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同古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大同古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学士学位论文系别:中文系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名:***运城学院2015年5月毕业论文题目:大同古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系别:中文系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名:***指导教师:***运城学院2015年5月大同古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摘要:大同古都文化始于北魏,兴盛于唐朝后期,并在历朝不断发展。

在历史发展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不断地融入当今文化之中,但在融入当今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上的问题。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和人物访谈,集中探讨了大同古都文化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为其寻求一条文物保护、名城复兴和经济转型的发展之路,旨在进一步弘扬古都文化的独特价值,以期有更好的前景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大同;古都文化;发展;保护Datong anci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InvestigationAbstract :Datong ancient culture began in northern wei dynasty, flourishe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who lived i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ath formed its own unique personality, constantly into today's cul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of today's culture development also faces some problems.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s, and focus on the datong's surviv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ncient culture, as it seeks a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city renew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ims to further carry forward the unique value of ancient culture,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outlook for the attention of more people.Keyword s: Datong;ancient cultural;development;protection引言 (1)一、研究对象概述 (1)(一)大同古都文化历史悠久 (1)(二)调查目的、方法、意义 (2)(三)古都文化发展概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大同古都文化发展现状及原因调查 (3)(一)发展现状 (3)(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5)三、古都文化发展前景及对策 (7)(一)把握独特历史文化命脉 (7)(二)创新中求发展 (7)(三)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8)(四)政府政策的引导 (8)结语 (9)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人物访谈录.. (13)致谢 (17)大同是边塞文化策源地之一,既有中原文化的慷慨大气,又有草原文化的粗犷豪爽,还具有北方人坚韧强毅和浓重的爱国情怀。

地域文化不仅催生和孕育了一代代大同人,更形成了大同特色的地方文化特色。

大同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等。

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意义深重,颇为当地群众所遵从。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有继承、有嬗变,但诸多传统文化特征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并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新时期地方文化,颇具广大中外游客的喜爱。

大同古都文化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史学价值,而且在佛教文学、民俗学、雕刻艺术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现代文化逐渐多元化的情况下,完整地保留、保护和传承古都文化,不仅是维护历史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也是其发展的需要。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其文化研究不尽全面,并且只限于对其历史的研究,而极少对其现今所处状况之研究。

笔者利用假期通过走访相关人士、亲自体察、详细记录、并且阅读大量历史书籍、地方文献、书刊读物、名人撰稿和网络资料对其历史来源、发展历程、以及现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

希望更多的人能尊重历史文化发展规律,认识、保护、发展和传承大同古都文化。

一、研究对象概述(一)大同古都文化历史悠久“大同是一个古老的城市。

地处山西北部,是北魏都城、辽金西都、明朝军事重镇。

”①公元398年北魏在此建都平城,在其统治的近一百年期间民族文化出现了大融合的景象,中外文化交流甚广,云冈石窟的雕刻,融合了印度佛像的造像艺术。

公元1044年,契丹兴宗在此设西京大同府,大同府是在北魏旧城址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大同作为辽的西京,城的北半部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并且历朝皇帝大都崇尚佛教,1062年修建规模宏大的巨刹华严寺。

公元1125年,金建国初对在战火中毁坏的大同作一番大整修,西京大同府成为了金朝的佛教圣地和文化中心。

明代大同修长城以抵抗敌人入侵,大同由此成为北方锁钥、九边重镇之一,今日大同城的规模就是在此时奠定的。

大同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多舛的①凌建英.云冈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发展理念.[J].艺术之旅,2012命运,不同民族的征战、融合和交流创造了多元而开放的大同文化,两千余年的古城为大同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成为今天人们研究大同历史文化的凭据。

(二)调查目的、方法、意义调查目的:研究大同古都文化的发展现状,探寻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发展出路提出建议。

调查方法:访谈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调查意义:大同古都文化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根源,是地方独具优势的文化资源。

通过研究调查大同古都文化能够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从而更好地展现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

(三)古都文化发展概括古都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前大致分为三大类型:宗教文化:“大同佛教文化的传入主要来源于汉明帝建通光寺,引进佛教文化,至北魏平城佛教达到一个高潮期,寺庙上百所,僧尼二千余。

辽、金时期在此建立华严寺、善化寺,直至今日成为大同重点保护文化古迹,明清以来,大同仍有寺庙上百所,僧尼三百余人,寺庙林立,初一、十五、庙会和佛诞,全城香烟缭绕直至今日当地人们仍然保有此习俗,”①据古都文化研究者说至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百多处中,寺庙遗构占绝对优势。

石窟文化:石窟文化主要体现于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云冈石窟是目前所知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获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

由于在建国前遭受战争的灾难,毁坏较严重。

长城文化:“大同地区先后修筑有赵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

大同境内仅明内外长城遗存就达547.989公里。

据大同长城普查统计,境内现存历代长城遗址计1047华里,其中明外长城501华里,内长城350华里,赵长城110华里,东汉长城74华里,北魏长城12华里,分布在7个县区、150①姚斌.古都大同之文化特色之三.[J].2012多个行政村,分布广、历史久、设施全、且富有特色,古风古韵,原汁原味,具有原生态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视与开发,大同古都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被挖掘出来。

当地政府对这些文化遗迹进行大力的扶持和修复工作。

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现在该些文化遗迹已被列入重点保护对象。

二、大同古都文化发展现状及原因调查古都文化,这一历史遗留财富,是绽放在历史文化舞台上的一朵奇葩,也是大同当地群众的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笔者经过对它的调查研究,将其发展现状整理如下:(一)发展现状1、政府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政府为了加速城市化进程,而加强对经济的快速开发,因而忽略古城文化的建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物保护法》、《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都强调对古城的一个修护规划,但最终由于种种因素而没有实施。

自21世纪以来,政府才正式加大了对古城文化的重视,也加大了对本地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直到2008年通过《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大同古城墙修复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历时三至五年,至今仍在修复之中,但一半以上的修复工程已经结束全面向大众开放。

从2000年开始,每年以“古都·石窟·名城大同·世界·大同”的主题举行“中国大同云冈·恒山旅游节”,宣传口号是“绿色文明、走进古城、感受大同”推出以云冈石窟、北岳恒山为名牌产品的旅游节目,同时开启大同旅游新节目:民俗风情游、边墙长城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了独特的石窟文化、长城文化、龙壁文化、寺庙文化等。

云冈石窟防风、防水、加固的修复也一直在进行,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吸引众多中外研究者和年轻人的关注,提升了石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在节假日,清明、五一、十一,这几个时间点的参观者最多,主要集中的景点是云冈石窟、古长城、华严寺和九龙壁等。

就目前的调查现状来看,大同古城所存遗迹众多,有云冈石窟、古长城、九①曹昌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7-58页龙壁、华严寺和善化寺等。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古城文化虽然是经历着一个命运多舛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的来说趋势是前进的向上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同古城城市化步入了飞速增长期,经济与文化相结合,随之古城文化价值逐渐体现,这不仅表现在古城文化质量的提升、文化遗迹规模的扩大、研究人数的增加、古城墙重建规模的扩大、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人数的上升等等,而且愿意传承古城文化的年轻人在逐渐增多,当地弘扬古城文化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

大同古城墙旧址大同云冈石窟旧址在笔者访谈的人物中,张志忠先生是专门研究古城文化的,并且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

他向笔者提供了大同古城几个年度文化遗迹参观人数的统计表:根据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古都文化遗产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文化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参观人数呈稳定上升趋势,群众观景选择多样,精神文化受到重视,并且对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视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