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利弊
众所周知,生活中的信息多数来源于社会各界的传播系统。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
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
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
因此,传播有它自身的理论价值,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东西,比如说,语言、心理、文学、哲学、生活习惯还涉及服装、风俗等一些边沿化甚至是图腾符号化的东西。
按这种分析,中国人到底失去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
看看今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改变了多少,钢笔代替了毛笔、西装代替了中山装、卷烟代替了烟斗……
一个常规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变革的产物,是新旧文化在激进与固守中相妥协,是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吸收互取。
百年前,中国出现“东学西渐”的中西文化交融是和平的方式,慢慢演变成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文化上的“殖民化”,纯粹暴力的。
这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明显的“折痕”。
“折痕”虽然显眼,那伤疤却碍眼了。
传播学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补救近20年来,传播学以高强势走入千家万户,从电视传播学、杂志、户外墙体、到网络真是无孔不入,想逃避都没可能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文化传统、消费习惯。
传播学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中国几千年保守固执的观念,将中国人“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的道德底线冲破了,是进入文明的又一重大一步。
传播学是高度自由化的商业衍生的领域。
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图像分别是文化的载体,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历史。
它们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语言与图像的诸要素都反映了该社会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是语言与图像创作的基础,语言与图像的创作都随着文化模式的改变而改
变。
作为传播学创作的重要表达手段――语言与图像,如何在促进销售、指导消费的同时,注意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优化人的精神状态,弘扬真善美,创造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无疑是传播学创作者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播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不乏一些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促进商品销售的同时或宣扬爱国情操,或弘扬民族文化,无论是在社会风气上还是在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财富。
传播学全方位的触及面,巨大的受众量,一定会在未来体现出它的真正魅力来。
因此,传播学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
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
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因此,传播就不可避免的带给了人们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我们最熟悉的广告,以及网络广告。
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广告为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所看好,但是网络广告真的有大家所说的那么有潜力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广告信息的传播存在很多的漏洞,从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自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网络定义为即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空间得到了独天得厚的发展,到今天为止,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下,媒体已从单纯的充当国家政府耳目喉舌的角色转化为今天的盈利性单位,争取尽可能多的广告主成了大多数媒体的历程,与此广告也成了媒体运营的主要经济来源。
网络广告的本质就是向互联网用户传递营销信息的一种手段,是对用户注意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网络广告依附于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载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诱用户点击,将广告主的信息传递到目标消费群中,进而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与之相反,正是因为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才成就了今天的网络广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媒体与网络广告之间的因缘绝无仅有,在我们大谈网络媒体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以及网络广告的发展态势时,我希望大
家能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网络传播尤其是网络广告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传统媒体将广告强行硬推给广告受众,使得受众没有选择的机会。
受众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做虽然不是完美之举,但至少让受众在、接触到了广告信息。
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网络广告,由于它自身的交互性和高度选择性,广告信息的主动权完全被受众所操控。
与此网络广告被注意到和点击的概率越来越少,没有基本的注意率和点击量作保障,何谈广告的效果?
总的来说,由于网络广告依赖的媒体——网络,自身特殊性的局限使得网络广告信息传递的流程不能自如展开。
留给网民的高度互动和可选择的权利,使得他们把网络广告完全排除在自己的视线外,广告信息在传递的中途被遭拦截,无法与自己的受众接触,信息传播交流没有完成而被迫终止,最终使网络广告的生存空间被一次次的挤压。
目前网络广告,特别是我国的网络广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待继续改进。
较之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信息发布的门槛低,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
使得目前网络媒体上违法广告泛滥、不合理竞争栖息网络空间、广告形式单一缺乏创意、表现力不够、恶俗广告猖獗等。
由于这些广告现象的大量存在使得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度普遍较低,网络市场秩序混乱,因此查处网络广告违法行为,对网络广告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改进网络广告的理念,网络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更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传递行为。
因此在确立传播内容时,一定要符合社会文化道德水准。
严厉排斥和打击恶俗广告,为网民的生存营造一个幽雅和谐的网络空间和社会氛围。
近几年,我国的广播广告有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些地方电台从经营的理念到具体的操作都还比较稚嫩,因此广告增幅一直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广播广告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注重吸取其他电台的先进理论和经验,确立市场定位,精心包装打造电台品牌形象,狠抓节目质量,提高创意策划水平,便能闯出一条成功的广告经营之路。
那么,传播学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呢?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
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想必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它的潜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