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共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妙笔生花。
考察的知
识点比较全面,基本上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
考试内容是学生平时掌握的范围之内。
考察
的题型多样,从不同层次检验了学生的各方面知识、能力、习惯及思维方向。
试卷的难易
程度适中,作为期末总结性测验,它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及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
接下来,我将根据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逐
点讲讲这张试卷的命题与学生的答题情况。
一、积累运用
第一题:我会写。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平时掌握词语的熟练程度,这题的得分率比较高,从失分来看,
还有几个后进生和平时马虎的学生容易把“或”、“创”“荒”字写错,在平时的生字教
学中,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容易记错的生字教学。
第二题:我能用对号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
极个别学生“相处”的“处”的读音和“作坊”的“作”的读
音掌握不牢,容易和另外一个读音混淆。
第三题:我能看清每组字的区别,看我来组词。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音近和形近字的区别,失分学生不多。
检查其原因,随着年级
的增高,生字容量增大,容易写错别字,造成失分,在以后的练习中,要重视学生写正确
的字,避免写错别字。
第四题:积累词语我最棒,我一定能填正确。
本题分两小部分,即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和仿写词语。
在补充词语这题中,考察学生
成语的掌握程度,失分学生不多。
下面要求写出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绝大多数学生知道
故事的名字,但错别字有些多。
第五题:我能选择正确的答案。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诗句、课文内容名人格言等方面的了解。
个别失分的原因
应是对于语文园地中的名人格言和词语理解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第六题: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本题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语文园地的名言、谚语、三字经等
掌握不错,极个别学生出现别字现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因为这两段话出自经典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平时背的熟练,题目训练的多,所以此题基本没扣分。
极个别错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上,另外有漏题和粗心现象存在。
二、课外阅读、
本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文后所出练习没有多大难度,所以从学生做题
情况来看,失分不是很严重。
唯一扣分多点的就是第4小题,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理解不深。
三、妙笔生花。
本题就是要求写学生写身边最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
由于本习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
中训练过,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能抓住“熟悉的人”和“一件事”展开叙述,只是很多学生
缺少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语言表达欠通顺连贯。
从失分来看,学生的习作能力还需要
继续练习加强,在以后的习作教学中要加强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指导他们多写好
词好句,对于后进生来说,应该继续指导他们把文章写通顺、具体。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以及此次的期末测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作为教师,特
别地要思考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的目的还在于运用,作为中年级学生,作文
已成为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他们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一个出口点。
知识绝对是无限的,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引路人,为学生开启某个知识点的大门,并提供学生
广泛接触的机会,就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我们要为此努力。
一. 试题分析
该次语文期中测试题,出题范围比较广,测试内容全面,难易适中。
试题内容包括
“基础知识、阅读感悟、习作表达”三大部分,做到了既考查学生知识又考查学生能力。
二. 班级情况分析
该班40人参加考试,平均分78.02分,及格率96.91%。
80分以上的15人,占
16.13%;
三.各大题得分情况及分析
从各题得分率看,得分率最低的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和课外阅读。
1、基础知识:看拼音写词语的题得分较高,本次主要出自课本,学生对于课本内容
掌握很好。
辨字组词一题学生对于此题也是掌握的比较好,得分率高。
2、阅读:从题型来看,这一部分包括课外和课内,课内阅读学生掌握得还可以,但
是课外阅读丢分现象很重,说明学生自主理解能力差。
3、作文:个别同学字数不够,内容不够充实,个别字出错较多。
该题失分一是学生
对作文要求理解不准确,文不对题、写偏题;二是有内容可不知怎么写,无话可说,作文
字数非常少;三是写掉字写错字导致语句不通顺,想说的话说不清楚,让人不知写的什么。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更有用的人。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热爱语文喜欢语文,多读,从读中悟。
3.平时教学中,教师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4.在平时教学中狠抓字词句的练习,为读写打下基础。
5.加强阅读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做到一边读一边练习。
6.作文多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逐步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