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汽化液化
学习目标A 沸腾B 蒸发C 液化 目标A
1.汽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
2.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
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目标B
4.液体蒸发快慢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 速度有关
5.如图7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
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
精蒸
7
摊开晾比叠着干得
发快慢与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这种实验方法叫。
6.和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时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目标C
7.液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煤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9.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水蒸气遇冷并热量造成的。
课堂达标
10.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1.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12.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中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3.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
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14.贵阳市2007年冬天,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15.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1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16.将烧红的铁棒浸入水中,水面上会腾起一股“白雾”,这是()
A.水蒸发的结果 B.水先汽化后液化的结果C.水沸腾的结果 D.水液化的结果
17.说出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⑴夏天,自来水管“出汗”这是现象。
⑵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现象。
⑶露、雾水的形成,是现象。
⑷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这是现象。
(5)冰棒化成水是现象,用铁水浇铸工件是现象。
18.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