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要看校长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这个大方向。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
校长不仅是领导者,更是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对于学校的发展,直接起到了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人力的巨大作用。
校长的职责和工作缘于他的管理艺术,管理艺术又缘于校长自身的素质,那么,校长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呢?这些素质与学校的发展又有哪些关系呢?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校长专业素质的灵魂。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不在熏陶、影响着全体教师,甚至学生。
这就要求校长要做到:一要“讲政治”。
二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
三是要以身作则,一心为公。
二、教育理论素质
教育观念是领导的一项基本素质,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
校长要站在培养人才这一制高点上,要引导全校师生端正办学思想,使大家自觉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这就要求校长
要时时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新颖的学生观,科学的评价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特征的素质教育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文化业务素质
一位称职的校长,不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要强,而且在教学业务上也要精,“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校长应是所有学科的通才,某学科的专家”,每一位校长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范围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一是科学的管理知识。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能科学管理学校,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善于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系统的文化知识。
作为校长不仅要具备很好的学校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三是良好的表达能力。
校长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学校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同时树立校长的良好形象。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校长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实施高效的领导和管理,从而带出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四、良好心理品质素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最佳状态。
作为校长,应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保持乐观稳定的良好情绪,以增强微观和宏观调控能力,处理好自我、群体与事物三方面关系。
1、公正待人。
校长要以平等的心去期待、关心每一个教师,以同样的热情去帮助、教育每一个教师。
在日常管理中不厚此薄彼,对那些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之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满足,从而迸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那些做事拖沓,推三倒四,拈轻怕重的教师当面给予指正教育,这样让教师感到校长待人公正、公平。
2、乐观合群。
乐观就是校长要时刻铭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愿做“人梯”、“渡船”,用高尚的思想境界、无私奉献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影响全体教师。
合群就是校长要性格活泼、开朗,具有合作的人际关系,把教师当作合作的好伙伴,与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相关的社会各界合作,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团结奋进的和谐校园。
校长具备的积极心态,也会由此影响到其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使领导者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淡定、面对困难时能够从容、面对荣誉时能够低调、面对教师和学生时有春天般的温暖,校长的心态会完全影响全校人的心态,也就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
五、个人修养素质
校长在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位教师时,还应尽可能的尊重、爱护、关心教师,视教师为兄弟、朋友、知心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注意“诚恳”,又要注意“容忍”,要了解别人,克制自己。
在整体工作中,校长的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
都容易给周围的人以比较强的心理影响和作用。
校长在处理各种事务时要考虑周全、耐心细致,有时甚至要委曲求全,必要时还要不计较个人所承受的“侮辱”。
六、管理与创新素质
素质教育本身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它需要校长根据校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地创造出新经验。
因此,校长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思就是影响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的关键。
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它需要管理者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
校长必须善于运用新的教育哲学思想,现代管理心理学原理和现代教育技术,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学校中的人、财、事、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校预定的工作目标。
这种能力是校长最基本的管理素质。
它包括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作能力。
“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
”校长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构筑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成为内行校长。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的学习更需要注意方法,抓住重点。
注意方法,抓住重点,就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去学习,即有的放矢;同时,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指导工作中去,即学以致用。
把有的放矢和学以致用结合起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习的效益和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围绕办大事、思考
大问题去学习,不能漫天撒网,平均用力。
还要常思考,在学中思、思中学,把学和思有机的融合起来。
当校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校长的学习,最要紧的内容应该是培养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大德,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凡事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
做一名战略家,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事情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轻,善于抓根本、抓大事,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纷而不乱,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
校长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
学校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校长专业素质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化已经进入各个行业和领域,学校作为为未来提供人才的机构,专业化也是势在必行的,校长专业化更是势在必行的。
对一个学校来说,校长的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校长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各个方向,校长的专业素质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校长的专业素质是学校发展的源泉,校长的专业素质是发展学校的基础,学校发展是校长个体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校长专业发展的直接结果是使校长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学校现代化的领导者。
而在学校的发展中,校长的专业素质就是在学校的专业发展中形成的,校长的专业素养与学校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校长的专业素质
会使学校高速、稳定、有效果的发展,发展的学校又给校长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