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光纤通信设备

第1讲-光纤通信设备


140/34Mbit/s
PDH是逐级复接
34/140Mbit/s
光信号 光
/


复 34/8Mbit/

解s



8/2Mbit/s 复


8/34Mbit/s


电 光信号
/ 光


2/8Mbit/s

2Mbit/s
PDH的缺点
• 从图中看出,在将140Mbit/s信号分/插出 2Mbit/s信号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背靠背设 备,需要经过逐次复接和分接过程。不仅 增加了设备的体积、成本、功耗,还增加 了设备的复杂性,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SDH的优点
• 5、具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灵活性强、具 有网络自愈功能。
• 网络自愈是指当业务信道损坏,导致业务 中断时网络会自动将业务切换到备用业务 信道,使业务能在较短的时间(ITU-T规定 为50ms)以内得以恢复正常传输。
SDH的优点
• 6、兼容性 • SDH有很强的兼容性(前向兼容性和后向
• PDH中设备各厂家各自采用自行开发的线路码 型,典型的例子是mBnB码其中mB为信息码,nB 是冗余码,冗余码的作用是实现设备对线路传输 性能的监控功能,由于冗余码的接入使同一速率 等级上光接口的信号速率大于电接口的标准信号 速率,不仅增加了发光器的光功率代价,而且由 于各厂家在进行线路编码时,为完成不同的线路 监控功能,在信息码后加上不同的冗余码,导致 不同厂家同一速率等级的光接口码型和速率也不 一样,致使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横向兼容.
厂商B
统一的SDH-N光信号
厂商A
SDH的优点
• 3、采用同步复用、(字节间插方式)使上下业务 简单。
• 由于采用了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映射结构, 可使PDH低速支路信号在STM-N帧中的位置也是 可预见的,于是可以从STM-N信号中直接分/插出 低速支路信号。节省了大量的复接/分接设备(背 靠背设备),增加了可靠性,减少了信号损伤、 设备成本功耗、复杂性等,使业务的上下更加简 便。
1.3 SDH的缺点
• 2、指针调整机理复杂 • SDH中采用指针技术,指针的作用就是时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
日本系列
北美系列
欧洲系列
400Mb/s
×4
100Mb/s
×3
32Mb/s
×5
6.3Mb/s
×4
1.5Mb/s
274Mb/s
×6
45Mb/s
×7
6.3Mb/s
×4
1.5Mb/s
565Mb/s
×4
139Mb/s
×4
34Mb/s
×4
8Mb/s
×4
2 Mb/s
PDH的缺点
• 2、无标准光接口
光纤通信设备
刁碧
1.1 SDH概 述
主要内容
PDH的缺点 SDH的优点 SDH的缺点
SDH的发展背景
1937年,英国人里夫斯发明了PCM,1947年发表了报告, 1957年进入商用,1965年美国人制定了标准。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用石英玻璃制成光纤来传输电信号。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传输损耗为20dB/km的光纤, 1977年光纤通信首次在美国获得商用。 198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先开始同步光网络(SONET)
光接口的标准化
PDH网络接口的电接口是标准的,光接口没有标准化;SDH的网络接口 对光接口也制订了标准,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在光纤上能够互通。
标准电接口互通
厂商A
厂商B
2Mbit/s或34Mbit/s
PDH
专用的PDH光信号
厂商B
PDH的缺点
3、 采用准同步复用技术、按位 复接,使上下业务困难。
PDH中分插支路信号的过程
• STM-1:155Mbit/s • STM-4:622Mbit/s • STM-16:2.5Gbit/s • STM-64:10 Gbit/s
SDH的优点
• 2、具有世界统一性标准光接口
• SDH信号的线路编码仅对信号进行扰码,
不再进行冗余码的插入,SDH采用的光线
路码型为加扰的NRZ码。
标准光接口互通
1.2 SDH的定义及优点
• SDH-同步数字体系,是由一些基本的网络 单元组成,可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 复用、分插、交叉连接的传输网络。
SDH的优点
• 1、具有全世界统一的帧结构和速率等 级结构,使国际互通容易。
• 基本的信号传输结构等级是同步传输模块--STM1,相应的速率是155Mbit/s,高等级的数字信号 系列,例如622Mbit/s(STM-4是将4个 STM-1个 通过字节间插同步复接而成。SDH的速率等级如 下:
兼容性),不仅传送PDH业、异步转移模 式的信号ATM、IP、以太网等信号均可通 过SDH网络传送。
1.3 SDH的缺点
1、频带利用率低 • SDH的STM-1信号可复用进63个2Mbit/s
或3个34Mbit/s(相当于48×2Mbit/s)或1 个140Mbit/s的PDH信号,而PDH140Mbit/s 可容纳64个2Mbit/s。
的研究。 1986年CCITT开始审议SONET标准,并于1988年通过了第一
批SDH建议。
1.1 SDH传输体制的产生
• SDH-同步数字体系,是在传统的传输体 制PDH存在很多缺陷,不能满足大容量通 信的要求才产生的。
• PDH存在下列缺陷:
PDH的缺点
1、两种基群制式(PCM30/32和PCM24路) 三种地区性差别给国际互通带来困难。
PDH的缺点
• 4、网管能力弱 • PDH信号的帧结构里用于运行维护工作
OAM的开销字节不多,要通过增加冗余编 码来完成线路性能监控功能。
5、点到点的结构,缺乏灵活性。
• PDH的组网是一种点到点结构,网络的 保护能力弱。
• 以上这种种缺陷使PDH传输体制越来越不 适应传输网的发展。于是美国贝尔通信研 究所首先提出了用一整套分等级的标准数 字传递结构组成的同步网络(SONET)体 制,CCIT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概念, 并重命名为同步数字体系SDH,使其成为 不仅适用于光纤传输,也适用于微波和卫 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
SDH中分插支路信号的过程
SDH是一步到位,用SDH设备组网简单经济
155Mbit/s 光接口
ADM
155Mbit/s 光接口
2Mbit/s 电信号
SDH的优点
• 4、网管能力强大 • SDH信号的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用于运
行维护OAM功能的开销字节,使网络的监 控功能大大加强,也就是说维护的自动化 程度大大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