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日平面设计的民族性
传达方面,就没有龟仓之作那样国际性与民 族性浑然一体,天成合一的力量。
单。原研哉曾阐释日本造型的单纯性,说 日本人是以细腻的感受来表现单纯的。可 见日本人求静、求单纯的本质,其内涵是
细腻的民族情感与凝练纯粹的民族精神。 大和民族骨子里是内敛、喜静的民族。神 社、皇宫之设计,都以极其单纯,宁静的
字,绘画造型倾向于物我相融的4精神性物 象”,以精神取胜。传统画论强调“外师造
向本质上是文人清雅逸趣与人文精神的表
现,出于借物抒情的强烈动机。书画同源 就成为必自然选择。张彦远在《历代名画 记》中对谢赫的“六法”给予高度评价。谢 赫。六法”第一法即“气韵生动”, “气韵
视觉语言,主张现代设计语言要呈现中国
文化的韵味,一直在设计实践中研究传统 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靳埭强研习中
—. . . . L 解 渎 中 日 平 面 设 计 白山V 民 族 黏生
许J1●
fr”选L■, ◆义.乙一,擎~P~
中国平面艺术从传统文字到绘画,都 呈现着强烈的意象性特征。文字是象形文 此,艺术形态大多单纯,抽象。单纯不是简
取向——抽象美与意象美。而最终采用的北 京奥运标志,其意象性造型性格更为突出, 民族性更为凸显。但是,其在“国际性”的
的追求,表现为对意象性的传达。审美取
内在力量震慑人心,单纯抽象化的艺术风
格凸显出一种极度宁静而冷峻的内在精
神。这与充满人文情趣、追求生命韵致之 美的中华意象性形象相比,具有内在精神
追求的不同。这种不同反映在外在形式、 风格上,则呈现出意象性与抽象性之别, 其中包含了难以言表的。民族性”。 日本现代平面设计鼻祖龟仓雄策设计的
风韵与内涵表现出中华特有的审美韵味。 他作品的闪光之处在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 神及视觉语言与国际现代主义,理性主义
审美形式高度融合,创造出散发着理性之光 的独特的意象审美之作。
一个活生生的.具有多重含义的意象化形 象,这一图案表现了中国与世界,北京与
奥运的紧密联系,巧妙地传达了中华文化 的意象之美。 日本文字与绘画,如果剥离其表象,观 察其本质,就可以发现,其造型的审美取向 是极其偏好抽象性的。日本象形文字从中国 输入,但日本人硬是将其抽象化,发明了一 套假名符号,其中平假名比中国的草书还抽
美学、文化精神。它呈现的是宁静,冷峻
美背后的。日本性”。
形象,创造出形式极度抽象、简洁并充满 装饰美感的妙不可言的视觉效果。这幅海报 在民族文化样式刨新方面成为重要的研究对 象。他与靳棣强一样.在民族性表现上独树 一帜,同时又呈现了高度的国际性。 从两国现代设计代表人物的设计中可 以看出,设计的民族性并不是民族文化符 号的单纯借用可以成就的,其中重要的是 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现 代设计文化的精深研究。这也是两国在民
受到中国隋唐艺术的影响,但是经过一段时 间的“日本化’之后,回归日本本色,无论 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艺术,还是当今东山魁
夷等人的绘画,其造型都是极其简洁而抽象
的。总体上,日本人偏好单纯的造型与抽象
之美,推崇禅宗文化“空寂”的美学观。
日本高阶秀尔认为,日本人重要的传统
的现代语境中,只有不断对传统文化精 神,审美内涵、形式语言等进行挖掘.提 纯、整合、创新,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生命 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优秀设计作品。
万方数据
解读中日平面设计的民族性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许素洁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 201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msgc201202045.aspx
许素洁潭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美学意识体现在对“洁净、清纯”之美的崇 尚上,人们普遍追求古雅、精炼、寂静的情
趣,在造型艺术上舍弃精神表现需求之外的 一切多余的东西,追求。宁静与力量”。因
照.反映了两国不同的传统审美趣味与审美
110l美术观察t
ART OBSERVATION
12012・02
Hale Waihona Puke I美术学国画多年,他领悟中国画之精神。将传统
笔墨的写意性与意境之美,浓缩在西方现
生动”是核心的审美标准,是把生命内在的
生动韵致放在首位的美学观。这种传统美学
1964#东京奥运会标志,以绝对抽象化的民
族符号、极简的视觉语言、均整的对称形 式,创造出庄严沉静的视觉效果,以金色的
代主义简约的平面设计之中.其作品东西 文化辉映,意境深远,韵味深厚。许多作
的不同。两者都是抽象形式,但给人的直 观感受是,前者的造型动感十足。充满生气 与活力,并且有喜悦的煽情力量,后者的造 型与形式则极其冷静。面对同一主题,很显 然,在审美取向上两者的思路不同,太极、 五彩缤纷的色彩.多义的意象性图形,与日 本的抽象民族符号及简洁的形式形成鲜明对
象,片假名则抽象得似汉字的偏旁部首。日 本的绘画从古至今,在世界绘画体系中也显 得较为抽象化、平面化。日本传统绘画直接
化,中得心源”。学习自然,理解事物的精 神。从而创造。中得心源”的艺术形象,
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设计师靳埭强与日
本设计师田中光一的设计。 靳埭强是东西文化兼容风格最突出的设 计家之一,被誉为“融合派”设计师。他的 大量作品采用中国水墨画手法来创造新的
体现了中国美学崇尚自然美与精神美合一 的美学精神。主观精神的注入与对物象本 质表现的侧重,往往表现为对写意、传神
族性上表现出的强烈共性。在当今全球化
奥运会标志设计是以国际性诉求与民族 性共融为中心的,其所传达的精神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征。龟仓雄策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 运标志,以日本国旗符号来体现。日本”特 色,陈绍华设计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以中 国太极与传统书法艺术形象来表现中国形 象,从艺术形式上折射出传统美学价值取向
设计家田中光一以现代主义平面设计手 法演绎民族化设计而著称,他在1981年设计 的《日本舞剧》海报,完全采用现代主义的
手法,在网格中切割.组合几何形,以几何 元素的机械拼合生成活生生的传统日本舞女
日本民族重要的标志性符号红太阳,但其 表现力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符号的简单
借用所能达到的,它所承载的是传统日本
品颇有象外之象,意外之意,意犹未尽的
观深刻影响了艺术与设计领域。 例如,陈绍华设计的2008年北京奥运 会申办标志。以龙飞凤舞的书法艺术风格
书写似太极又似奥运五环的形象,生成了
奥运五环标志。托起又圆又大的红太阳,以
最明了直接的手段传达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 的诉求。成为日本设计的经典。在视觉形式 的构筑上,他以绝对的国际主义手法,表现 出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共融。 这幅作品对民族性的表现虽然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