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 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有耳垂、无耳 垂等用文字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表现型。
板书: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隐性性状 基因型和表现型
四、教学过程: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板书)
前面我们在第19章已经学过,人是由受精卵发育 而来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而成 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人体的各种组 织和器官,再由各种组织和器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个 体。在这个个体中所有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 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而结合, 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在生物体进行生殖时,这成对的基因又会随着成 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 卵细胞。
四、教学过程:
➢ 提出问题:如果父母的基因型是Aa或aa时,又 会产生什么精子或卵细胞?
Aa
aa
Aa
aa
精
精
卵
子
A
பைடு நூலகம்
a
子a
细
胞A
a
a
四、教学过程:
➢ 思考1:决定有耳垂性状的基因型有可能几种 类型? 两种,AA和Aa
显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显性性状
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基因随配子 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 代代相传 基因随着配子的结合传递给下一代
五、练习:P107/思考与练习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 规律性
一、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
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一、教学目标:
➢ 2. 能力目标:
➢ 思考2:他(她)们可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或卵细胞?
如果是AA的基因型的个体,他(她)只能产生 一种类型的精子或卵细胞,即A;如果是Aa基 因型的个体,那么他(她)将产生两种类型的 精子或卵细胞,即A或a。
四、教学过程:
板书:
➢ 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配子(生殖细 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 质的惟一媒介,基因是可以随配子代代相 传的。
对的”,控制耳垂的这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可以有几
种情况?
(学生分析:三种:AA、Aa、aa)
再根据刚才所讲的,这三种情况中,哪些表现出显性性状
(有耳垂)?哪些表现出隐性性状(无耳垂)?
(学生分析:AA——有耳垂、Aa——有耳垂、aa——无
耳垂) AA
有耳垂
Aa 有耳垂
aa 无耳垂
四、教学过程:
概念:
四、教学过程:
➢ 提出问题: 亲
什么情况下 代
这对有耳垂
有耳垂 Aa
的父母可能
生出无耳垂 的子女?
配精 子 子A
a
AA
子 代
有耳垂
Aa
有耳垂
有耳垂 Aa
卵
细
胞A
a
Aa
aa
有耳垂 无耳垂
四、教学过程:
四、[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等位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性状表现决定 于基因组成
显隐性基因分别决定显隐性性状
四、教学过程:
三、授课: 1、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板书)
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 因控制的。人的有耳垂的性状是由有耳垂的基 因决定的,无耳垂的性状是由无耳垂的基因决 A a 定的。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以大写字母A表示 有耳垂基因。以小写字母a表示无耳垂基因。
上课前我们复习过,“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 胞中是成对的”。
四、教学过程:
概念: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不同基 因。如A、a。
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它 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个基因 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 隐性性状。
四、教学过程:
引导启发:
根据前面所讲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
三、学情分析:
➢ 我校是基本设施完善的省一级达标学校,有 充足的多媒体教室方便学生感性地学习知识, 这为本节课成功地处理重点和难点奠定了基 础。
➢ 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家庭条件较好, 有一定的关于“基因”的知识,但其它知识 便知之甚少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 求从学生的基础和教学要求出发,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了解 “性状遗传有一定规律”的原理,初步学会 推测性状的遗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 什么是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
征的总称,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 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 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
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 的性状表现的。
四、教学过程:
二、教材分析:
➢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是本章教学难点之一。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 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
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 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 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 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二、引入:通过课件的演示说明孟德尔个人 及其对遗传学的意义。
引入新课:孟德尔是德国的一个传教士,他 通过对豌豆认真、科学、仔细的研究,发 现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也说明了前 面我们学习的你和你们父母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差异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过程:
➢ 提出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身体为例,认识 自己身上的性状,以此为例来说明遗传的 规律。 现在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对夫妇,一 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 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 的孩子。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