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二级库储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
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我院《医
疗器械库房管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
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管理范围临床各科室临时医疗器械储存库,供应室二级库的日常验收入库、及在库保存。
第二章二级库储存管理
第一条采购、验收入库管理
(一)采购
必须通过设备科统一采购,不得自行采购任何医疗器械。
临
床申请采购的医疗器械,必须是经过我院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
讨论通过的产品,未经准入的产品参照《医用耗材管理》第一
条“医用耗材采购管理”。
(二)验收入库
1.质量验收根据设备科库房验收入库后所出具的“出库单”、
或凭经设备科库房盖有“验证合格”印章的发货单进行收取
货物。
产品外包装完整,无污渍、潮湿或破损,外包装上标
记医疗器械的名称、生产企业、生产地址、注册证号(或备
案凭证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编号、序
列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包装标示等内容。
进口医
疗器械外包装上应粘贴中文的医疗器械标签。
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产品信息不全、标示模糊、有效期过短等情况,应不予收货。
2.数量验收接收医疗器械时,应查验实际数量是否与单据数
量相符,准确无误后才能验收入库。
3.入库科室库存物资管理员登记验收入库的医疗器械名称、
规格型号、数量、批号、产品有效期等信息,分类存放在指
定货架。
4.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与单据一起退回设备科库房。
5.使用科室保留产品相关单据至少一年,植入性及介入类医疗
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第二条医疗器械的储存
(一)设立一名医护人员专门负责医疗器械的订货、验收、储存、发放、盘点。
(二)储存医疗耗材的场所、设施及条件应当与医疗耗材品种、数量相适应,配备相应的防火、防潮、防虫设施、必要时配
监控摄像头。
避免非医务人员接触、使用医疗器械。
(三)物品必须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低于24℃,相
对湿度低于70%的专门区域,载物架必须离地20-25cm、距墙壁大于5cm、离天花板大于50cm。
设立温湿度登记表,每天记录。
(四)一次性无菌物品与非灭菌物品必须分开区域存放。
每天清点无菌物品,检查有效期。
(五)物品以外包装形式存放于库房,各类物品设有标牌,不同批号物资加以区分,按有效日期顺序固定分类放置和使用,以便做到近期先用,远期后用,超过或刚好到有效期的物品不得使用。
(六)每月定期对库存医用耗材进行盘点,保证账实相符,保持合理库存。
(七)使用医疗器械前,应检查产品是否过期、性能是否完好;
使用过程中,如遇产品质量问题或因使用不当出现不良事件时,应及时上报设备科,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使用后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处理。
(八)植入物及高值耗材必须建立实物帐,并每班清单,详细记录使用情况、病人资料,保存医疗器械送货单、条形码及收费记录,记录应永久妥善保存。
(九)医疗器械效期管理:
对有效期6个月以内的医疗器械实施警示标志管理。
1.有效期在3~6个月,放置黄色近期标识牌。
2.有效期在1~3个月,放置红色近期标识牌。
3.有效期在1月份内,放置到备用区域,设置“尽快使用”
标识牌。
4.有效期不足1天或已过有效期,放置在退货区域,并尽快
到设备科库房办理退货手续。
5.出现使用已过效期医疗器械的情况,应尽快通知设备科,
并做好相关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