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卫生院脊灰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乡卫生院脊灰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乡卫生院脊灰查漏补种工作计划篇一:2013脊髓灰质炎查漏补种方案2013年库伦旗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为保持我旗儿童脊灰疫苗高免疫水平,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全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2月龄~3岁儿童开展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为保证全旗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质量及顺利实施,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指标1.目标:减少脊灰疫苗“零剂次”免疫儿童的积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阻止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和传播,巩固无脊灰成果。

2.指标:两轮脊灰疫苗服苗率≥95%。

二、范围、时间1.范围:全旗范围开展查漏补种活动。

2.时间第一轮:2013年4月13~16日。

第二轮:2013年5月13~16日。

三、进度安排年4月初,各乡镇苏木卫生院制定本辖区强化免疫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开展组织部署、宣传动员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年4月3日前,各乡镇苏木卫生院完成发疫苗等各项准备工作。

年4月10日前,各乡镇苏木卫生院下发通知,完成挨家挨户核查、摸底登记等工作。

年5月20日前,各乡镇苏木卫生院完成两轮查漏补种活动总结,并上传疾控中心。

四、组织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消灭脊灰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对适龄儿童实施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本次查漏补种所需疫苗由自治区统一调拨,接种补助经费由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补助经费中支出,不得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收取任何费用。

2.部门协调,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顺利实施。

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督导评估等工作。

疾控机构要具体负责查漏补种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包括宣传发动、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及注射器的分发、现场监督等各项工作。

3.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各乡镇苏木卫生院开展宣传动员活动要在查漏补种活动前7天开始,持续至活动结束。

在每轮查漏补种活动前7天,把辖区内所有查漏补种活动的服苗点详细地址、电话号码、联系人、免疫对象、免疫程序、注意事项等信息以报纸、网站或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标语、宣传车和宣传单等宣传媒介,在市场、车站等人口流入、流出地和聚居地等人口密集地区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消灭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宣传发动要深入街头巷尾,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的宣传发动、发放查漏补种通知单、挨家挨户搜索适龄儿童等工作。

4.层层落实,措施到位各乡镇苏木卫生院要抽调足够的医务人员参与查漏补种活动。

要求每个居委会、农贸集市、车站、等均有一个查漏补种活动服苗组负责,每组至少有两人(其中至少有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

各级要制定督导方案,组织督导队伍,开展督导工作。

在服苗期间自始至终进行督导并于服苗结束后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

督导结果要及需接种补助经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支付,严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收取任何费用,对违反规定收取接种费用的将严肃处理。

五、技术措施1.加强培训,确保质量为保证本次查漏补种质量,各地必须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所有参与服苗与督导活动的各级各类人员,使其明白活动的意义、要求、职责、任务等。

培训内容包括:活动的组织安排、措施和时间进度要求;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任务、程序、规范及责任区域;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执行服苗技术规范,关注脊灰疫苗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

真正做到带冰接种,看服入肚,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能吃热食物、不能喂奶。

时反馈到被督导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

各地在第一轮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认真进行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第二轮活动开展。

5.经费保障本次查漏补种活动所需疫苗由自治区统一调拨。

盟市、旗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争取强化免疫活动经费,确保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所需工作经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所2013年4月1日之前,要完成对所有参与此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2.认真做好摸底登记造册工作各乡镇苏木卫生院防疫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挨家挨户核查、摸底登记工作,所有服苗对象要按表1的要求登记入册,同时要告诉入册儿童家长服苗时间、地点和意义。

3.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各地应采取结合实际情况的灵活接种方式,设置足够的接种点和接种人员,确保每一个应免疫儿童都能得到免疫。

固定接种点原则上设在常规免疫接种点,要有明显的标记和有关宣传资料,包括:服苗方法、对象、时间,保证充足冷藏设备、疫苗、冷开水、服苗用具等。

4.认真评估,严格把关各地督导员在服苗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统一的方案进行接种率评估,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进行。

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接种率小于95%的乡镇苏木卫生院要立刻重新组织人员采取补救措施。

5.现场接种现场接种实施时,服苗工作人员必须请受种儿童的家长/监护人认真仔细阅读脊灰疫苗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在服苗记录表上签名认可后进行服苗。

六、考核评估与督导(一)评估指标报告服苗率、现场抽查服苗率≥95%。

(二)评估内容1.当地政府及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参与情况;2.经费落实与后勤保障情况;3.实施方案的制订及督导安排情况;4.宣传发动与人员(服苗及督导)培训情况;5.疫苗供应情况、服苗方式与接种点设置情况;6.基本情况调查:服苗工作人员配置情况,冷链设备的使用情况;7.现场组织实施情况;篇二:博爱医院2014年12月脊灰查漏补种工作总结老街博爱医院2014年脊灰查漏补种工作总结为了有效控制脊灰疫情,防止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疫情的发生、.维持我镇无脊灰状态,决定2014年在全县开展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巩固我辖区无脊灰阶段性成果,落实本次查漏补种活动,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的统一安排,决定对辖区所有儿童实施了查漏补种,在此次活动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免疫接种对象:辖区2月龄—2岁的所有儿童(即所有于2012年1月1日至接种日满2月的儿童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脊灰疫苗,均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完成漏种剂次补种。

二、组织实施为保证工作顺利实施,县卫生局和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周密安排。

要求各乡、场、镇、社区把这次脊灰查漏补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

县卫生局下发了文件,明确了责任,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

院防保科按照文件通知要求专题安排了脊灰查漏补种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为了更好地做好脊灰查漏补种工作,我院积极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工作人员并进行技术培训;一组人员入户对目标儿童进行摸底造册工作,另一组定点进行接种工作,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同时开展了广泛宣传,发放了接种通知书200余份,张贴通告50余份,写宣传标,利用电话和口头宣传相结合,使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脊灰查漏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脊灰查漏补种工作结果我辖区查漏补种工作从2014年3月至今日,对辖区3个社区开展了脊灰补种工作,全院所有乡村医护人员负责本村脊灰查漏补种的宣传、发放通知单,通知单要求发放到户到人,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接种到位,由院防保科统一发放疫苗,严格把好接种程序关, 儿保人员负责接种。

脊灰查漏补种第一轮应种830,实种儿童820人,其中流动儿童应种700人,实种690人;本地儿童应种100人;同时2月—2岁儿童均及时填写了预防接种证。

四、工作评价本次脊灰查漏补种工作,由于县卫生局高度重视,以及县疾控中心的周密安排,院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我镇脊灰查漏补种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但是在接种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脊灰查漏补种宣传工作还有个人别工作人员有些不到位。

2、流动儿童家长对脊灰接种知晓率较低或是疫苗接种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接种工作不配合,造成一些漏种儿童,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接种率。

3、通过这次儿童脊灰查漏补种的接种,反映了常规免疫接种还存在不扎实的问题。

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流动儿童及时到所在辖区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补种。

确保让每名适龄儿童能及时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免疫服务。

老街博爱医院儿保科2014年12月10日篇三:镇2012年脊灰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2012年脊灰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为继续保持我县的无脊灰状态,力争今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国家五部委(局)《关于印发〈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宜宾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12年脊灰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人群、时间安排及工作指标(一)目标人群。

脊灰疫苗查漏补种:2月龄—6岁儿童(2005年2月27日到2011年12月27日出生的儿童)。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8月龄—6岁儿童(2005年2月27日到2011年6月27日出生的儿童)。

按卫生部《关于加强脊髓灰质炎和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优先接种脊灰、麻疹疫苗的同时,开展免疫规划其他疫苗的补种。

本次查漏补种活动完成首次补种后,其余针次的补种工作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完成。

(二)时间安排。

脊灰/麻疹查漏补种时间。

摸底调查:2012年2月25日-2月29日。

集中补种:2012年3月1日-3月5日。

查漏补种:2012年3月15日-3月20日— 1 —(三)工作指标。

1.脊灰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以上。

2.本轮补种其他疫苗应补种儿童补种率达95%以上。

二、实施措施(一)科学分工,明确责任。

此次麻疹和脊灰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由卫生院具体组织实施,各村卫生站协助。

由公卫人员收集乡村医生的摸底表后,确定接种时间、地点、具体负责接种的人员等。

(二)加大宣传。

在活动开始前充分利用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知晓脊灰和麻疹的危害性、了解脊灰和麻疹的防治知识,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

(三)强化督导在摸底调查阶段,卫生院组织人手对每村进行巡回督导,确保接种活动家喻户晓,应补种儿童一个不漏。

三、技术措施(一)人员培训。

在2月24日对参加查漏补种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目的、意义;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证和接种技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 2 —(二)摸底调查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是保证高接种率,做好脊灰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前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