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复习说课稿【说课程标准】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起点,它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知道沈鸿、侯德榜、徐悲鸿、聂耳、冼星海以及国际友人陈纳德、白求恩等人的主要成就。

3.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4.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5.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6.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7.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8.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说教材】《伟大的抗日战争》是部编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们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下,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史上留下了悲壮而辉煌的一页。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抗战胜利和二战结束的标志,学生最容易混淆,而且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和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基本相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识记和应用在中考中就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让学生准确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很重要,特别是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下来。

【说考点】1.识记:(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张学良按蒋介石命令不予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

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2)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①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国画《奔马图》、《愚公移山》、《九方皋》等,饱含赤诚的爱国之心。

②聂耳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③冼星海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

④民族企业家沈鸿,坚守民族气节,积极组织工厂内迁支持抗战。

⑤科学家侯德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为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

⑥国际友人陈纳德、白求恩,支持并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3)西安事变:①时间:1936年12月12日。

②发动人:张学良、杨虎城。

③目的:逼蒋抗日。

④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⑤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也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5)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仁率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6)百团大战: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史称“百团大战”。

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7)中共“七大”:①时间、地点: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②主要内容: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③意义: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8)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10)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3日。

(11)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与南海诸岛,台湾光复。

2.应用:(1)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持续6个星期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日军屠杀中国人民30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以此警示国人: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3.强调:⑴抗日战争起点和终点:①起点:九一八事变(1931.9.18)②终点: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5)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和终点:①起点:德国突袭波兰(1939.9.1)②终点: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9.2)⑶国家公祭日:12.13⑷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3【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②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③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④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的侵略本质。

⑤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⑥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⑦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回顾、梳理知识框架,进行基础整合。

②通过学生识记,掌握基础知识。

③通过巩固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从而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谛。

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的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说重点】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4.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5.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责无旁贷。

6.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7.知道沈鸿、侯德榜、徐悲鸿、聂耳、冼星海以及国际友人陈纳德、白求恩等人的主要成就。

8.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9.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说难点】本单元知识点繁多,且是中考考查的重点,所以如何让学生进行基础的识记、提高记忆质量,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复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基础整合,梳理知识框架学生:回顾、识记知识点,理解应用。

【说过程】一、播放视频,情景导入二、基础整合,梳理框架1、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①时间:1931年9月18日②借口:柳条湖事件③国民政府的态度: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④结果:不到半年,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在内的东北三省沦陷,⑤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展开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2、西安事变①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②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③目的:逼蒋抗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④中共的态度:以全民族的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与国民党谈判。

⑤结果: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⑥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①时间:1937年7月7日②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南京大屠杀①时间: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②屠杀数目:30万人以上③考点: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

④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5、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⑴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指挥者――李宗仁⑵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敌后抗战:百团大战――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指挥者-彭德怀6、社会各界——众志成城①徐悲鸿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国画《奔马图》、《愚公移山》、《九方皋》等,饱含赤诚的爱国之心。

②聂耳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③冼星海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

④民族企业家沈鸿,坚守民族气节,积极组织工厂内迁支持抗战。

⑤科学家侯德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为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

⑥国际友人陈纳德、白求恩,支持并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7、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①时间:1945年4月②地点:陕西延安③内容: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

④意义:中共七大是党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2)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3)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走向复兴的重大振兴的转折点。

(4)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8、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9、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3日。

10、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与南海诸岛,台湾光复。

三、学生识记,掌握基础四、练习检测,巩固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