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学案

中国地理学案

温馨提示:中国地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系统地理学的基础、知识的落脚点、高考地理的重要考察背景。

请同学们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后面的训练,体会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的疆域,记忆几条重要的经纬线,识记中国各个省区名称及相对位置。

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1、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是、,由此可知中国位于半球和半球。

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位于洲部、洋部的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居第位。

3、中国领土的四端: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为千米。

陆上疆界长约为5、千米。

5、我国陆地上的邻国:东为,北为,西北为,西为,西南为,南为。

6、我国的行政区划为三级:、、二、读图填图练习1、中国的疆域(1)练习:画出以下经线与纬线并写出这些经纬线经过的三个你认为比较重要或特殊的地物。

东经120°经线,经过了、、东经100°经线,经过了、、东经80°经线,经过了、、北回归线,经过了、、北纬35°经过了、、北纬40°经过了、、(2)简述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及不足之处纬度位置的特点:优越性:不足之处:(3)中国与美国的位置相当,但分列太平洋东西两岸,两者的主要气候类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4)我国濒临的海洋①在上图中相应位置填写我国四大内海名称。

台湾岛东西两侧各毗邻什么海洋?②找出沿海省份名称。

2、中国的行政区划(1)读图,填出图中省级行政区简称及其省会中心城市的名称,并将下列称谓与相应省市区对应起来: 祖国心脏华北门户燕赵沃野乌金之乡草原毡乡辽海重地雪原林海北国粮仓东方明珠富饶水乡钱塘江畔江淮之滨东南侨乡物华天宝齐鲁大地中原之洲九省通衢芙蓉国度岭南热土锦秀壮乡天涯海角西南山城天府之国壮美高原彩云南国雪域高原古朴秦川丝路咽喉江河之源塞上江南海上花园三山两盆繁华都会祖国宝岛其中:省_______个自治区___个直辖市___个特别行政区___个(2)、下图图中填出各省的名称(3)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排列:从北到南位于沿海的省区:自东向西按逆时针方向延边的省区:沿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的省区:沿长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的省区:沿珠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的省区(4)安徽周边省份有哪些?三、延伸与拓展1、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邻国分别属于A.西亚、中亚地区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2、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

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

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3、在与江西省相邻的所有省份中,除了粤、湘、鄂三省外还有A.皖、浙、闽B.浙、闽、桂C.闽、桂、黔D.黔、豫、皖4、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A.北仑河口B.图们江口C.鸭绿江口D.乌苏里江口5、图12表示1997—2005年中国彩电产量增长率的省际差异状况。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四川的增长率大于广东B .上海的增长率大于天津C .江西的增长率小于山西D .辽宁的增长率小于甘肃6、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两地距海远近不同B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 .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D .两地纬度差异大 读下图,回答7~8题:7、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A.宁、陕、晋、川、鲁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陕、晋、豫 8、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 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9、下列各组省区中,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是( )A.桂、滇、黔B.粤、闽、浙C.赣、鄂、湘D.冀、晋、豫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 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 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A .上海、天津B .广东、福建C .海南、贵州D .辽宁、山东11、山西、内蒙古人均GDP 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

其主要原因是A .自然资源贫乏B .交通设施落后C .煤炭消耗量大D .第三产业发达无数据 增长率(%)-9 -4 0 4 10南海诸岛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学习目标: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

中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1、中国的人口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3.4亿人,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下表为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年龄(岁)人数(人)占比与2000年相比0-14 222459737 16.60% -6.29%15-59 939616410 70.14% 3.36%60-64 58816996 4.39% 5.05%65以上118831709 8.87% 1.91%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10430万人)、山东省(9579万人)、河南省(9402万人)、四川省(8042万人)和江苏省(7866万人)。

(在中国政区图中指出这五个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我国四个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北京1961万人、天津1293万人、上海2301万人、重庆2884万人。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

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⑪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城乡分布:。

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

侨胞的原藉以、两省最多。

⑫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其具体要求是:。

⑬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

③人口迁移问题:④人口老龄化。

2、中国的民族中国共有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等边疆地区。

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二、读图填图练习根据下图,结合必修二教材说出1949年建国之后我国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迁移时间、迁出地与迁移方向与规模迁入地、造成人口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三、延伸与拓展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A.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C.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节 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一、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册完成下列内容⒈ 我国的地势: 高 低,呈三级阶梯状三级阶梯的情况:在下图中勾出三大阶梯的范围标出界线名称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界线: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界线: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⒉地势意义:、、(即“三水”)例1.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

(2)图中A是盆地,B是盆地,C是盆地。

(3)我国的江经缅甸流入E,即湾。

(4)D是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板块和板块相撞而形成。

(5)F是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区和区的分界线。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

②不利影响:。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1)填写并画出中国主要山脉①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 ;中间列 ;最东列是 ,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②东西走向:最北列是 ;中间列是 ;最南列是 。

[注意] 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③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④弧形山系:是世界 ,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 交界处。

⑤南北走向:主要有 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请同学们在上面空白地图中,画上述五种走向的山脉[注意]山脉也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填出下图中各数码表示山脉的名称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山 西 A 河 北 江 西 B 福 建 新疆 C 西藏 甘 青 D 肃 海(2)观看中国地形图完成下面的空格1.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2.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 (山西、河北)、 (内蒙古、宁夏)、_________(江西、福建)、_____________(湖南、广东)、____________(四川、陕西)、_________(重庆、湖北)、___________(甘肃、青海)3.流域界线:______________(黄河、长江)、____________(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4)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填出表格中的地形区(5)将东经80度、90度、100度、110度、120度130度经线绘在上图中,观察经过的山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