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

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

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一)应该把握的几点原则坚持每日练习视唱练耳是一门需要积累的课程,能力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每日的训练就必不可少。

每次的训练,大脑对音响的反应就加深一点,音响的辨别力和记忆力也会随之提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每日的练习时间量,还要注意保证练习的质量,严格的按照训练要求去做,避免有量无质的练习。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采用多餐少量的方式,即每天多练几次,每次的时间可以少一点,这样,大脑会更加的集中,效果更好。

坚持循序渐进的练习原则视唱练耳的训练内容,是大脑对各类音响逐渐熟悉和记忆的过程。

而音响的类别繁多,每类音响都有分辨、确定、记忆、巩固记忆的过程,如果在前一音响没有巩固甚至都无法清晰的辨别,就添加新的音响,就会造成大脑对音响的混乱。

比如,大六和弦与小四六和弦,由于两个外音都是小六度,只有中间的音不同,这两个音响比较容易混淆,在前一个和弦还不能清晰而快速的辨别的前提下,如果加入另一个和弦,这时就会出现对音响判断的不确定,甚至,随着内容的逐渐增多,有的同学还认为自己越练越差,这实际上是由于大脑对音响的混乱造成的。

所以,练习的内容,一定要在前面的内容巩固之后再逐渐的加入。

应该养成的几个音乐习惯打拍子的习惯任何音乐都是节拍和速度组织下的律动,那么只要在唱或听音乐时,就一定要打拍子。

这样,对于训练稳定的节拍感、速度感、节奏感和律动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当养成习惯后,只要音乐响起,该作品的律动自然就在心中,特别在听记音乐(旋律和节奏)时,障碍自然就减少很多,对于音乐理解的程度自然也会深刻了。

养成用耳倾听的习惯音乐时声音的艺术,各种音响的辨别,都是需要对音响细微之处的感知,对声音的敏感与否,就是体现在各种音响的细微之处,因此,学会倾听音响非常的重要。

很多同学经常是充耳不闻,声音过了也就过了,没有细心的听和仔细的感知,只是“听到了”而已,这样下去,只会养成对声音的惰性听觉,对声音不敏感,这样,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很有害的。

养成默唱的习惯所谓的默唱,就是不发出声音,心里演唱。

这也是训练内心音响的很重要的手段。

不管是在模唱练习、还是视唱,听写还是听辨练习中,都需要默唱。

比如模唱练习中,音响一出来,马上心里先默唱一遍,然后再发出声音。

或者在边听边默唱,这样也有利于音响的记忆。

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水平(二)视唱练耳,包括听和唱两个方面。

要想比较顺利的进步,学好视唱练耳,有几个重要的音乐习惯必须养成。

以下,从听和唱两方面来说。

听的方面▪养成听音乐时打拍子的习惯(演唱时同样如此)我们知道,任何音乐都是节拍和速度组织下的律动,那么只要在唱或听音乐时,就一定要打拍子。

这样,对于训练稳定的节拍感、速度感、节奏感和律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听写旋律时,很多人都会被节奏的因素干扰,以至于就算听出音高,都没办法把乐谱记录下来,这就是障碍,除了节奏型训练不过关以外,内心没有稳定的节拍感也是重要的原因。

当养成习惯后,只要音乐响起,该作品的律动自然就在心中,特别在听记音乐(旋律和节奏)时,障碍自然就减少很多,对于音乐理解的程度自然也会深刻了。

▪养成用耳的习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各种音响的辨别,都是需要对音响细微之处的感知,对声音的敏感与否,就是体现在各种音响的细微之处,因此,学会倾听音响非常的重要。

很多同学经常是充耳不闻,声音过了也就过了,没有细心的听和仔细的感知,只是“听到了”而已,这样下去,只会养成对声音的惰性听觉,对声音不敏感,这样,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很有害的。

有的同学在唱视唱时,都是按“感觉”唱,所谓跟着感觉走,没有用耳去监听,比如单音,听到音响,内心迅速模唱、再发声、同时耳朵监听(看所发音高是否和所听音响一致)。

其它的练习一样如此!▪养成默唱的习惯所谓的默唱,就是不发出声音,心里演唱。

这也是训练内心音响的很重要的手段。

不管是在模唱练习、还是视唱,听写还是听辨练习中,都需要默唱。

比如模唱练习中,音响一出来,马上心里先默唱一遍,然后再发出声音。

或者在边听边默唱,这样也有利于音响的记忆。

在听单音、音程、和弦等音响时,必须要学会快速在心里模唱(默唱),即内心模唱的习惯。

很多同学在听到音响到发声模唱时,心里没数,直到发出声音后再做调整,所以出现音头不稳的现象,如果能在心里先模唱一遍(只需0.1秒就OK,不会有滞后的感觉),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听音头的习惯在听音程或和弦时,不要指望音响的尾音,学会音头一出来,音就出来,心里就能快速模唱。

即养成听音头的习惯。

音乐不等人的,平常训练时,每个音响都有一定的时间,会有比较长的尾音,所以,很多同学都力求在尾音的持续中辨别音程或和弦的音,这样,都是不科学的,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音符的运动可不会等你,音头出来的瞬间就应该反应。

所以,在平常训练中,就应该养成听音头的习惯。

唱的方面▪发声视唱练耳不是唱歌,但是,也应该能够表现各类音乐表情,却不同于歌唱表演。

因此,他的发声是有所不同的。

学会用假声或半假声的发声方式,呼气时,随着气息的呼出,发出声音。

这种声音比较轻柔,容易控制音准,且对力度的变化也很好控制,在演唱时,也很有利于耳朵的监听,又不会对嗓子造成负担,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心理活动演唱时,要有相应的心理活动,比如唱音阶时,心理清楚的知道每个音的音级,上下音级的关系(大二度、小二度)。

再比如,在唱旋律时,清楚的知道每个音的音级,体会旋律音的色彩,并且,注意打拍子,唱出律动感,视谱的提前量等等!即,在演唱时,绝对不能“跟着感觉走”,这样容易养成视唱练耳的演唱惰性,或听觉惰性。

▪其实,唱和听本身就是一体的,在唱的时候,必然要用耳朵监听,听的时候,心里要跟着一起唱(默唱)。

只是很多同学没有这个习惯而已,有了这个习惯,我们在做任何音乐活动时,都是在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因此,以上说的习惯,都是比较重要的,它对于我们的音乐学习之路,有着巨大的好处。

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水平(三)——节奏的训练(1)如何训练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旋律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甚至节奏本身就可以称为音乐。

很多人也称节奏为音乐的骨骼,可见它的重要性。

因此,节奏可以独立的、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这对于在以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也显得特别重要,它的好处也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

下面我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什么是节奏节奏的本质上是一种长短比例关系,但同时必然带有一定的强弱关系,这是一种天然的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节奏是一个个带有强弱的、各有长短的组合。

这个一定要深刻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会在节奏训练时去注意某些练习的细节和良好的习惯。

二、节奏型的分类节奏型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长短比例关系和律动。

所有的节奏型只有两大种类:二拍子节奏型和三拍子节奏型。

它们的律动基础不同,二拍子是强、弱,三拍子是强、弱、弱。

在不同的律动基础之下,所体现出来的长短比例(节奏型)带给人的律动感是不同的,而我们的训练就是要通过某种训练手法来感知、固化这种律动,达到对各类节奏型的下意识的反应,即任何节奏出来,都能够瞬间做出反应和判断。

就好像在我熟识的50个人里,任何一个的照片一出现,我立刻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一样,或反之,听到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它的模样立刻出现在大脑中。

节奏的训练也要达到这种效果。

三、关于音的强弱问题强弱是一种相对关系,而且强弱是天然就会形成的。

在目前通用的记谱法中我们知道,小节线后第一拍的音符是强(其实应该叫强位音),而在早期的记谱法中,是没有小节线的,音符演唱或演奏的强弱依据是长短,即长的音符比短的音符强——这是自然规律,这一规律是音符强弱的第一规律(特殊强弱记号除外),包括我们演唱或演奏现代记谱法的作品时,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则,只是多了一个相对的强位和弱位,因此,在目前的记谱法中,会有强位强唱、强位弱唱、弱位强唱、弱位弱唱四种情况。

一定要牢记:影响音的强弱的第一因素是它的时值,其次才看它所处的位置。

音的强弱,是音乐中所谓律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四、节奏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几点要求1、遵循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原则;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养成打拍子演唱和用耳倾听的习惯;4、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演唱,必须清楚的知道各音之间的长短比例、强弱关系,同时必须把这种关系准确的表达出来,即唱准时值和唱清楚强弱;5、在早期的训练时,须用节拍器来规范演唱速度和拍子五、具体的训练方法(待续)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水平(四)——节奏的训练(2) 上期我们就节奏的训练提出的总的原则和训练要求,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一、基本节奏型的训练1、第一类(二拍子——强位+弱位)四分音符,一拍一个音;平八,一拍两个音,长短比例1:1,强弱规律为:强、弱;平十六,一拍四个音,长短比例1:1:1:1,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后十六,一拍三个音,长短比例2:1:1,强弱规律为:强、次强、弱;一前十六,拍三个音,长短比例1:1:2,强弱规律为:强、弱、更强;前附点,一拍两个音,长短比例3:1,强弱规律为:强、弱;后附点,一拍两个音,长短比例1:3,强弱规律为:强、更强;一拍三个音,长短比例1:2:1,强弱规律为:强、更强、弱。

2、第二类(三拍子——强位+弱位+弱位)三拍子每个节奏型的详情(略)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要求如下:1、每个节奏型应该单独训练;2、应该按照二拍子和三拍子分类练习;3、必须跟节拍器,边打拍子边唱;4、演唱时必须把强弱表现出来;每个节奏型都有其特有的律动,演唱时必须把这种律动感表现出来;5、制定好练习计划,每次练习的节奏型数量要适中,不同的节奏型应该进行对比训练,仔细体会它们之间不同的律动感,以强化该节奏型。

二、节奏型的组合训练本练习应该和上一步的节奏型单独训练进行结合,即并不需要等所有的节奏型都单独训练完成后再进行组合训练,当单独训练的节奏型每增加一个,就应该和之前练习过的节奏型进行组合训练。

首先是两个两个的节奏型进行组合,再三个三个的节奏型组合,组合后进行循环的演唱,这样,就可以形成不同的节奏了,在演唱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握好每个音的强弱。

举例说明:两两组合:;;三三组合:;;;等等三、节奏型的拓展性训练(待续)四、特殊等分音(连音)的训练(待续)如何快速提高视唱练耳水平(五)——节奏的训练(3)在讲完节奏的总的训练原则后,上讲我们进入了实质性的训练,本讲继续:三、节奏型的拓展性训练1、带延音线的组合性训练。

在两两组合训练后,可以在两个节奏型之间加入延音线进行训练。

要求:1、该组合循环演唱,可一遍加延音线,一遍不加演唱,体会两者的区别,加延音线时,延音线的后一个音符不唱,但是在心里必须演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