网络营销环境
第三章网络市场与网络消费者(1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网络市场及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掌握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些主要因素。
第一节网络市场
第二节网络消费者
第三节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
第四章网络营销常用工具和方法(4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手段及其特性进行必要的了解。
并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体系及其应用。
第一节网络营销的常用工具
第二节网络营销常用方法
第五章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企业网站一般模式的基础上,能够对于网络营销导向企业网站建设中的几个重点问题有一定认识,掌握企业网站建设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企业网站建设的一般要素
第二节网站建设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第三节企业网站优化设计的含义与原则
第四节网络营销导向企业网站建设的一般原则
第六章搜索引擎营销基础(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于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原理、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方法,以及搜索引擎营销效果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
第一节搜索引擎营销原理
第二节搜索引擎营销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方法
第七章许可E—Mail营销(5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许可Email营销的基本原理、开展Email营销的过程与基本条件,以及许可Email营销的基本策略,同时了解Email营销效果的一般评价方式。
第一节许可Email营销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Email营销的基本形式和一般过程
第三节内部列表Email营销策略
第四节外部列表Email营销策略
第八章网络广告基础(5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网络广告相关的基础知识、网络广告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网络广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网络广告及其主要形式
第二节网络广告的本质特征及其网络营销价值
第三节网络广告策略
第四节网络广告效果评价方法
第五节网络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第九章网络市场调研(2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上市场调研的主要优点。
掌握网上市场调研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网上搜索法、网站跟踪法、加入邮件列表、在线调查表、电子邮件调查、样本调查等。
同时了解一个完整的在线调查表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网络市场调研概述
第二节网络市场调研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在线调查表的设计与投放
第十章网络营销渠道(1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营销渠道的一般常识,掌握网络直销和网络中间商的具体含义及渠道特点。
第一节网络营销渠道概述
第二节网络直销
第三节网络市场的中间商
第十一章网络营销服务(2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在线顾客服务常用的手段如FAQ、电子邮件、在线表单、即时信息、论坛等的实施与管理,对于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节网络营销服务概述
第二节网络营销服务的实施与管理
第十二章网络营销管理(1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于网络营销管理的基本常识有一定了解,能够把握网络营销经营风险控制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网络营销实施管理
第二节网络营销组织机构
第三节网络营销经营风险控制
【2】实验(实践)教学
网络营销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对网络营销的实施和运作有感性认识,才能掌握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建议为12 学时,包括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具体如下:实验一:认识常用网络营销工具及其信息传递特征
实验二:企业网站专业性诊断评价
实验三:网站搜索引擎友好性分析实验实验四:许可Email营销方法及管理实验五: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课程设计内容: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书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计划书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等
实验大纲及指导书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