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电镀厂废水处理

最新电镀厂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编辑电镀工厂(或车间)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水和冲洗地面水等,其水质因生产工艺而异,有的含铬,有的含镍或含镉、含氰、含酸、含碱等。

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的以简单的阳离子形态存在(如Ni2+、Cu2+等),有的以酸根阴离子形式存在(如CrO厈等),有的则以复杂的络合阴离子形式存在【如Au(CN)娱、Cd(CN)厈、Cu(P2O7)愹等】。

一种废水中常含有一种以上的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有氰又有镉。

此外,一般镀液中常含有机添加剂。

目录1简介2电镀工艺物理法吸附法生物法化学法3危害4历史5废水来源6交换液膜7工艺流程1简介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

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

酸洗工序包括将金属(锌或铜)先浸在强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随后再浸入含强铬酸的光亮剂中进行增光处理。

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

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

电镀废水处理采用铁屑内电解处理工艺,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经过活化的工业废铁屑净化废水,当废水与填料接触时,发生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包括催化、氧化、还原、置换、共沉、絮凝、吸附等综合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去除,使废水得到净化。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

该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电力消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中。

阳极: Fe - 2e →Fe2+ E(Fe / Fe2+)=0.44V阴极: 2H﹢ + 2e →H2 E(H﹢/ H2)=0.00V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O2 + 4H﹢ + 4e → 2H2O E (O2)=1.23VO2 + 2H2O + 4e → 4OH﹣ E(O2/OH﹣)=0.41V新型微电解填料是针对当前有机废水难降解难生化的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多元催化氧化填料。

它由多元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而成,属新型投加式无板结微电解填料。

作用于废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持久,同时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

本填料是微电解反应持续作用的重要保证,为当前化工废水的处理带来了新的生机。

吸附法1、使用纯物理方法的双电解方式,只使用少量电力,无二次污染之忧。

2、提银深度在99%以上,提取银纯度高达 98%以上。

3、可以处理离子交换法、气浮法处理不了的药品浓度很高的废定影液。

4、可以处理目前国内外电解法都无法处理的含有很高漂白液成分的彩扩漂定液。

5、残留废液银含量可达到0.02克/升,经过后续环保处理后,可以将废液银含量降至0.2ppm以下,满足最为严格的欧洲排放标准。

6、运行实现微机全自动化控制,无需专人看管,耗能低。

7、设备体积小巧紧凑,占地面积少,处理量大,可达1500-1800升/月。

8、本设备不需任何耗材和电解促进剂,运营及维护成本低。

技术参数:1.提银后残留废液含银量低于0.01克\升2.提银纯度:99.5%3.尺寸360*280*800mm4.工作电压:交流电220V5.功率20w6.处理量(月)30升—30,000升-电解法以处理含铬废水为例,利用可溶性铁阳极,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产生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使废水中以CrO厈和Cr2O崼存在的Cr6+离子还原成为Cr3+离子,随着电解过程中废水pH值升高,形成Cr(OH)3沉淀。

采用不同材料的阳极可处理含有其他各种金属离子的废水。

电解法操作管理简单,除能够处理镀铬漂洗水外,还可以处理钝化、阳极化、磷化等漂洗水,并有成套设备;但消耗钢材、电能较多,对产生的污泥还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的可交换离子(H+、Na+、OH-等),去除废水中的阳、阴离子。

此法处理电镀废水不仅可回用水,还可回收金属离子溶液。

这种方法已用于处理含有金、镍、铜、镉、铬等废水。

人工合成的专门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弱酸、弱碱大孔树脂,可分别用于去除铬、镍和铜,以及一些金属的氰化络合阴离子(见废水离子交换处理法)。

一般说来,离子交换法初次投资较大,操作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但处理效果稳定,由于能回用金属和水,是当前电镀废水实现闭路循环的主要治理方法之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再生废液会有钠、铁、氯根等杂质离子不能直接回用于镀槽中,排入环境会造成污染。

膜分离法利用半透膜或离子交换膜等膜材料,在外加推动力下,使废水中的溶解物和水分离浓缩,以净化废水。

在膜分离法中,反渗透法用于含镍、含镉废水的浓缩处理已应用于生产。

隔膜电解法用于再生镀铬废液。

扩散渗析法可用于酸液回收。

膜分离方法成本较高。

蒸发浓缩法利用热源和蒸发器在常压或负压下直接浓缩废水。

用这种方法处理高浓度废水比较经济,常同三级逆流漂洗、气-水喷淋,或同离子交换法联合使用。

生产中广泛采用钛管薄膜蒸发器和蒸发釜来浓缩含铬废水、含氰废水等,也是闭路循环的主要处理流程之一。

展望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首先是压缩水量,普遍推广逆流漂洗和喷淋技术;其次,对化学法产生的污泥和离子交换再生废液进行综合利用,以及研制适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各种优质树脂和膜,以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闭路循环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3危害电镀废水就其总量来说,比如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的水量小,污染面窄,但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所含高毒物质的种类多,其危害性是很大的。

未经处理达标的电镀废水排入河道、池塘,渗入地下,不但会危害环境,而且会污染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镉,铅、镍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

有的还属于致癌和致畸变的剧毒物质.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处理.以免对人们造成危害。

电镀工厂(或车间)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水和冲洗地面水等,其水质因生产工艺而异,有的含铬,有的含镍或含镉、含氰、含酸、含碱等。

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的以简单的阳离子形态存在(如Ni2+、Cu2+等),有的以酸根阴离子形式存在(如CrO厈等),有的则以复杂的络合阴离子形式存在【如Au(CN)娱、Cd(CN)厈、Cu(P2O7)愹等】。

一种废水中常含有一种以上的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有氰又有镉。

此外,一般镀液中常含有机添加剂。

电镀废水多有毒,危害较大。

如氰可引起人畜急性中毒,致死,低浓度长期作用也能造成慢性中毒。

镉可使肾脏发生病变,并会引起痛痛病。

六价铬可引起肺癌、肠胃道疾病和贫血,并会在骨、脾和肝脏内蓄积。

因此,电镀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妥善处理。

4历史电镀废水的处理已有数十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主要着眼于废水、废渣的处理技术。

处理的主要对象为氰化物和六价铬。

处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沉淀法。

第二阶段大致在60年代,开始注意工艺改革和综合利用,并着手处理镉和其他金属。

第三阶段从70年代起,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以防为主,改革电镀工艺,研究废水的闭路循环。

在工艺改革上用低浓度工艺代替高浓度工艺(如低铬代替高铬镀铬),用无毒或低毒材料的电镀工艺代替有毒材料的工艺(如以无氰工艺代替有氰工艺)。

5废水来源1、镀件清洗水。

占80%左右。

2、镀液过滤冲洗水和废镀液。

3、电镀车间“跑、冒、滴、漏”排放的废液。

6交换液膜采用水包油包水双重乳液体系,液膜为煤油和表面活性剂或添加剂,以无载体液膜、有载体液膜、含浸型液膜等浸入电镀废水,流动载体在膜外相界面有选择地络合重金属离子,然后在液膜内扩散,在膜内界面上解络。

重金属离子进入膜内相得到富集,流动载体返回膜外相界面,如此过程周而复始,自动进行,使得废水得到净化,重金属得到回收利用。

7工艺流程(一)自然循环漂洗工序是电镀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采用不同的漂洗方法直接影响漂洗水的耗量及废水的处理,在保证镀件质量的前提下,应把漂洗水耗量压缩到最低,使漂洗水耗量小于或等于电镀槽液的蒸发量及带出量之和,即小于槽液的消耗量。

这时即可以把漂洗水全部补充到电镀槽,不向外排放废水,实现自然循环,此时也不需要废水处理设施了;在所有解决电镀废水污染问题的方法中,自然循环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

怎样实现电镀废水的自然循环?如镀装饰铬,槽液温度50℃,恒温8小时,蒸发量为10%,镀件附着液带出量控制在1%,采用四级逆流漂洗蒸发量每槽为1%,以上合计为15%,每班补充同等数量的新鲜水,把增加的漂洗水控制在15%以下,即可实现自然循环。

又如镀镍铁合金,镀液温度60℃,恒温8小时,蒸发量为12.5%,控制镀件附着液带出量为1%,四级逆流漂洗,每槽自然蒸发量为1%,合计为17.5%,则漂洗水量控制在17.5%即可实现自然循环。

控制带出量主要靠控制镀件在镀槽上的停留时间,必要时可增加向镀件进行吹气或喷雾清洗,使镀件附着液尽量滴落在镀槽内。

控制漂洗水量主要靠多级逆流漂洗,必要时增加在漂洗槽上方进行喷淋喷雾和吹气,并可在漂洗槽中增加空气搅拌,提高漂洗效率,降低漂洗耗水量。

(二)强制闭路循环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当采取了先进的漂洗方法和降低漂洗耗水量的措施之后,漂洗水的耗量仍大于槽液的减量(耗量)时,此时,就不能实现废水的自然循环,需要采取人工的强制措施,实现废水的闭路循环系统,称为废水的强制循环,强制循环的处理技术,效果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种:1.逆流漂洗-薄膜蒸发法把电镀生产过程中逆流漂洗系统中第一级漂洗槽的废水引入薄膜蒸发器内进行蒸发浓缩,达到所要求的浓度后返回镀槽重复利用,蒸发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即净化后的水)返回末级漂洗槽,作为漂洗水循环利用,从而构成废水的闭路循环系统。

这种处理系统只消耗一定数量的蒸汽和冷却水,不消耗化学药剂,不产生废渣,无二次污染,回收的浓缩液组份和镀液相同,可直接返回镀槽使用。

BH-100A型薄膜蒸发器,已被广泛应用于镀铬、镀镍、镀铜、镀金等多种废水的回收处理,国内29个省市近1000多厂家采用了此种技术设备。

在正常运转情况下,蒸发器的设备投资费用,在2~3年内可得到偿还。

对于氰化电镀含氰废水,可选用BH-100B型减压薄膜蒸发器。

2.逆流漂洗-反渗透法把逆流漂洗的第一级漂洗槽的漂洗水引入反渗透装置,经反渗透处理后,浓水进行回收,返回镀槽,淡水返回一级漂洗槽,构成闭路循环系统。

处理过程中反渗透器只消耗一定的动力,不需要化学药剂,不产生废渣,无二次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