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伟丰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年产内衣20万件及高档针织品5000吨研发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要本)绍兴市环球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第二章工程分析 (5)第三章环境质量现状 (7)第四章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8)第五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污染防治对策 (10)第六章结论 (13)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由来纺织和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在积累资金、出口创汇、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和服装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大趋势,纺织服装业处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之中,这就要求纺织业服装增加其附加值。
浙江伟丰针织服饰有限公司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抓住中国入世的良好机遇,依靠绍兴地区纺织品集聚的产业优势和充足的资金、设备、技术、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及临近上海、宁波两大国际港口的优势,决定投资1500万元,租赁位于绍兴市人民东路1187号浙江伟丰织造印染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实施年产内衣20万件及高档针织品5000吨研发生产项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能够协调发展。
绍兴元城鞋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在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踏勘、资料收集,对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与监测,对工程污染因子进行分析和类比调查,及向环保主管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2编制依据1.2.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修订;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4.29;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⑼《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6.1;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2.2地方有关法规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9.1;⑵《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1.1;⑶《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6.1;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12.1;⑸《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2011.3.1;⑹《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06.9.1;⑺《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⑻《绍兴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2010-2011)》;⑼《绍兴市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目录(2011年本)》;1.2.3有关技术规范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HJ2.2-2008,HJ/T2.3-93,HJ2.4-2009及HJ19-2011;⑵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2005.4;1.2.4区域相关资料⑴《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5.12;⑵《绍兴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⑶《绍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7.12;⑷浙江伟丰针织服饰有限公司与绍兴市环球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的环评技术服务合同及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
1.3工程内容及规模1.3.1工程主要内容项目租赁位于绍兴市人民东路1187号浙江伟丰织造印染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实施后形成年内衣20万件及高档针织品5000吨,总产值2亿元。
1.3.2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项目定员110人,昼间单班制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天数为300天,使用浙江伟丰织造印染有限公司的食堂及宿舍。
1.3.3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利润1000万元,税金600万元1.3.4主要生产设备表1-1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1.3.5原辅材料消耗表1-2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1.4保护目标表1-3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第二章工程分析2.1项目工艺流程⑴工艺流程图噪声噪声原材料织造(圆纬针织专用机)卷布验布包装成品废丝、纱废布图2-1 针织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噪声噪声噪声原料裁剪缝纫质检包装进仓废布线头图2-2 内衣生产工艺流程图⑵工艺流程说明①针织品生产工艺流程说明:针织品生产采用大圆机,外购的原料纱或丝按产品生产要求在大圆机上进行织造。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噪声、废丝纱和废布产生。
②内衣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外购布料经过裁剪、缝纫、电烫等加工后,经检验包装入库。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但有噪声、废布料、废线产生。
2.2营运期主要污染分析表2-1 营运期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第三章环境质量现状3.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项目地附近大气监测点中的SO2、NO2小时浓度及PM10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满足二类功能区要求。
3.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项目所在地附近渡东桥监测断面水质为Ⅳ类水,不能满足Ⅲ类水功能要求,超标因子主要为溶解氧、氨氮和石油类,分析原因为上游来水水质较差、沿河部分居民生活废水排入、农业面源污染和河道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等因素造成的。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项目所在地厂界东、西、北三面昼夜间声环境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满足3类功能要求;项目地南面为人民东路,属于交通干线,靠近人民东路一侧20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南面昼夜间噪声达到3类标准,满足4类功能要求。
第四章环境影响分析评价4.1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达标排入鹿池路截污管网,送绍兴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排入附近水体,因此,项目对附近河道的水环境无影响,周围水环境能维持现有等级。
4.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整烫采用电加热,只产生少量的水蒸气,无生产工艺废气产生。
项目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油烟去除率大于75%的油烟净化机净化达标后经风机抽至屋顶排放,由于油烟排放量较小(9.69kg/a),预计油烟废气对周围空气和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4.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投产后,厂界东、西、北三面昼间外排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项目南侧昼间外排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
厂界四周贡献值叠加本底后,西侧噪声维持现有噪声分贝。
项目夜间不生产,因此夜间对周围无影响;项目保护目标绍兴高级中学距离项目生产车间最近距离为15米,项目所对东侧为篮球场。
项目与绍兴高级中学教育楼距离28米,距离衰减达36.9dB,绍兴高级中学教育楼处的影响值为19.4dB,教育楼处声环境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因此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周围声环境质量仍能达标。
4.4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废丝纱、废布料、废线头等,废包装材料和少量生活垃圾。
废丝纱、废布料、废线头、废包装材料经分类收集后由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放到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5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退役以后,由于生产不再进行,因此将不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和设备噪声等环境污染物,遗留的主要是厂房和废弃设备。
厂房可还给出租方另作它用;废弃的设备不含放射性、易腐蚀或剧毒物质,因此设备可进行拆除,设备的主要原料为金属,对设备材料作拆除分检处理后可回收利用;对各种未用完的原辅材料由供应商回收处理。
因此本项目在退役后对环境无影响。
第五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污染防治对策5.1项目污染防治措施表5-1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5.2 环保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所需环保投资为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比例的0.52%。
5.3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情况⑴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纺织及纺织服装加工业,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绍兴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2010-2011年)》中的允许类项目。
不属于《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和《绍兴市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目录(2011年本)》中的项目,因此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⑵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项目位于绍兴经济开发区,租赁绍兴市人民东路1187号的浙江伟丰织造印染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无需新征土地,租赁厂房已取得固有土地使用证(见附件3),且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项目符合绍兴市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地属绍兴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602D06),属优化准入区,鼓励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产业,做大光电子、计算机网络、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制造,纺织服装,机械行业等;项目为纺织和纺织服装,属于鼓励类项目;同时,根据项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也能够符合优化准入区的环保准入要求,因此,项目符合绍兴市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⑶达标排放原则符合性分析项目产生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达标排入鹿池路截污管网,最终经绍兴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噪声经治理后,外排噪声能达标;固体废物经适当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符合达标排放原则。
⑷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是执行环保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环评结合环保管理要求,对项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总量控制分析,根据环评有关规范、环保管理部门要求,将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确定为水量、CODcr、NH3-N。
项目实施后总量控制情况如下:①环评建议申请废水进管容量为10.0t/d。
②环评建议以废水量10.0t/d(2716t/a)、CODcr量0.81t/a、NH3-N量0.10t/a t/a 作为项目水污染物进绍兴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建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