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采购与供应中的谈判与合同》课件(第二章)
《采购与供应中的谈判与合同》课件(第二章)
CIPS采购与供应文凭 Diploma in Procurement and Supply
课程讲师:杨远 联系电话:13812096808 邮箱: 124127349@
2014-12-18
第二章 在订立商业协议中存在的 法律问题
对应大纲内容
1.2 评价与客户或供应商商业协议有关的法律问题
合同的陈述对象
两方或多方确切同意实施或交换什么; 可以修改协定的条件和意外情况; 如果一方未能按约定办,另一方的权利(“违约”的 “补救”); 在出现问题时如何分摊责任(由谁来赔偿损失); 如何解决任何纠纷(如仲裁等)。
具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各个要素):采取要约(offer)和承诺 (acceptance)交换的形式。 对价(Consideration):每一方为了得益必须承受 某种损失或“损害”作为回报。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每一方必须确认如果产生纠纷,可以将 该事项提交法院审理裁定。 立约能力(Contractual capacity):在各方之中, 每一方必须在法律上能够签订合同。
货物售出概不退换原则
对货物价值的一定程度的夸大是谈判过程可以接受的一 个要素,但“过分”的陈述会带来被指不合理及不诚实的风 险。 在面对你的供应商准备的公式时,不要仅依赖它的市场 知识。应自己进行研究,并且如果你不同意供应商的数 字,应向他们提出质疑并要求看一下支持证据。应记住, 货物售出概不退换。 如果编写公式,应确保所用的所有定价或市场信息是准 确和最新的,并且如果你需要在公式纳入各种估计的价 值,应诚实为之,不要采用你知道是或怀疑是不正确的 信息。
要约和承诺
任何形式的承诺都是有效的,不论是口头、书面还 是根据各方行为推断。 沉默本身并不是承诺:承诺者必须具有某种行动。 受要约人应负责确保适当地和清楚地向要约人传达 承诺。 承诺是对某个要约的全部条款 的无条件同意(“是”)。
对价的两个主要规则
对价必须是有价值的。 对价必须是充分的,即它是得到法律认可的。
要约邀请和谈判邀请
要约邀请本身不是一个要约,它只是作为谈判的一 部分对他人提出要约的邀请。 1、报价邀请或投标邀请不是一个购买要约。 2、在商店中,货物的展示不是一个(销售)“要约”。 3、货物销售广告本身不是一个要约。 4、在拍卖或电子拍卖的情形下, 一“拍卖品”广告只是一个要约邀请 。
一般合同结构
什么构成一个有效要约?
要约必须是对在合同中受约束意愿的确定的、不含 糊的或无歧义的陈述。 它必须是要约人愿意受其约束的要约。 它必须向受要约人加以成功传达,以至于他意识到 它的存在。 在受要约人承诺要约时它必须是“开放的”(仍有效 力)。
要约是可供承诺的“开放”要约吗?
如果规定要约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开放,在该时间 到期时它将“流逝”。 如果要约是在必须符合某个条件时做出的,在该条 件失效时要约将会“流逝”。 要约在被承诺前的任何时候可被取消。 通过拒绝可以终止一个要约。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缩写INCOTERMS)是国际商 会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于1936年制定的。 本规则将贸易术语分为11种(13个术语): 1、E组,EXW工厂交货 2、F组,FCA货交承运人,FAS船边交货,FOB船上交货 3、C组,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PT 运费付至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 4、D组,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地港 码头交货,DDU未完税交货,DDP完税后交货. 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在起草国际商务合同时必须使用 Incoterms,买卖双方完全可以使用他们认为合适的任何术 语来约束彼此。但如果他们明确要采用Incoterms,在发生 纷争时,法院会“默示”使用Incoterms标准。
不同商谈方对一致同意的内容具有不同的认识或记忆。 对不适当或不利条款做出承诺。 合同中的“错误”:即在合同条款中存在误解或歧义时缺乏 真正的一致。 合同因条款错误或出现歧义而无效。 产生后续的误解和合同纠纷。 缺乏据以衡量合规性和履约性 的合同管理的书面条款。 合同授予决定缺乏透明性和审 计跟踪。
影响一个陈述是否变成一个合同条款的因素
陈述是在何时做出的。 在做出陈述后是否将其付诸书面。 陈述对接受者的重要性。 做出陈述的人是否已经建议另一方核查其有效性。 做出陈述的人是否具有有关 陈述主题内容的特殊知识或 技能。
误述(Misrepresentation)
误述:为一签约方在签订合同前或签订合同时对 重要事实所做的虚假陈述,其目的在于诱使另一 方签订合同。 表述必须已经诱发了合同。 无过失一方不得取消合同,如果: 1、他不知道该误述。 2、他知道表述是假的。 3、他没有依赖该表述。 4、表述是在合同形成后做出的。
按供应商条款签订合同的风险
可能会承担风险和成本。 可能会承担较大的成本不确定性。 可能收到有缺陷或质量差的货物。 可能答应按不利的付款或赊够方式支付货款。 由于对差的绩效缺乏有效的处罚和补救措施,可能 缺乏合同工具用以激励和管理供应商绩效。
典型的采购流程
买方会给所有潜在供应商提供一份书面询价单,明 确必须遵守买方的标准条款。 供应商会反馈详细的报价信息及货源情况。 买方可能会下订单。 供应商可能会回复 收到订单。
在国际贸易交易中一份要约或承诺何时变为有效? 被销售货物的物权、产权和风险何时从海外卖方转 移给本国买方? 在货物与合同不符时一方具有什么权利?
买卖双方在销售统一法下的责任
卖方具有三个基本责任:交付货物、交付相关单证、 转移货物的所有权。 买方具有两个责任:按销售合同进行价格付款、按 销售合同条款提货。
要约邀请或谈判邀请 与要约和承诺、对价、建立法律关系意向和签约能力有 关的规则 合同条款之战和优先权 根据供应商条款签订合同或口头协议可能产生的风险 维也纳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合同授予前的误导性陈述
理解各个法律方面
采购人员应当设法掌握商业法律知识的原因: 1、组织守法是各种制裁和处罚所要求和强制执行的; 2、各种法律法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采购涉及法律法规中一些特别关注的活动; 4、“忽视法律是不可原谅的”; 5、“一知半解是危险的”。
一般合同结构(续)
次要的商业条 款
保密性及知识产权保护(如相关) 赔偿金:例如,如产品有瑕疵,供应商担保会赔偿购买者的损失(例
如:以消费者补偿条款或产品召回的形式)。 担保条款:例如,如所供应的产品有瑕疵,供应商担保会赔偿购买者 的损失,如果是在合理的时间内收到相关通知的话。 终止:例如,什么时候及如何终止合同。 仲裁:例如,解决合同争议应先考虑申请仲裁,而不是到法院起诉。 标准条款 这些可能包括: 弃权:如没有在既定的时间内行使权利不代表在今后不可以继续行使 该权利。 不可抗力:如因双方无法控制的“不可抗力”事件阻碍或延误合同的 履行,则可以免除责任(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洪灾等等)。 法律及司法管辖权:依据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来执行这份合同。
协议 定义 一般性条款 双方在合同上的姓名和签字(通常包括一份已经阅读并理解所有条款的申明。) 名称和词汇的定义,以避免在合同正文中重复使用长句子。
一般性协议条款 关于改变、代替或者变化的条款:例如,除非另外签署书面协议,否则不可以对
合同做任何变动。 关于通知的条款:如何或用什么方式将与合同相关的通知发送出去。 商业条款 供应商及购买者的权利及义务。采购的标准条款,可能包括: 所有权或者权益的转移:在哪个点上商品会成为购买者的财产(例如:在检查及 正式的接收后) 履行时间:例如一条阐明“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条款,说明延迟交付就会造成合 同违约。 检查/测试:给进来的商品留出合理的检查时间。 交付/包装:规定交付和包装必须按照采购订单中的要求来做。 指定委派:例如:没有购买者的书面同意,订单的任何部分都不可以分包给第三 人。 搬运过程中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责任(及相关的保险费用) 拒绝:例如,一条说明购买者有权因各种原因拒绝商品的条款:(例如:不能令 人满意的质量,延迟交付) 支付条款
防止条款之战应采取的措施
发送所有询价的确认书。 发送所有订单的确认书。 和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条款,达成协议。 检查所有发生了更改的条款和条件(即反要约), 这些有可能是附加在供应商的文件中的。 在收到商品的时候,在上面盖上 刻有“依据买方的条款接收”字样 的章。
《维也纳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无效和不完整的协议
一个合同可能由于若干因素而失效(有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是无效的或可撤销的: 1、无效的:对任何一方都没有法律效力。 2、可撤销的:任何一方均可使合同无效 在合同可撤销时,“废除”(撤销) 合同是一种衡平法上的补救方式。
通过口头约定签订合同的风险
1、与当前活动不直接相关的过去对价不是有效对价; 2、如果某人依法或按合同责任有义务做某事,则履行该 责任不构成对价; 3、如果买方寻求对供应商强行施加新的 或附加的责任,必须有附加对价。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是指双方有意图使他们之间的协议 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商业背景下,有一个强有力的推断,即各方有意使协 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另一种特例是各方尚未准备 好签署正式合同,但可能草 拟一份意向书为未来继续签 订合同提供保证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