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

地理必修Ⅱ人文地理复习提纲
哈十八中地理组
一、人口理论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
经济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所生子女数越少
3、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先起步的国家进入过渡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型在欧洲基本结束。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属过渡型,发达国家基本进入现代型。

欧洲(德、意、匈、俄)人口负增长。

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口出现老龄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一:非洲,第二拉美。

人口总数第一亚洲,中国第一印度第二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制约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资源
资源越多,所能供养的人口越多,人口容量越大。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因为消费水平高,有限的资源不能供给更多的人口了
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高,因为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外资源
2、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不能突破这个数字)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全球人口容量:100亿(不应突破);中国可承载人口最高数:16亿(不可突破)现在为13亿
三、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旅游不是迁移)
分类:按空间范围:1)国际迁移2)国内迁移
按方向划分:1)农村到农村2)农村到城市3)城市到城市4)城市到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不利因素)与拉力(有利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然生态因素:美国东北部老人到美国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
2)经济因素: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深圳及东南沿海大城市的打工者3)政治因素:战争(巴尔干地区、中东地区、印巴)、行政命令(上山下乡)
4)社会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状态,要迁移。

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