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疫苗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3岁:A群流脑苗(加强)4岁:脊灰疫苗(加强)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意见建议:二类疫苗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
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婴幼儿自费疫苗接种明细自费接种疫苗都有哪些?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价格:160元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2、4、6月接种,1岁加强建议:2岁下宝宝根据条件打。
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
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建议体质较弱的宝宝接种。
百白破价格:进口170元接种目的: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时间:3、4、5月接种,1岁半-2岁加强建议:必打。
百白破属于1类疫苗(国家计划疫苗),一定要打。
百白破普通疫苗国家免费提供,但一般医生会建议接种百白破精制疫苗,副作用较小,需要收费,还有一种进口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价格比较昂贵,家长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
流脑A+C群价格:22元接种目的:预防流脑。
接种时间:6月龄第一次A群流脑疫苗;9月龄第二次A群流脑疫苗;3岁第三次A+C群流脑疫苗;小学四年级第四次A+C群流脑疫苗。
建议:必打。
流脑属于1类疫苗(国家计划疫苗),一定要打。
说明:A群流脑疫苗为基础免疫接种流脑疫苗时必须使用的疫苗;2岁以下儿童接种流脑疫苗不得使用A+C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一般用于2周岁以后的儿童或成人。
乙脑活苗价格:30元接种目的:预防乙脑。
接种时间:8月、2岁、6岁建议:必打。
乙脑疫苗也属于1类疫苗(国家计划疫苗),需要强制免疫。
灭活乙脑疫苗不需收费,乙脑活苗需要收费,具体可以咨询医生选择。
轮状病毒价格:148元接种目的:预防秋季腹泻接种时间:2个月-3岁以的儿童每年口服一次,3-5岁的儿童口服一次。
建议:可打可不打,腹泻病毒有好多种,轮状病毒只是其中之一.不过虽然轮状病毒不能给予宝宝全面的保护,但是可以避免严重腹泻,如果宝宝的体质比较差,考虑接种。
麻风腮价格:87元接种目的: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接种时间:接种麻疹疫苗后10-14个月。
建议:必打。
一旦患腮腺炎,尽管多数人转归良好,但因腮腺炎并发症较多,易并发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心肌炎、关节炎等,腮腺炎也是后天获得性耳聋原因之一。
睾丸炎和卵巢炎甚至会影响宝宝成年后的生育功能。
因此,提倡宝宝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感价格:122元接种时间: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12月份,南方地区一般是10月份到次年的2月。
6月龄下婴儿不接种。
接种目的:预防流感建议:可打可不打,由于流感病毒种类繁多、病毒变异性较大,疫苗有时与流行的病毒对不上号,因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所以,宝宝身体健康可以不接种。
但对6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应予考虑接种。
甲肝价格:144元接种时间:1岁上可打,一般2周岁。
接种目的:预防甲型肝炎建议:必打,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经口传播,流行围较广,因为我国有聚餐式的饮食习惯,容易发生甲肝流行。
凡1岁以上未患过甲型肝炎但与甲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23价肺炎价格:208元接种目的:预防肺炎接种时间:2岁以上。
建议:可打可不打,因为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选用。
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如患肾病综合症、淋巴瘤、心脏病、糖尿病、无脾综合症、鼻窦炎、中耳炎以及反复发作上呼吸道疾病的宝宝应该选用。
霍乱价格:60元接种目的:预防霍乱建议:可打可不打,霍乱疫苗不做为常规接种,副反应比较多。
不属于霍乱流行区,可以考虑不接种。
水痘价格:332元接种目的:预防水痘接种时间:1-12岁儿童接种一针,13岁以上接种两针,间隔6-10周。
建议:必打,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
近年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水痘发病均有上升趋势。
但绝大多数病例是儿童。
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方法治疗水痘,一旦幼儿园或学校有水痘流行,只能采取隔离措施,使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影响。
即使如何,由于患者出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隔离病人并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的传播。
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备注:以上价格根据区域或医院不同可能会有细微差别,请家长以服务区价格为准。
另外,有些疫苗根据国产进口及产地不同会有差别,家长可以根据条件选择。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发布《婴幼儿喂养建议》[收藏]2010-01-18 20:59标签:婴幼儿喂养辅食分类:科普常识婴幼儿喂养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婴幼儿(O~36个月)营养的基本要满足生长、避免营养素缺乏。
儿童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预防急、慢性疾病,有益于儿童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
因遗传、代谢水平不同,儿童的营养需要个体差异很大。
恰当的营养和喂养方式不仅可以改善生命早期生长发育,并且对生命后期的健康(如预防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针对婴幼儿期的特殊营养需要制定了喂养指南,但长久以来我国各地在婴幼儿喂养指导方面(如婴儿食物引入的年龄、第一种引入的食物、多种维生素的补充、进餐次数以及引入其他食物后的奶量等)不尽相同。
因此制定本喂养建议,为规各地儿科、儿童保健工作容与行为、指导婴幼儿喂养提供参考。
一、婴幼儿期食物的选择(一)液体食物(乳类)1.母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营养均衡的母亲乳汁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至6个月所需要的全部营养需求。
2.配方奶:未加工的动物乳汁不适合人类婴儿消化道、免疫功能、肾脏发育水平。
当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在婴儿逐渐断离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
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早产儿应尽量母乳喂养,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宜选用根据早产儿生理特点设计的早产儿配方奶,以补充早产儿母亲乳汁营养成分的不足(详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3.液体全牛奶、酸奶:婴儿期后可食用。
4.治疗性配方:针对婴儿的某些疾病可选用特殊的治疗性配方。
(1)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确诊为牛奶过敏的婴儿,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至12—18月龄;若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每3—6个月至专科随访,以调整治疗时间。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大豆配方及羊奶不宜用于治疗牛奶过敏。
(2)无乳糖配方奶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长期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对于急性腹泻后造成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可使用至痊愈后2—4周。
(3)其他特殊配方粉:据疾病性质可选用不同的特殊配方粉,如酪氨酸血症选用低酪氨酸配方粉、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应使用低苯丙氨酸奶粉等。
(二)半固体、固体食物半固体、固体食物是除乳类以外,适合婴儿营养需求和进食技能发育的其他食物。
半固体食物是婴儿第一阶段食物,常常被称为过渡期食物、换乳食物,曾称辅食或断乳食物。
婴儿第一阶段食物为特别制作的婴儿产品或家庭自制的富含营养素的、泥状(茸状)食物,多为植物性食物,包括强化铁的米粉、水果泥、根茎类或瓜豆类的蔬菜泥。
固体食物为婴儿第二阶段食物,食物的品种接近成人食物,提供婴儿营养素需求;食物的硬度或大小应适度增加,适应婴儿咀嚼、吞咽功能的发育,如末状、碎状、指状或条状软食,包括水果、蔬菜、鱼肉类、蛋类。
(三)家庭普通(成人)食物婴儿后期开始学习与成人进食,2岁左右幼儿可与成人共同进食普通家庭制备的食物,但应注意质地软、清淡。
二、喂养方式1.母乳喂养:适合于具有完善吸吮和吞咽能力的婴儿。
从消化系统与生长发育的生理成熟度考虑,婴儿生后应纯母乳喂养至少4月龄。
在引入其他食物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建议对婴儿母乳喂养至12月龄。
2.部分母乳喂养:母乳与配方奶同时喂养婴儿为部分母乳喂养。
临床实践中根据婴儿年龄不同,补充配方奶的目的不同。
如4-6月龄婴儿母乳量不足需补充配方奶时,每次哺乳先吸空乳房(两侧)再以配方奶补足母乳不足部分,补授的乳量由婴儿食欲及母乳量多少而定,即“缺多少补多少”;此方法有助于刺激母乳分泌。
6月龄后母乳不能维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速度时,需补充配方奶以维持婴儿正常生长水平。
3.配方奶喂养: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喂哺婴儿,为配方奶喂养。
三、喂养实施1.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吸吮的时间是成功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宜尽早(2.促进乳汁分泌:0—2月龄的小婴儿频繁吸吮乳头、按需哺乳,每次哺乳排空乳房,母亲情绪放松可促进母亲乳汁分泌。
3.奶量估计:母乳或配方奶是<6月龄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
因母乳分泌的量不易获得,当婴儿体重增长满意、睡眠状况良好及尿量正常(>6—7次/d)时可提示母乳量充足。
婴儿配方奶摄入量可根据婴儿的体重、能量需要(每日80~95 kcal/kg,1 kcal=4.184 kJ)哺驯及奶制品规格等估计。
虽然>6月龄的婴儿已引入其他食物,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婴儿的重要营养来源(通常总奶量约为800 ml/d左右)。
4.食物的制备与保存:保证婴幼儿食物的制备与保存过程食物、食具、水的清洁、卫生,是减少婴儿感染的关键。
因此在食物制备前应消毒进餐用具、洗手、即做即食;剩余食物冰箱保存,再食时宜加热避免污染。
严格按说明进行冲调配方奶液,避免冲水过多稀释奶液或奶粉过多致奶液过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或肾脏损害。
5.液体量:6月龄婴儿可从乳汁和其他食物中获取充足的液体量。
为减少胃肠负担,避免额外给婴儿过多的水或果汁陋,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