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员安全技术交底
3、森林防火安全:工区管段地处林区,周边植被茂盛,区域内施工注意防火,如因个人未执行防火要求造成森林火灾或重大隐患,一切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六、项目部安全生产“十条红线”告知
1、未经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安排工作,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不得上岗,55岁以上、18岁以下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5、临时用电开关箱必须使用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开关;水泵等潮湿作业场所必须使用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的漏电开关,不得使用移动式插板;使用前检查漏电开关的灵敏性,保持开关有效,禁止“一闸多用”;违者给予2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6、交流电焊机必须安装二次侧降压保护器,严禁使用被焊工件或者钢筋网片作为电焊机回路;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6)严禁无电焊或起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从事电焊或起重作业,违者每人次罚款5万元。
(7)严禁酒后作业,违者每人次罚款5万元。
(8)严禁使用被焊工件或钢筋(网)作为电流回路线,违者每次罚款10万元。
(9)严禁隧道支护或基坑支撑滞后,违者每次罚款10万元。
(10)严禁在燃气管线附近进行机械开挖作业,违者每次罚款10万元。
(2)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当发生坍塌事故时,在事故发生点100m范围内划定危险区域,疏散人群,减少不必要伤亡。
3)积极抢救现场受伤人员,将受伤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进行救护。如现场有人员被埋,现场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应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在接近被埋人员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误伤被埋人员。
3)最先到事故现场领导要担负起现场总指挥的职责,首先通知受灾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受灾区域的人员要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如果无法撤离,戴好自救器,寻找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同时通知项目部山救护队立即救援。
4)救护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不能立即进入事故地点,而应首先事故现场的情况。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考虑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只有现场情况确定行动方案。
(9)剩余火工材料必须按规定退库。
三、应急处置
1、危险性分析
施工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故有:爆炸、坍塌、物体打击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爆炸事故后应急处置
1)发生爆炸事故后,人员积极组织自救、互救,并立即向项目部进行汇报,由项目部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员抢救救灾。
2)放炮地点一旦发生事故,人员应首先检查爆炸的发生的具体地点的通风和巷道支护情况,根据事故发生后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并根据事故地点的情况进行自救互救,若位于事故地点的回风,立即佩带自救器,尽快绕最佳路线进入进风,再沿进风路线,并立即将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向现场值班人员汇报。
2、消防安全三大禁令:
(1)严禁电焊火花溅落范围内有可燃物,否则每处处罚5万元;
(2)严禁宿舍乱拉乱接电线和使用各类电加热器具,否则每处处罚2万元;
(3)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否则每处处罚5万元。
施工过程中,若因作业队人员违章造成项目部被地方政府部门、地铁公司、监理等上级单位罚款的,罚款由作业队承担,罚款按照上级单位罚款金额的1.5倍执行。
H2S气体在4.3%时遇火就会爆炸。浓度在(0.13-4.6)PPm时,就会对人员引起伤害,20ppm是临界点,必须先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进行人员和设备的撤离,一定要向高处和上风口撤离;达到50ppm不能工作,10min就可对人员造成伤害。
CH4浓度超过1%,CO2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使用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临边作业现场防护必须到位,防护设施稳固;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3、起重吊装作业、拆除作业、爆破作业、交叉作业等必须经专项交底培训后在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监控下作业;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4、起重吊装作业必须安排专人指挥,无指挥人员起重司机不得进行吊装作业;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3)领出的火工材料是否放置于安全地点;
(4)火工材料的数量是否符合当班的爆破要求;
(5)炮眼的封堵操作是否正确,操作员是否取得资格证;
(6)装药时应先检查工作面有无松石,是否安全;
(7)严格按照爆破作业时间进行爆破,爆破后30分钟内,严禁看回头炮;
(8)爆破时应确定安全警戒区,按规定做好爆破警戒,并进行清场,各通道应设专人警戒把守,并发出声光信号;
4、有害气体中毒
不同条件下各类气体安全工作
如果工作区域中CO浓度不超过30 mg/m3(24X10-6),人员可以较长时间工作;CO浓度不超过50 mg/m3(40X10-6),连续时间工作不得超过1h;CO浓度不超过100 mg/m3(80X10-6),连续时间工作不得超过30min;CO浓度不超过200 mg/m3(160X10-6),连续时间工作不得超过15min-20min;同时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h以上。
5、督促爆破员、保管员、押运员及其他作业人员按照爆破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的要求进行作业,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6、经常检查爆破工作面,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或处理;
7、经常检查本单位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的安全情况及爆破器材安全使用、搬运制度的实施情况;
8、有权制止无爆破证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四、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
1、粉尘引起尘肺职业病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方法: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2、噪声引起职业病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方法: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3、高温中署急性职业危害应急处置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爆破安全员安全技术交底
GDAQ330907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
工 程
工种
一、上岗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视力、听力满足要求,经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爆破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爆破安全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公安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爆破作业许可证”之“安全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物体打击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现有人因物体打击被击伤,首先应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随后看伤员被击伤部位。
1)若系头颅被击伤,伴有耳鼻出血时,不能强行用手帕棉花堵塞止血,立即报告项目部,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2)背部、胸腹部被击伤,最好将伤员平搬、平抬、平卧在硬板上,立即报告项目部,送往医院急救;
3)对四肢被击伤者应检查有无骨折,若伤者四肢某部位疼痛、肿胀、畸形或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位置,则为最明显的骨折标志。对可疑骨折,应将伤者肢体用木板、棍子等固定起来,也可将两腿包扎固定在一起,或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同时应注意止血带不能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7、场内机动车辆安装装置良好,制动系统、方向系统、电器系统、液压系统、车身系统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并保存记录,带病车辆禁止上路运行;严禁无证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8、严禁爆破作业人员无证操作或持无效证件,严禁炸药、雷管混装、混库管以及其他闲杂物资混入库,严禁未按规定履行爆破器材领用、退库和爆破清场、警戒、审批等手续实施爆破作业;违者给予10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2、入工作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穿拖鞋、布鞋等进入施工现场;不得赤膊。
3、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和进行作业;严禁在生产、生活区域及附近随意动火或明火,动火必须办理作业票,并有专人进行旁站监控。
4、安全员必须熟悉隧道内作业,清楚每班工作地点,每班工作面所需炸药、导爆管等火工材料的数量以及工作面的详细情况,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
作业前,现场班长亲自组织检测气体情况,超出工作许可,决不允许人员作业。作业地过程中不得停止送风;作业过程中,全过程安排人员监控,如果发现人员声音减小或不能直立,应立即撤出区域、做好安全警戒,如果人员不能自已呼吸应平躺、脸向上、解去安全带、松开衣服、打开口腔、双手压迫胸部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各级领导。
9、严禁深基坑、高边坡及隧道未按方案进行施工,支护措施滞后;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10、严禁私自挪用、破坏生活区、电气设备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器材和设施,严禁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宿舍、办公室、休息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未经审批私自动火的;违者给予5000元以上/次的处罚。
12、爆破前应认真做好警戒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爆破区域。
13、爆破结束后,认真检查爆破情况,经确认安全后,方可撤除警戒。
14、有权制止违反爆炸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并及时向安保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15、必须对爆破工作实施以下监督:(1Βιβλιοθήκη 火工材料的保管与领用是否符合手续;
(2)火工材料的运输是否按规定进行;
七、现场补充交底内容:
交底人签字:
日期:
接受人(全员)签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组、交底人、资料保管员各一份。
五、地铁公司禁令告知
1、土建工程现场作业十条安全禁令:
(1)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每人次罚款5万元。
(2)严禁未穿戴绝缘手套(鞋)进行电焊作业,违者每人次罚款5万元。
(3)严禁在无安全防护的支撑上行走,违者每人次罚款5万元。
(4)严禁在无防护的临边作业,违者每人次罚款5万元。
(5)严禁未经班前安全教育擅自上岗作业,违者每人次罚款2万元。
3、经过项目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经考核合格。
4、掌握《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爆破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同时熟练掌握爆破器材,如发爆器、检测仪器仪表等的性能,并能够熟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