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兰农业概况(1)

荷兰农业概况(1)

荷兰农业概况一、荷兰概况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部濒临北海,海岸线长约1075公里。

国土面积狭小,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江苏省的2/5,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海南岛的面积相等。

据人口普查,1998年1月的全国人口为1565万,陆地的人口密度为466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其中,南荷兰、北荷兰、乌得勒支3省的人口密度分别高达1172人、935人和798人,而人口密度最小的德伦特省也有175人。

荷兰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人口为71.8万。

但是政府所在地在海牙,是各国大使馆和许多国际机构的驻地,人口44.3万。

荷兰语为官方语言,但是由于其国际商贸和旅游业高度发达,荷兰至少有3/4的荷兰人会说一门外语,44%的人会说两门外语。

荷兰又称"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约有1/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不但易受海潮入侵的威胁,也易受境内河流泛滥造成的涝灾。

1927至1932年,在须德海口修筑了32公里长、堤顶平均宽90米的拦海大坝,把围起来的海域变成了面积1240平方公里的大淡水湖(艾瑟尔湖),向大自然夺得了17 350公顷土地,叫做"圩田"。

荷兰全年降水大致在750-800毫米之间,除了8月雨量较多外,周年分布比较均匀。

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农业生产不利的方面主要是是光热条件差,7月份平均气温为22℃。

同时由于纬度较高(相当于黑龙江的最北部),光照不足,影响大田农作物的生长,据记载,1991年才1530小时。

土地平坦而肥沃,主要河流是莱茵河、马斯河(又译默兹河)和斯海尔德河,还有众多的运河。

除了运输之外,河流的重点不是灌溉而在于排水。

荷兰河流和运河纵横交错,海陆运输非常方便。

1998年,铁路2800公里(其中1870公里为电气化铁路,1800公里为复线),高速公路2300公里,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2公里的铁路、67公里的高速公路;如果加上其他黑色路面,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高达3.5公里。

欧洲内陆流动的卡车中,荷兰约占70%。

"欧洲门户"鹿特丹,人口59万,港口码头东西绵延近40公里,河道两侧高速公路密如蛛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转运港,常年货运吞吐量在3亿吨左右,承担着欧盟30%货物的海运量。

阿姆斯特丹也是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离其10公里之遥的斯希波尔机场联结世界近230个城市,是欧洲第四大机场,它以其便捷和高效连续许多年被评为"欧洲最佳机场"。

荷兰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分销中心,也是荷兰跻身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基本条件。

荷兰的历史充满着人民抗御洪水、抵御海潮侵袭的动人事迹。

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农民就开始用挖排水沟的办法排走渍水,开辟出了大片低洼耕地,即"圩田"。

那遍布荷兰大地的风车就是历史的见证。

1927至1932年,荷兰在须德海口修筑了32公里长、堤顶平均宽90米的拦海大坝,写下人类改造自然光辉的一页。

在1950年代,荷兰人民又完成了"三角洲工程",其工程之浩大再一次为世人所瞩目。

长期在与洪水的斗争中,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团结精神和合作的传统,人们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

在荷兰,人们的矛盾容易通过谈判达成互相妥协、得到调解,农民很少起来罢工、闹事。

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下而上的、慎重但比较耗费时间的决策过程,被人们称为"圩田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失误,而且一旦人们达成共识,执行起来就几乎一路绿灯,没有障碍。

荷兰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是17世纪,被荷兰人称为"黄金时代"。

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国,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掌握政权的国家。

荷兰资产阶级政府对世界贸易的重视是当时其他任何国家政府难以比拟的。

当时的200万人的荷兰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国家。

荷兰政府面对着航运业和商业空前兴旺的形势,抓住"商业革命"的契机,把发展世界商贸作为基本国策,积聚了巨额财富?quot;商业是荷兰政府的政治"。

几个世纪以来,荷兰就以"贸易立国"闻名于世。

然而荷兰的国内市场狭小,对荷兰来说,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战尚未结束,荷兰就在1944年与比利时、卢森堡结成关税联盟,后来又成为欧洲共同体的创始国(1957年);1991年,欧共体在荷兰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目的是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实现欧洲内部没有边界的统一市场和单一货币(欧元)。

如果以阿姆斯特丹为圆心、1000公里为半径,可以看到荷兰周边的国家几乎都是高收入国家,人口密集并且有3亿之众,比美国还多,这为荷兰提供了世界上难得而独特的市场环境。

1999年,荷兰的商品净出口总额达到3930亿美元,位于世界第八。

荷兰的国家货币名称是Guilder,通常译为"荷兰盾"。

荷兰将是第一批使用欧元的国家,其转换率确定为2.20371荷兰盾兑换1欧元。

2000年6月,荷兰盾与美元的兑换率大致是2.30比1。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就其经济总量而言,荷兰高居世界第12位,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 387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 760美元,为世界第18位。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荷兰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但是荷兰经济发达,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强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归纳起来,荷兰农业有多项的"世界第一"。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贸易立国,大进大出,农产品出口率世界第一荷兰进出口额通常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其农业的出口率高居世界第一。

其特点是:1)人均创汇率高。

在1989-1998年的10年里,荷兰每年平均农业的净出口值(即出口值减去进口值,按粮农组织口径计算)达到138.07亿美元,按农牧渔业以及涉农部门的就业人数平均,每人创汇超过48 691美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2)单位面积土地的创汇率高。

荷兰的农用地(即耕地和牧场)总面积约197.1万公顷,每公顷的净出口额达到15 008美元,即每平方米农用地1.50美元,更是许多国际望尘莫及。

2.土地生产率名列世界第一荷兰约有25万劳动力直接从事农牧渔业,不足劳动力总数的4%;1998年,荷兰的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5.52吨,土豆29.6吨,肉类11.43吨,蔬菜水果16.87吨。

美国农业部按粮农组织的"国际美元"计算的结果表明,1991年荷兰的土地生产率为2468美元/公顷,劳动生产率是44339美元/人。

劳动生产率稍逊于美国,但是土地生产率大大高于世界各国,名列世界第一。

3.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由于缺乏土地,荷兰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高投入--更高的产出"成为荷兰农业的又一特点。

荷兰的设施农业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1)高标准的水利和防洪设施。

须德海拦海大坝工程把围起来的海域变成了1240平方公里的大淡水湖(艾瑟尔湖),向大自然夺得了17350公顷土地;"三角洲工程"的完成,使荷兰高标准防洪大坝和内河堤坝的长度达到了2800公里,堪称世界第一。

无数条整齐交错的排水沟渠保护着农田,使低于海平面4至6米的农田也能获得高产,为世界奇观。

2)玻璃温室的面积世界最大。

全国的玻璃温室面积已经超过1.1万公顷,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以上。

特别是在西部的威斯兰地区,温室集中连片,设施先进,以"玻璃城"驰名于世,常年为人们提供种类繁多的花卉、蔬菜和花球茎。

4.通过大进大出,成为人多地少国家高效农业的典型荷兰197.1万公顷的农用地中,耕地89.4万公顷,牧场106.4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4%),按人均计,分别只有0.058公顷和0.069公顷(分别合0.87亩和1.04亩),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但是,荷兰农民通过"大进大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改善农业结构,用知识和资金替代土地,大量使用适合自己国情的农业技术,在农牧业生产方面,许多指标名列世界第一、第二(参见下文表2),创造出了常规农业难以想象的高生产率,成为人多地少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典型。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19世纪末叶,由于蒸汽船开始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北美和俄国廉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驶往西欧,冲击着欧洲市场,荷兰粮食生产失去了优势。

荷兰政府没有采取"保护"政策,开放粮食市场,农民则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廉价的进口粮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快使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

在1970年代,畜牧业与种植业产值之比差不多正好是2:1。

后来,由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配额制度,加上国内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呼吁,荷兰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园艺业因而迅速发展,其所占份额日渐增大,到1997年,荷兰的畜牧业与种植业产值之比变成了56:44。

荷兰种植业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因而统计资料划分为大田作物种植业和园艺业,园艺业又可细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花卉、露地蔬菜、温室蔬菜、露地观赏植物等。

1995年,大田作物的产量只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8%,园艺业却占了35.4%。

在畜牧业方面,荷兰也分成两类:普通畜牧业指的是主要利用牧场放牧的养牛业、养羊业,占用土地较多;集约型畜牧业主要是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立人工饲养环境(室内)的养猪业和养禽业,占地很少。

在近十多年里,除了温室园艺业发展稳步上升外,其他各业都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发生过很大幅度的波动。

表1 荷兰农牧业产值的变化*(1984-1995年)(单位:亿荷兰盾)大田农业温室园艺普通畜牧业集约型畜牧业1984/85 14.95/18.3 17.80/21.8 43.70/53.5 15.25/18.7 1988/89 12.70/14.6 24.85/24.7 55.60/55.4 7.30/7.31992/93 6.80/7.4 24.20/26.3 48.80/53.0 12.25/13.31993/94 9.60/11.3 23.25/27.6 44.75/53.1 6.70/7.91994/95 19.00/19.4 27.80/28.4 40.25/41.2 10.75/11.0 1995/96 12.90/14.7 25.00/28.4 35.10/39.9 14.90/17.0*根据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的资料计算;/左边是产值(亿荷兰盾),右边是所占百分比1.种植业如前所说,荷兰的种植业主要可分为大田种植业和园艺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