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
精选
5
(二)记叙散文 1.记人散文 ; 2.叙事散文; 3.记游散文 ; 4.状物散文; (三)议论散文
精选
6
§4.散文的“真”与“美”
❖ 散文的“真”与“美”对散文特征的一种概 括。
与诗和小说比较:诗表达的情感当然要真, 但诗更借助想象和语言技巧。小说叙事借 助虚构,特别依赖叙事技巧。这都是人工 化处理之后的美和真。
精选
18
§4.散文的“真”与“美”
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 等羊角,洒上一些焦盐。我托着一盘羊 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 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 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梁实 秋先生《雅舍谈吃》
精选
19
§4.散文的“真”与“美”
❖ 散文的美也包含三个层次:
❖ 朴素之美
满
腹
乡
愁
的
余
光
儒雅的黄裳
中
狂妄的李敖
心气难平的龙应台
精选
12
§4.散文的“真”与“美”
❖ 每当华灯初上,小街上充满了熙攘的人声。 南京还不曾禁绝黄包车,所以铃声也还时时 可闻,小吃店的小笼包子正好开笼,盐板鸭 的肥白躯体挂在案头,小街上充满了人情的 温暖。有时夜工作到一点钟,放下电话,街 头还有卖宵夜云吞和卤煮鸡蛋的小贩,从他 们那儿换得一点温暖,又吸吸烟,
精选
24
§4.散文的“真”与“美”
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 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 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 了。
——钱锺书:《窗》
精选
25
§4.散文的“真”与“美”
❖ 绿草间随意涂抹的二月兰,是值得大书特 书的。那是野生的花,浅紫掺着乳白,仿 佛有一层亮光从花中漾出,随着轻拂的微 风起伏跳动,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活力, 充满了生机。简直
精选
26
§4.散文的“真”与“美”
❖ 让人不忍走开。紫色经过各种变迁,最 后便是藤萝。藤萝的紫色较凝重,也有 淡淡的光,在绿叶间缓缓流泻,这时便 不免惊悟,春天已老。 ——宗璞《我爱燕园》
精选
27
§2. 散文的赏析
散文是一种侧重于表现内心 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学样式, 客观的社会图景反射于主观 感情的表现中间,其宗旨在 于引发出自己对生活的审美 体验及情感。所以,鉴赏散 文,首先是把握作者丰富多 彩的情感世界,接受作者对 生活的洞察力和感情的个性 化熏陶,以得到思想的启迪 和陶冶性情的美感享受.
“意”、“味”不仅仅指作 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指 作品形式带给我们的独特 而深刻的美感。散文写人 注重神采,叙事重在寄意, 写景意在抒情,议论重在 理趣,在舒卷自如中有着 精美的构思,语言流畅自 然,深得含蓄蕴藉、空灵 飞动之妙。鉴赏散文时, 不仅要注重思想内容,而 且要品味作品的语言、构 思。
精选
厚实。
精选
43
(二)构思 散文在构思上具有零散性、发散性、随机性。 为追求这种神韵,构思中多取零散片断、细节; 没有情感的渗透和流走,散文既散不起来,也没有散
文的神韵。
精选
44
(三)结构
结构是构思的外化。
散文是最自由灵活的 一种文学形式,它无拘 无束,行止自由,发乎 性灵,成乎自然,在自 由流走之中,具有行云 流水般的风致。
散文如拉家常似的,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 美和真。
精选
7
§4.散文的“真”与“美”
❖ 散文的真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感情真:作者总是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切 体验合盘托出,给人以开缄论心之感,仿 佛走进了作者那敞开的心灵,听他倾诉衷 情,那么纯真如痴,朴素自然 。
精选
8
§4.散文的“真”与“美”
❖可能以后还会有读者问起写作的秘诀,以为我 藏有万能钥匙。其实我已经在前面交了底。倘 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一句:把 心交给读者。
精选
14
§4.散文的“真”与“美”
❖ 本色真:散文的作者常常最大程 度地放弃他们原本得心应手的表 达技巧和手法,努力追求一种不 事雕琢、随缘任运的写作状态。
精选
15
§4.散文的“真”与“美”
我们读散文,仿佛与作者对坐,真有如 孟浩然说的那样,“开轩面场圃,把酒 话桑麻”,一切都自自然然,不像读小 说,是在和虚构的人物打交道,作者的 心思藏在文字中;也不像读诗歌,眼中
议论散文的立意,侧重于 “理趣”。所谓“理趣”, 不仅是说“理”,更注重于 “趣”,它交织情感、形象、 趣味、智慧、性情等多元因 素。
精选
42
散文立意的常用方法有: 依实写来——英华内含。 联类生发——一般都真实感人。 因情而动——情之 所至,笔亦随之。 议论生发——取决于文章的理趣。 联想升华——这类文章的立意, 要谨防人为的拔高和模式化。 散文的立意,应努力追求高远、新颖、
精选
35
❖ 三、由作者展示的生活 图景把握作品的意蕴
散文命笔含情,情由 境生,意在境中,情境 并美。由情而及作品深 沉的意蕴,也是欣赏散 文一个重要的方面。读 者通过线索抓住作者的 情思和意绪之后,还要 善于通过作者展示的内 心生活图景去把握作品 丰富的思想内涵。
精选
36
❖ 四、透过形式,品尝意味
散 文(1)
精选
1
§l 散文的含义
在中国,广义的散文相对骈文、韵文而言,凡是不押 韵,不讲骈俪的文章,统称散文。
狭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 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排除了纯实用性的文章, 专指那些带有文学性的,法国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 (1533-1592)创立了一种“Essay体”,后传 人英国,为培根(1561-1626)所发展,称着 “Familiaressay”,被译为“家常闲话式的散 文”、“絮语散文”,即“随笔”。
精选
16
§4.散文的“真”与“美”
只见精美的意象,诗人的感受和心情, 需要细细的品味方能知道;更不像看 戏剧,剧作家的内心想法简直没法捉 摸,因为它压根儿就不是想和你谈心。
精选
17
§4.散文的“真”与“美”
❖ 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 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 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 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 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 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
46
二、散文的笔调
散文有散文的笔调,散文笔 调是为散文特有的一种行文 方式,也是检验散文艺术品 位高低以及散文是否地道的 一个标尺。没掌握它,写出 来就不像散文。
大致说来,散文笔调是作者在 叙述言说中所表现的感情色 调、语言色调。
(一)谈话风
散文具有娓娓而诉的谈话风。
精选
47
(二)印象式描写
散文的语言重情思而忌 滞实,它不是纯然客观 的再现,重主观的抒发。
——巴金《随想录》
精选
9
§4.散文的“真”与“美”
❖ 性情真:指散文总是作家真是性情的 自然袒露,读散文能让我们看到作者 的爱好、趣味、性格、品行,甚至声 音容貌、风度气质。
精选
10
§4.散文的“真”与“美”
幽默风趣的林语堂
博学深思的钱锺书
孤高激愤的鲁迅
安详恬然的冰心
精选
11
§4.散文的“真”与“美”
散文写“物”,不像 其他文体那样,特别注 重事物的完整性,也不 把事物拴在严格的时空 关系、因果关系上。
精选
45
它往往保持着一种 蒙胧状态,逶迤流走, 四散飘飞,服从的是 一种感性的、感情的 逻辑,情感走到哪里, 那些动人的、精彩的 细节、片断也就跟到 哪里,与之相应的种 种技法也就应运而生.
精选
精选
3
§2 散文的特征
一、题材广泛,尤其以写细小、 片断、零散的事物见长;
二、写真人、真事、真景、真物、 真情;
三、浸透着作者的个性与情感; 四、写法自由,不拘一格; 五、语言精美自然,别具韵昧;
精选
4
现代散文涉及诸多种类:
一、记叙散文、抒情散文与议论散文 (一)抒情散文 1.直抒胸臆的散文 2.即事抒情的散文 3.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散文
❖ 理趣之美:指散文艺术地传达出来的深刻而耐 人寻味的哲理感悟,也即散文的哲理性。
作者将自己对于人生体验的哲理感悟,借助 文采斐然、富于情趣的诗意文字传达出来, 才成其为散文的“理趣”,也才能使读者在 为作家的奇思妙想或真知灼见所折服的同时, 获得文学阅读必不可少的美的愉悦。
精选
22
§4.散文的“真”与“美”
抓住感受之后,接下来就是 立意的问题。
精选
40
它在立意之初,往往是一 种大致的意向,并非像议 论文那样提炼出一个明确 的思想观点。
记叙散文,其立意侧 重于“意蕴”。所谓“意 蕴”,乃是由“显言”和 “隐言”构成的多元的意 向结构,它具有含蓄无垠 的审美特征。
精选
41
抒情散文的立意,侧重 于“情致”。所谓“情致”, 是由作者的情感、性灵、人 格交织而成的含蓄无垠的意 象空间,它是情感和性情的 复合体。
精选
30
❖ 以抒情为主的散文,重 在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鉴赏这类散文,要抓着 作品的画面、物象以及 作者情感的潜流,探索 作者隐藏在其间的象征 意蕴。
精选
31
❖ 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重在说理,表达作者 的感情和见解。鉴赏 这类散文,要理清说 理的层次,探秘作者 的主张,从而探寻作 者深藏的意旨
精选
28
散 文(2)
精选
29
❖ 一、注意不同种类散文的 特点
以记叙为主的散文,重 在记人叙事,鉴赏时就要 从分析人 物、事件人手, 发掘隐含在其中的意趣。 同时,一篇作品往往不是 记叙一件事、一个人物, 材料也有主次详略之分。 因此还需将全文连贯起来, 理清人物之间、人物与事 件之间的关系,弄清作者 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