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姓名申梦园学号104753140139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教育学课程名称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任课教师胡良民上课时间2014.09——2015.01周三3、4节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申梦园(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别的一些教学法相比,情景教学法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能够带给学生较为真实的感受,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地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利用情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地理知识更加形象具体,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文主要从情景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浅谈,希望能够有助于相关人员对地理情景教学法的认识。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地理教学;应用方法1基本概念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重要的方法是结合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或者生活经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地理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无穷魅力[1]。

这也正体现了情景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情景教学法是地理教学中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它往往起到一个引入的作用,而笔者认为它在地理教法改革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景教学法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有目的的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让学生的心理机智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2 情景教学法的作用2.1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里面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成分之一。

如果学生对于老师讲的课感兴趣,那么这节课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学生对老师讲的课不感兴趣甚至厌烦,那这节课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而地理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一门科学,只有把那些枯燥的地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动力也相应就大大加强了。

根据心理学理论,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重,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阶段。

我们只有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和地理教学内容的要求,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地理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达到强化地理教学的效果。

2.2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情景教学法能使思维快速运转,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突破思维定势;同时使口才训练这一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克服传统教学重写轻说的弊病[2]。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反映尤其是农村家长,孩子上学都上“傻”了,学习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但是一问他学到了什么或者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他又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了,也不知道主动问候,就知道埋头苦学。

这就是传统教学法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结果。

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地理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回答问题,在这多次的问答中,学生需要灵活思考,组织语言应对问题。

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这就是地理情景教学法的魅力所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能道其然。

2.3 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情景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主流支柱,它是教师在正式教授教学内容前,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笔者认为,可以把学生的这一思考探究过程分为四步曲“收集资料——提出假设——验证推理——找出答案”,而二、三步可以反复多次进行。

例如,在讲巴西时,讲到巴西本国的石油生产量少,便发挥其甘蔗世界产量第一的优势,大量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这成为巴西的一大特色,此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思考:“我国石油资源也不是很丰富,我国是否能使用甘蔗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如果不可以,为什么?那我国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石油的消耗?”针对所创设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机会,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方法3.1 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直观教学情景从认知结构看,初中生的观察能力较差,缺乏从整体上观察,从细微处观察的意识,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

而且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会给学生创设一个集声、像、色彩于一体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

有些地理知识复杂、抽象,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其声形并举、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以收到形声结合和情景结合的综合效果。

比如,在讲授“等高线地形图”内容时,如果一味的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法,学生可能只是死记知识点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本就形成不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立体效果。

而这节课如果老师在学生弄清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峡谷、盆地、缓坡、陡坡等不同的地形图片和演变过程,让学生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加以判读,这样使地理事物在学生头脑中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也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2 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成功的教师是善于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来传递信息,演绎内容,调动控制课堂气氛的,这比严肃端正,温文而雅地固定在讲台上更受学生欢迎,这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变得顺畅[4]。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分心程度与年龄成反比,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分心。

而中学生正处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阶段,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单纯的用语言描述某一地理情景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很难让学生一直保持这一集中状态。

而此时,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教师结合自身的表演天赋,恰当的运用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可以驱散思维运动的疲劳,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调动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比如,在讲到天气系统中冷、暖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一只手代表冷气团,另一只手代表暖气团,通过两只手互向穿插运动来演示这个冷、暖锋不同的运动现象,也可以师生活互动来做这个小游戏,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用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烘托课堂氛围,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

3.3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情景设计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因此,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生活经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地理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感受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价值和功能,增强学习地理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的文字案例、简洁的地理图表、鲜活的景观图片、风趣幽默的漫画以及趣闻轶事、诗歌对联、谚语歌谣、地理故事等都作为设置情景的背景材料,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现实问题,尝试迁移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4 运用情景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4.1 情景创设要注意课堂语言与多媒体影视资源的有机结合结合多媒体进行情景创设的一大优点就是“视听兼备、声形并茂”,容易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展示教学时要把握好适度原则,一旦这种影视资源演示成为材料和音像的堆积课,就会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很难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宣兵夺主的做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实现“人机结合”。

有些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过分依赖多媒体的运用,忽略了课堂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是对课件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深化的过程。

因此,在多媒体情景创设中不能忽视深化语言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4.2 情景创设要符合生活实际,并兼顾客观条件课堂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创设出的情景仍然是模拟而非真自然情景,但必须符合人们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特征,否则易使学生产生虚假、突兀、不可理喻之感。

情景的创设要有一定现实性,取自于生活实际,更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

在这一教学情景下,既使学生活学活用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生活地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设置的生活情景要兼顾客观条件,符合客观规律,这样设计的教学情景才是科学的。

首先生活情景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去设计,不能单纯的为“情景”教学而创设“情境”,避免成为形式主义而弄巧成拙。

其次,生活情景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结合学生的兴趣、思维、智力发展水平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此,情景的创设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兼顾客观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4.3 情景创设要坚持兴趣第一的原则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和动机对于学习的意义很重大。

因此,如何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学习地理的动机,增强地理教学的吸引力,是地理教学首要解决的任务。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创设地理情景中坚持兴趣第一的原则正是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地理情景的创设要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清楚学生的需求,只有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才有利于激发自身的兴趣。

学生的需求是学习、活动的源泉,把握学生需求的特点,才能更清楚、更深入地把握学生学习及其它活动的特点,使教育、教学工作多点自觉性,少点盲目性。

地理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所探讨的问题也很广泛。

这些内容总有学生感兴趣的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创设教学情景,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5 结束语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加以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