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30T13:24:29.59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丽华廖美莲
[导读] 肿瘤术后化疗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复发,防止肿瘤转移,改善患者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李丽华廖美莲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首先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饮食护理、口腔黏膜护理、脱发护理及心理护理。
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发生恶心呕吐者31例,腹泻者2例,食欲下降者20例,口腔溃疡者5例。
1例患者发生轻度过敏反应。
未发生患者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肿瘤病人在化疗后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化疗进展顺利,提高治疗后的生存率、生存时间,保证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56-02
肿瘤术后化疗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复发,防止肿瘤转移,改善患者预后有较好的作用[1]。
我们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48例肿瘤患者,通过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8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
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5.2±16.4)岁。
肺癌12例、乳腺癌10例、胃癌7例,食道癌5例,膀胱癌4例,宫颈癌4例,结肠癌3例,喉癌3例均有病理诊断结果确诊。
肿瘤化疗均参照国内常规化疗方案。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人员的培训:首先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进行化疗药物药理、毒理及不良反应知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护理安全知识的讲座。
1.2.2静脉输液的护理:静脉输液前注意询问既往药物使用及过敏史,观察药液性状,输液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药物外渗并处理。
整个护理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1.2.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常见的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心理辅导和饮食护理。
1.2.4脱发及口腔黏膜感染的护理: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解释脱发、口腔黏膜感染等的原因,要求患者睡前饭后及时漱口。
建议患者适当活动,增加抵抗力。
1.2.5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变化,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消除患者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
2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为:恶心呕吐者31例,腹泻者2例,食欲下降者20例,口腔溃疡者3例。
1例患者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其余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化疗过程中未发生患者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3讨论
恶性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而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化疗药物,对消化道、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很多患者无法承受不良反应而停止化疗,严重的影响了治疗效果。
现代护理学观念认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不应只局限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医院感染率,还应注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化疗的意义和化疗后常见的症状,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化疗,并掌握化疗后的自我护理措施。
化疗过程中患者难以忍受疾病折磨,难免会出现无助、绝望、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这些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请病情缓解或乐观的病人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有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护理人员输液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既往药物使用情况,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谨慎用药。
注射前检查药物的名称、生产日期,核对用量,观察药液的颜色、有无沉淀等。
护理人员应掌握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的速度,输液时要注意加强巡视,定时观察输液情况。
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2]。
有研究报道,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最高可达6%[3]。
如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等解毒,并抬高患肢,冷敷外渗部位,以避免组织坏死。
个别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一般为药物常见反应,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不必过于惊慌,在停药后一般会缓解。
PICC导管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巧完成,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现出血。
勤换贴膜,每次输液前后均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避免管腔堵塞造成的药物外渗。
告知患者置管时不应过度运动,要注意保护置管处的清洁,预防PICC导管引起的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在化疗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用药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仅有1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说明化疗中的护理方法运用得当,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很多化疗药物会引起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放映,如恶心、呕吐等,影响患者的食欲。
营养障碍是导致肿瘤患者身体状况恶化,抵抗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我们为患者创造舒适的进餐环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患者营养状况,是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程度的保证。
我们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为其提供色泽鲜美,高蛋白、高营养、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多饮水以排除化疗药物,餐后应。
当患者出现呕吐反应时,应在患者身旁鼓励安慰,减轻患者的不安焦躁情绪,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
脱发是化疗期间的常见表现,其原因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毛发细胞有丝分裂受到抑制,毛发细胞无法再生。
很多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对脱发无法妊娠,容易产生愤怒、烦躁等急躁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化疗进程和效果。
护理人员应在化疗前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提早向患者耐心解释脱发的原因,做好思想工作,介绍化疗的必要性,细心劝慰患者接受化疗,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化疗后应做好解释沟通工作,避免患者及其家属产生误会。
对外形比较在意的患者可以佩戴假发或帽子,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自信心,坚持进行化疗。
化疗后容易出现口腔黏膜感染,我们要求患者在饭前饭后均使用淡盐水漱口,睡前醒后按时刷牙,保持口腔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口腔感染机率。
如有口腔溃疡发生,则使用庆大霉素和利多卡因素加生理盐水稀释后含漱。
患者在化疗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容易出现脊髓抑制、皮肤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保持衣服干燥清
洁。
注意肛周、腋窝、腹股沟、会阴部等部位清洁卫生。
一般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和病毒的抵抗力,对于合并高尿酸、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适当运动还可以降低这些合并症的发病风险。
但由于化疗患者身体机能受到破坏,对外界环境敏感,因此我们仅要求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户外做操等,稍有出汗即可,避免大运动量活动。
运动时最好有人陪伴,以避免意外。
本组患者通过适当的运动,并发症发病率得到降低,未影响正常化疗进程。
总之,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肿瘤病人在化疗后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化疗进展顺利,提高治疗后的生存率、生存时间,保证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广秀,梁土轩,梁继娟.膀胱肿瘤根治术后盆腔内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5):1330-1331. [2]王笑碧.肿瘤化疗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66-67. [3]戴琴,刘丽,尤国美.化疗静脉渗漏的系统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