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2020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雨林、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考地理】2020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雨林、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雨林、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雨林、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选择题(共44分)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列为全省的重点保护对象。

下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及当地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径流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1~3题。

1.扎龙湿地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A.1月至2月 B.6月至9月
C.3月至5月 D.10月至12月
3.黑龙江省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涵养水源
C.调蓄洪水 D.美化环境
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被称为植被覆盖度。

图a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图b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植被覆盖度
A.2001~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变化
C.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5.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
A.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荒漠区、草原区、森林区
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2015·天津卷8~9题)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据此完成6~7题。

6.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7.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

据此完成8~9题。

8.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9.近年来,对该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据此完成10~11题。

10.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径流
B.降低风速,减少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
D.拦截径流和泥沙
1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季雨林又被称为雨绿林,分布于有着明显旱季的热带地区,其特点是旱季落叶,雨季发芽,森林再次充满生机的绿色,形成独特的旱雨两季森林景观差异。

中南半岛是世界主要的雨绿林分布区之一,这里多山地,地形复杂。

缅甸是中南半岛的“森林之国”,其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57%,由于经济水平低,森林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不足,缅甸政府的批售木材价格比竞标价格每吨要少150~200美元。

2015年4月1日,我国全面部署停止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重点国有林区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

下图为中南半岛简图。

(1)分析中南半岛出现旱雨两季森林景观差异的原因。

(6分)
(2)说明缅甸森林产品出口的主要区位优势。

(8分)
(3)简述缅甸大量出口森林产品对该区域产生的不利影响。

(8分)
答案
1.D 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D正确;地下水位低不易形成湿地。

2.B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由图可知,齐齐哈尔6月至9月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扎龙湿地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为6至9月。

3.A 由材料“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可知,扎龙湿地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4.C 由图可知,森林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荒漠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强,而草原区植被覆盖度主要受降水影响。

5.B 由图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b、a。

森林树冠大,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大;草地叶小,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小;荒漠区植被稀少,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更小。

6.C 湖泊净化能力一般与湖水水量和湖水更新速度有关,艾比湖的面积缩小其
自净能力就会减弱。

7.B 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

8.C 由于人口的增长过快,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维持生存,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

9.C 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会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

10.D 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径流速度,拦截径流和泥沙;有植被的阻挡,大气湿度可能会增加,但是径流量不会增加。

11.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植被以灌丛为主,缺乏森林,说明气候比较干燥,降水比较少,与西北地区吻合;我国东北、西南、华南地区相对湿润,都有森林分布。

12.(1)中南半岛多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节变化;(2分)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该地盛行东北季风,降水较少,为旱季,林冠稀疏,部分树叶枯萎飘落;(2分)6月至10月该地盛行西南季风,区域降水丰沛,为雨季,森林树叶碧绿茂密。

(2分)
(2)缅甸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2分)缅甸经济落后,国内市场小;(2分)靠近中国,消费市场广阔;(2分)政府大力支持,鼓励森林产品出口等。

(2分)
(3)大量森林产品粗加工出口,经济效益低;(2分)森林资源过度砍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洪涝灾害加剧;(2分)森林资源枯竭,不利于林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