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手册
学生管理制度目录
第一部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目录
1、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
2、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制度
3、班级管理制度
4、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制度
5、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
1、新生入学管理制度
2、落实“两规”、树立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的管理办法
3、升降旗制度
4、学校集会制度
5、学生“两操”管理的有关制度
6、学生学习常规制度
7、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管理
8、学生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9、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制度
10、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制度:
11、考勤制度
第三部分学生安全制度目录
1、学生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2、学生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制度
3、学生外出教育活动管理制度
4、签订安全责任书制度
管理制度汇编
第一部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
学校以“做有修养的人,建优秀的团队”为人文文化建设目标,使师生“拥有荷之美,享受和之贵”。
德育管理将以此为目标,继续深化“三礼”教育研究,以校园礼仪、常规养成教育为重点,塑造学生高雅的言行举止以及高尚的品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年级段重点培养目标:
七年级:行为规范培养,养成良好习惯。
八年级:实践能力培养。
九年级: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及综合素质提升。
二、管理措施:
(1)各年级根据学校制定的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及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行为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包括哪个时间段重点培养哪些习惯、能力)、措施及相关活动。
(2)各年级组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出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特点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
(3)各班根据年级的培养计划制定班级培养计划、措施及相关活动。
年
级目标一致,每个班针对各班的情况制定活动计划。
(4)学校根据各年段的培养目标以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学生习惯及能力的形成进行评价。
●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关制度
一、学校德育处每学期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及实际情况确立活动主题。
二、每月在本学期活动主题基础上,依据本月实际确立一个活动小主题。
三、各年段各班各中队要围绕本月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体验活动。
四、各年段各班要围绕本月主题出版好班级黑板报和年段宣传墙报,由团委进行抽检和评比。
五、除每月活动主题外,各年级、各班要把安全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在文明礼仪优秀班的评比中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
一、班主任在开学初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班级工作总结。
二、开学初成立或改选班委会,确定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
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随时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本班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每一个学期开始时班主任要经过班会向同学们介绍每一位任课教师,要着重强调任课教师的优点、特点,使学生们在思想感情上能更好地接受每一位任课教师。
四、科任课上出现的问题任课教师要及时解决,并和班主任进行沟通。
五、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的信息,以便使其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六、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在各种集体活动前、放假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并有书面安全教育备课,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制度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教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修养,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教师,站在一个新高度上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
二、班主任应经过与家长沟通、调查、谈心等方式,深入细致地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道德品行、学习状况等,和她们建立感情。
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学生的缺点,进行引导、耐心教育。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进步。
四、要认真分析学生出现重复的思想根源与具体错误行为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要持之以恒地关心、爱护她们。
五、要寻求家长、社会有关部门的配合。
应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股力量联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以取得良好效果。
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问题学生以体现其特长的表现机会。
七、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问题学生以体现其特长的表现机会。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管理制度
校园网络是校园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基础,网络的安全是校园电脑化管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