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基本常识三、平衡系数:各≤65db。
≤55 db 机房平均≤80 db;运行中轿厢内;开关门过程噪音、32、导向系统;范围内。
四、电梯总结构: 1、曳引系统;类电梯均应在 0.4~0.5、安全保8 气控制系统;、重量平衡系统;6、电力拖动系统;7、电轿厢;4、门系统;5 舒适度与电梯的速度变化和振动有关。
安全可靠方便舒适。
五、电梯的基本要求护系统。
起制 2、8~﹢5%。
六、电梯整机性能指标 1、电梯速度:额频额电压下半载,中程﹣动加速度: 3、开关门时间: 4、噪音: 5、平衡系数: 6、平层: 7、应具有正常工作的安全设施和保护装置。
3一、填空题机房与井道1、机房工作地点的净高度应不小于 1.8m,主机旋转部分上方应有不小于 0.3m 的垂直净空距离。
2、控制柜前应有深度不小于 0.7m,宽不小于 0.5m 的操作位置;对活动部件进行检查和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应有不小于 0.5m~0.6m 的水平净空面积。
3、当机房地面高度差大于 0.5m 时,应在高处边缘设栏杆,并设梯子。
4、机房地面的照度应小于 200LX。
5、井道的顶部间距是指当对重已静止压在缓冲器上,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时,从轿厢顶上测量的间距。
二、判断题 1、电梯机房允许安装其他设备。
(×) 2、机房可以用木板做围壁。
(×)3、机房地面若有活板门,是不允许向下开的。
(√)4、多台电梯共用的机房,其面积应是各台电梯规定机房面积的总和。
(√)5、轿厢在最低层站平层时,轿底最低部分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 0.5m 导靴,护脚板离地面不小于 0.1m。
(×)6、机房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0℃~45℃,否则应采取降温保暖措施。
(×)三、选择题 1、当坑底下有能进人的空间时,底坑地板的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 5000N/m?的负荷。
2、在轿厢完全静止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在上导靴以上应有不小于0.1+0.035V?的制导长度。
而且底坑地面与轿厢最低部分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 0.5m;与导靴、安全钳、护脚板下端的净空距离不小于 0.1m。
3、井道应有永久性照明,在井道最高点或最低点 0.5m 内各设一盏灯,中间每隔 7 m 设一盏灯。
4、机房四面有窗采光很好就不可以不再设人工照明。
5、机房地面曳引绳通过的孔洞应有高度 50mm 的围框。
6、层门地坎下至少 1/2 开锁区加 50mm 的距离应是坚硬的光滑表面。
四、问答 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封闭的井道?有什么要求?在不要求井道起防止火灾蔓延的场合,如与嘹望台,竖塔式建筑联结的观光电梯和建筑外的观光梯可采用不封闭的井道。
但应有不低于 2.5 m 以上可用网或穿孔板,但孔洞不得大于 75mm。
42、在多台相对排列的电梯的候梯厅,为什么要限制候梯厅的深度(即相对层门的距离)?为了方便候梯,不会顾此失彼。
3、轿厢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对顶部间距有什么要求?数据中的“0.035V?”是什么含义?“0.035V?”应对应 115%额定速度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
当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垂直向上运动时,在外力消失后,物体由于惯性还会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由于存在着空气阻力和导轨摩擦力等影响,所以在计算时,采用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
4、在底坑中哪些地方要设隔离障和护栏?有什么要求?在底坑中对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的护栏进行防护。
防护设施应从底坑地面上 0.3m 开始延伸到至少2.5m 的高度,其宽度应比对重宽度各边宽 0.1m。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应在底坑设置隔障,将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隔开。
隔障应保证人不能通过,高度不小于 2.5m。
如为什么要、5,则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高度。
0.3m果相邻电梯运动部件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求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是连续坚硬的光滑面?电梯在平层,再平层和有提前开门功能时,防止乘客脚受到地坎剪切。
5第三章曳引与平衡系统一、填空题 1、当量摩擦系数 f 与曳引轮绳槽形状和钢丝绳与绳槽摩擦系数有关。
2、V型绳磨损时 f 变小,而半园切口槽磨损时 f 不变。
3、曳引绳单绕的包角小于 180?;复绕的包角大于 180?;曳引比为 2:1 的包角 = 180?。
4、曳引交流电动机的特点有频率起制动、起动电流小、运行噪音低、散热好。
5、电梯减速器中蜗杆应用硬度高,刚度好的材料制造,蜗轮应用低摩擦系数材料制造。
6、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传动比等于蜗杆的转速与蜗轮的转速之比。
7、电梯必须设常闭式的机电制动器,并应有两个制动瓦块作用在制动轮上,使轴在制动时不承受径向载荷。
8、制动器应在 125%额定载荷下行时可靠制停,其制停减速度不大于 g。
二、判断题 1、轿厢轻量化能减少运行的能耗,所以轿厢自重越轻越好。
(×) 2、曳引钢丝绳不能过度润滑是为了防止摩擦系数降低而发生打滑现象。
(√) 3、半圆切口槽的切口角增大,则其当量摩擦系数也增大。
(√) 4、复绕就是曳引比 2:1 的绕绳法。
(×) 5、曳引比就是轿厢运行速度与曳引轮节圆线速度之比。
(×) 6、电梯不能用带式制动器,是因为其结构太简单。
(×) 7、电梯遇到故障刹车时,制动距离越短越好。
(×) 8、在人工紧急操作时,人工开闸必须有个持续力才能维持开闸状态。
(√)三、选择题 1、电梯工作时,减速器中的油温应不超过 85℃。
2、货梯的平衡系数应为0.4~0.5。
3、曳引轮的节圆直径就是从绳槽节圆量出的直径。
4、钢丝绳 8×19S+NFK中 S 的含义就是西鲁型。
5、曳引绳中每根钢丝绳的张力与平均张力之比,偏差应不大于5%。
6、承重梁安装时应伸入墙内不小于 75mm,并且超过墙中心线 20mm 以上。
7、电梯曳引绳为两根时,安全系数不小于 16,为三根或三根以上时不小于 12。
8、计算钢丝绳安全系数时,应按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在最低层站时的情况,所以还必须计入钢丝绳和随行电缆等的重量。
四、问答题1、为什么现代电梯大部分采用曳引驱动,而不采用卷筒驱动?因为曳引驱动不会因为运行失控造成过卷扬。
发生矫厢(对重)撞击道顶的事故,安全可靠。
同时曳引驱动钢丝绳长度不受限制,可以实现大高度提升,并且提升高度改变时,驱动装置不需要改变。
2、用曳引条件公式,分析对重座在缓冲器上后,矫厢仍能向上曳引的原因。
正常曳引工作时,T1/T2=efa。
当对重压实在缓冲器上后,T2 减小到只剩下曳引钢丝绳的重量,使 T1/T2增大,T1/T2>efa,故轿厢不能再被提升。
若曳引系数过大,就会产生 T1/T2 仍不大于efa,则轿厢仍能向上提升。
3、什么是平衡系数,为什么取值 0.4~0.5?平衡系数是对重侧重量平衡轿厢载荷变化的比例。
由于固定的对重不能平衡载荷由空载到满载的变化,只能取其中间值,故平衡系数取 0.4~0.5。
4、如图的制动器,说明其中工作过程和如何调节制动力矩和制动片间隙?当制动器在不通电时,由制动弹簧将制动器和制动瓦仅仅的压在制动轮上。
当电梯要运行时,电磁铁通电,铁芯吸拢,通过传动机构克服弹簧的力,将制动臂张开,使制动器与制动轮脱开释放。
制动器的调整,主要是调节制动弹簧的力和制动带与制动轮的间隙。
电梯发生溜车,说明制动力不够,可调紧弹簧压力或检查顶杆螺栓位置对否,作适当调整。
制动器释放时,轮与制动带之间四角平均间隙不大于0.7mm,间隙由限位螺钉和顶杆螺栓来调节。
如果闸打不开回间隙太小,使制动带与制动轮相擦,则将限位螺钉调松或将顶杆螺栓调进一点。
同时看弹簧调整的当否,电磁铁铁芯之间隙小不?行程够不? 5、试分析曳引轮绳槽磨损的主要原因钢丝绳与轮槽相互作用,引主要原因有轮槽材质的均匀性及槽面的硬度的差异,起轮槽磨损,有正常和非正常之分。
.张力过大,曳引轮两侧曳引绳张力差过大和各节圆直径的不一,轮槽形状的偏差,曳引绳、轮槽材质非正常磨损原因有:1绳的张力差过大。
而且绳槽的比压与绳槽磨损成正比。
、载荷轮槽形状偏差。
2问题及物理性能;如材质均匀,槽面硬度差异,节圆半径不一,槽比压不3 、各钢丝绳的不一,使各过大,造成钢丝绳张力过大,轮两侧绳张力差过大。
有的绳在槽内滑动,、槽节圆直径不一,绳的速度也就不同,同,就会造成不均匀的磨损。
4有连接、吸收冲击,磨损加快。
6、绳头端接装置有什么作用,分析其中各部件的作用。
螺帽主要用来均衡张力和调节张力的作用,绳头弹簧主要起吸收冲击和均衡张力的作用,调节各绳的张力。
的交流双 V=0.5m/s 有一台额定载重量为 Q=2000Kg,额定运行速度五、计算题 1、,电机的额定速 K =0.45 用阿基米德齿形(η=0.5)平衡系数速电梯曳引机的蜗轮幅采)1-0.45-K)QV/102ηi=(P度为 960r/min,求电机的功率为多少?解:=(1 ×2000×0.5/102×0.5×1≈11KW7, 1400Kg=1.6m/s,轿厢自重 Q=1000Kg,额定速度为 V2、一台电梯额定载重量为绳槽为半圆 610mm;的曳引绳 5 根,曳引轮直径欲用钢丝绳倍率为 1,Φ=13mm;摩擦m/s a=α=165°;制动减速度;平衡系数 K=0.5;包角β切口槽,=105°解:比压大小,如比压过大应如何处理。
(2)=0.09,试计算:(1)曳引条件;系数μ1.3947 /1900=+(1.25×10001400)轿厢位于最低层站载有 125%载荷时: T1/T2==1900)(轿厢自重+0.5 额重21 C1×T1/T21.3059 C2=9.8-1.3)=)=(9.8+1.3)/(+C1=(ga)/(g-a在满足)=0.2186 105/180π-sin105°-sin52.5°)/(π-=1.8213 f=4×μ(1 1.8213≤е最大许用比压由曳引条件下,最小摩擦系数为: fminα得fmin=0.20822[P]=(12.5+4×1.6)/(1+1.6)=7.2692N/mm钢丝绳最大静拉力 T=(1000+1400)9.8/5=4704 N 最大比压 P=8×4704cos52.5°/610×13(π-105/180π-sin105°)=8.4207 N/mm 由计算结果看出,比压过大,可将切口角β从 105°减小到 90°,此时, P=8×4704cos45°/610×13(π-π/2-1)=5.8870 N/mm <[P] 3、已知载重量为 1000 Kg,轿厢自重 1200Kg,轿厢侧钢丝绳总重量为 200 Kg,随行电缆重 50 Kg,钢丝绳倍率为 1,有 3 根悬挂钢丝绳,取 g=10m/s,试计算钢丝绳所需的静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