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谷

粮谷

第二节主要件杂货物
第一部分食品类货物
第一部分食品类货物
• 食糖 • 茶叶 • 粮谷 • 食盐 • 肠衣
种类、成分、性质
三、 粮谷类
一、粮谷的分类
• 粮谷所包含的内容,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统一的 含义,
•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粮食产量达四 分之一,豆类产量也十分丰富。
• 我国 粮食:通常包括谷类、豆类、油料和薯类。 粮谷:包括谷类和豆类。
饲料谷物(玉米、大麦、燕麦、高梁和粟谷等)
• 谷类的结构
• 谷类种子除形态大小 不一外,其结构基本 相似,均由谷皮、胚 乳、胚芽三个主要部 分构成
• 三部分分别占谷粒重 量的13-15%、8387%、2-3%
我国人民主要食用的谷类分类
(一)大米:全国有7/1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 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 糯米 :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1)酵母发酵: 消耗了面粉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增加了
B族维生素的含量,并使各种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性 提高。
(2)焙烤: 发生美拉德反应,赖氨酸的生物利用率降低。
(3)油炸: B族维生素损失严重。是各种加工方法中营养素
损失最大的一种。
(4)方便食品的制作: 其营养损失依所采用的脱水方法不同而异,
a、蒸、烤、烙损失少 b、煮制会使部分营养素转入汤内 c、加碱、高温损失严重 d、注意培烤时温度和糖的用量。
• (三)粮谷的性质 吸湿性 呼吸作用 吸附性 易霉变 易受虫害作用 发热性 陈化性 散落性和下沉性
质量较好。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谷胚中。
• 3、碳水化合物: 主要为淀粉,含量可达70%以上,以支链
淀粉为主。主要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中。
我国居民膳食中的50~70%的能量来自于 谷类食品 。
• 4、矿物质: 含量约为1.5~3%,主要是钙和磷,多以
植酸盐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
• 5、维生素: 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维
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5%。
玉米(又名玉蜀黍,苞米)
它不仅是重要的粮食,而且也是畜牧业良好 饲料,也是轻工业、医药工业的原料。
• 按玉米粒色分类:黄玉米、白玉米和杂玉米 • 按玉米粒质分类: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爆
发型、糯质型、甜质型、粉质型和有稃型
以硬粒型和马齿型两种玉米最为重要,无论在 生产上和贸易中均占主要地位。
2、豆类
• 指蝶形花科(又称豆科)植物的种子。 • 主要是大豆,其它还有红豆、绿豆、豌豆、
豇豆、芸豆、扁豆、蚕豆等。 • 大豆的分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
其它色大豆
二、 粮谷的化学成分
• 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酶、 维生素、色素,水分和矿物质等
表2-1:主要粮谷的化学成分
水分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粗纤维 灰分
以冷冻干燥影响最小,油炸影响最大。 (5)膨化食品:
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 (6)提取淀粉所得制品:
营养价值很低,几乎是纯粹的淀粉,仅存 少量矿物质。
•3、家庭烹调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1)淘米:用水越多,时间越长,水温越高, 越用力搓洗,营养素的损失越严重 (2)不同烹饪方法可使营养素发生不同程度的 损失:
玉米 12.0 72.2
大豆 10.2 25.3
蚕豆 13.0 48.6
赤豆 14.0 58.0
花生仁 8.0
22.0
7.2 1.3 0.2 0.5 8.5 4.3 1.3 1.7 36.3 18.4 4.8 5.0 28.2 0.8 6.7 2.7 19.4 0.5 5.1 3.0 26.2 39.2 2.5 2.0
生素B1和尼克酸含量较高。 谷类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D
二、储藏和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 1、粮食的精致加工: 谷类的精致加工的主要方法是适当碾磨,
去除糠麸,使其便于烹调并利于消化吸收。 “95米”,“85粉”
目前较先进的加工技术: (1)提胚技术 (2)分层碾磨技术
• 2、主食品加工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稻谷 13.0 68.2 粳米 14.0 76.0 籼米 13.0 75.5 糯米 14.9 76.0 小麦 15.0 68.5
8.0 1.4 6.7 2.7 6.9 1.7 0.4 1.0 8.2 1.8 0.5 1.0 6.9 1.3 0.2 0.7 11.0 1.9 1.9 1.7
精白粉 13.0 77.8
我国主要是大米和小麦,其次还有玉米、高粱、小 米等杂粮。
•1、蛋白质: 含量一般在7.5~15%,由醇溶蛋白、谷蛋白、白蛋
白、球蛋白组成。我国居民膳食中的蛋白质有50%以 上来自于谷类食品。
谷类中:赖氨酸含量最低,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苏氨酸为第二限制氨基酸
玉米:色氨酸为第二限制氨基酸
• 2、脂肪: 含量较低,约2%,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水上运输的大宗货物有很多,粮谷是其中的一类。
(一)粮谷的种类
粮谷的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可分为谷类、豆类和油料 类三大类。
(二)粮谷的成分
粮谷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 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酶、维生素、色素、 水分和矿物质等。
(三)粮谷的储藏技术
1.稻谷和大米。储藏稻谷应适当控制水分,低温保 管,秋后及时降温并做好清理除杂等工作,一般可 以安全保管。储藏大米应注意的是防止发热霉变, 控制害虫危害和延缓陈化。大米宜于低温保管。
5.大豆。储藏大豆关键是要抓干燥和低温。降低大 豆的含水量,是大豆安全储藏的重中之重。
1、谷 类
• 谷类包括禾本科的稻谷、小麦、黑麦、燕 麦、粟谷、玉米、高梁和荞麦等。
• 根据加工特点:制米类(稻谷、高梁、粟谷、玉
米)、制粉类(小麦、大麦、燕麦、养麦)
• 在国际市场上:食用谷物(大米、小麦和黑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小麦和面粉。小麦安全储藏的关键是水分,在安 全水分下,可以采取高温密闭、低温密闭、自然缺氧 等方法保管。面粉保管技术的关键,是抓合理放、密 闭防潮与防虫害。
3.玉米。玉米入库时水分在安全水分标准以内,并 且籽粒水分均匀,一般可以正常保管。
4.谷子和小米。据实践经验,谷子水分在12.5﹪以 下,一般可安全过夏。谷子和其他秋粮一样,入库后 正值气温下降季节,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降温、降 水、除杂,趁冷入库,密闭保管等处理。小米的安全 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