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3)2.编制依据 (3)3.施工计划 (4)3.1 施工进度计划 (4)3.2 材料计划 (4)3.2.1水泥 (5)3.2.2细集料 (5)3.2.3粗集料 (5)3.2.4片石 (6)3.3 机械设备计划 (6)4.施工工艺技术 (6)4.1 施工准备 (6)4.2 病害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 (7)4.2.1路面破损调查及原因分析 (7)4.2.2病害处理措施 (7)4.3施工步骤 (12)4.3.1 测量放样 (12)4.3.2病害处置 (12)4.4验收要求 (17)4.5 环境保护措施 (17)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5.1、安全措施 (18)5.2安全生产责任制 (18)6.施工管理及工作人员配备和分工 (20)7.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1)7.1组织、指挥系统 (21)7.2事故应急援救流程 (22)7.3应急预案演练 (22)##至##路基病害处治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项目路线长度9.752公里,路面结构层为:(1)K0+000-K2+302.43段及K9+394.18-K9+751.85段路面结构为20cmC30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20cm 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泥结碎石路面层;(2)K2+302.43-K9+394.18段路面结构层为3cm表处+20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泥结碎石路面层,该道路建成通车至今,仅进行国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未进行过大修工作,目前原水泥砼路面现状较好,原沥青表处路段病害较为严重,行车舒适性较差。
本次本段设计等级:维持原道路等级;设计时速:20km/h(原路指标)2.编制依据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F30-20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 -2015)《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程》(JTG E51-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08/1-2004)《##至##段一阶段施工设计图纸》其他现行规范、标准。
3.施工计划3.1 施工进度计划由于##至##段道路弯道多、纵坡较大,全线为沿河临崖路段,线路两侧无拓展空间可利用,通行车辆会车困难,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现场施工条件差,综合考虑拟过往车辆绕行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定绕行方案:罗渡至曹营段方向车辆经设立的交通导向牌及提示牌,从K2+660路口处进行绕行,然后从K9+420处驶入改建道路;曹营至罗渡段方向车辆经设立的交通导向从项目施工终点K9+752处绕行,两条道路均采用单向通行。
详见下图。
图3-1 ##至##段绕行路线平面图工期进度计划:2019.10.5-2019.12.17。
3.2 材料计划换填采用的片石从当地的石料厂购买。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搅拌,由水稳站运抵现场。
表 3-1 材料计划表3.2.1水泥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选用的水泥应能使所配制的砂浆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
3.2.2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
使用的天然砂、机制砂应符合各项质量标准。
采用当地砂场生产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3.2.3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卵石。
采用当地砂场生产的碎石,级配为5-25mm,含泥量不大于2%3.2.4片石所用的石料应选择质地坚实、无风化的石块,片石的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其强度等级均应不低于30Mpa。
3.3 机械设备计划表3-2 机械设备计划按施工需求配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控人员及施工辅助人员。
关键岗位人员需经专门培训,机械操控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4.施工工艺技术4.1 施工准备(1)在路面病害处理施工前,对原路基进行导线、水准复测,对现场和设计不符的地段及时与监理工程师沟通,提出方案并上报,待得到业主及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批复后进行施工(2)待复测工作完成后,对需处理的每一地段用油漆进行框画四周边线,便于施工(3)在施工准备前,对施工机械进行彻底检测,防止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机械维修情况,影响施工进度。
4.2 病害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4.2.1路面破损调查及原因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损类型为:纵、横、斜相裂缝,角隅断裂、破碎。
沥青表处路段主要破损类型为表层麻面、脱落形成坑槽以及二灰基层病害。
据现场调查统计,水泥混凝土路段病害率为0.51%(面积比),沥青表处路段路面病害率为30.2%(面积比)。
4.2.2病害处理措施1)旧水泥路面病害处理与维修(1)破碎面板或板底脱空面板处理图4-1 原路面病害处理设计图板底脱空面板处理设计图Ⅰ.破碎面板处理破碎面板包括两种情况:①现状为破碎面板,且实测弯沉值大于40(0.01mm);②现在为破碎面板,但实测弯沉值小于等于40(0.01mm),处理措施则按脱空板处理处理措施:首先凿除现有路面已损坏的部分(指已发生网裂损坏的一块板或几块板),保留原面板接缝中的拉杆或传力杆,凿除部分包括水泥砼面层、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应小心开挖,不要扰动邻近完好的混凝土面板,检查下面层,若存在松散或软弱地基问题则参照“原路基病害处理设计图”,若无问题,则铺筑C15砼至旧砼里面板底面标高,最后铺筑C30砼路面板Ⅱ.板底脱空面板处理板底脱空判断原则:旧砼板结构完好,路面板接缝处实测弯沉值大于20且小于40(0.01mm),可初步判断该板板底脱空首先凿除现有路面板,保留原路面板接缝中的拉杆或传力杆,凿除水泥砼面层,并清除基层上松散的部分,最后铺筑C30水泥砼Ⅲ.纵、横接缝处理首先清除缝内的一起杂物,清除缝内深度至少5cm,然后采用SBS改性沥青进行灌封,灌封必须饱满。
(2) 断板、断角处理图4-2 原路面病害处理设计图断角面板处理设计图Ⅰ.裂缝断板处理:裂缝断板判断原则:裂缝断板指混凝土板中间只有一条缝,将混凝土板断开首先应判断断开的两块板是否稳定,判断原则为实测弯沉值小于等于20(0.01mm),则为稳定,否则为不稳定。
如果混凝土板稳定,则须扩缝至2~4cm宽,深度至少5cm。
然后采用改性沥青胶砂进行填充,填充必须饱满。
如果混凝土板不稳定,按破碎面板方法处理。
Ⅱ. 断角面板处理断角面板判断原则:混凝土板的断角是指板角隅到斜向裂缝两端的距离小于1.8m角隅断裂。
对于该类病害的处理,如果角隅断裂以后引起整块混凝土板不稳定,则必须按破碎板方法处理;如果混凝土板稳定,则仅需对断裂角隅进行处理,具体详见设计图。
混凝土板的稳定判断同断板。
2)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图4-3 原路面病害处理设计图沥青路面病害处理设计图(1)现有道路路面病害主要集中在原沥青表处路段,其主要原因:Ⅰ.为原路面结构不合理,运营期间经车辆碾压磨损,导致表处层脱落形成坑槽,以及未及时进行修补,坑槽积水下渗,导致二灰基层受损,病害扩大;Ⅱ.为路基病害诱发路面病害。
(2)对于原沥青表处路面,施工前应检测其弯沉值,若大于顶面施工控制弯沉150.0(0.01mm)时,应对病害区域进行换填处理:处理措施:挖除3cm 旧沥青砼面层及20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挖除宽度在病害范围以外15cm,采用23cm水泥稳定碎石或M7.5灌浆MU30片石回填。
对于原路面结构不合格段落:Ⅰ.若原路面结构层挖除后,路基下承层未出现病害,压实度满足要求。
即挖除部分采用23cm水泥稳定碎石回填。
Ⅱ.若原路面结构层挖除后,路基下承层出现病害或局部段的压实度不够等导致部分路段产生路基沉陷。
对该段范围内沉陷路基进行换填处理(采用向下挖50cm路基填料,填筑片石或M7.5片石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置)直到原路基顶面。
对路基病害处理后,再采用(23cm)水泥稳定碎石回填至原路面标高。
按相应的路面病害处理措施处理路面病害区域。
Ⅲ.对于路中线一侧连续施工面积大于30m2,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置换;小于30m2时,则采用M7.5片石灌浆MU30片石置换4.3施工步骤施工步骤:测量放样→病害处置→合格验收4.3.1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前期调查情况及批复文件,结合现场,精准放出所需要处理的施工部位。
对施工部位准确桩号里程作好原始记录。
4.3.2病害处置1)水泥砼路面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病害类型,对既有水泥砼路面面板的处理(1)完好面板或修复后面板为了增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新沥青路面间的联接,防止沥青路面搓板滑移,水泥砼路面板修补完成后铣刨5mm~10mm,最后进行罩面处理;(2)裂缝断板首先判断断开的两块板是否稳定,判断原则为实测弯沉值小于等于20(0.01mm),则为稳定,否则为不稳定。
如果混凝土板稳定,则须扩缝至2~4cm宽,深度至少5cm,然后采用改性沥青胶砂进行填充,填充必须饱满。
如果混凝土板不稳定,按下述的破碎面板方法处理。
(3)断角板混凝土板的断角是指板角隅到斜向裂缝的两端的距离小于1.8m的角隅断裂。
对于该类病害的处理,如果角隅断裂以后引起整块混凝土板不稳定,则必须按下述破碎板方法处理;如果混凝土板稳定,则仅需对断裂角隅进行处理。
(4)旧砼板结构完好,路面板接缝处实测弯沉值大于20且小于40(0.01mm),可初步判断该板板底脱空。
首先凿除现有路面板,旧板凿除应注意对相邻板块的影响,尽量能保留原因拉杆。
宜用液压镐人工凿除破碎混凝土板,及时清运混凝土碎块。
破碎机械不得使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作用。
破碎旧板时,对纵缝横缝内的拉杆、传力杆应根据完好情况予以保留或进行恢复。
当传力杆或拉杆已经松动、折断或者严重扭曲是应及时更换,将旧传力杆或者拉杆钢筋切断,然后在其一侧10cm处钻孔,孔周应先湿润,用砂浆填塞后设置传力杆或拉杆然后浇筑新板。
(5)破碎板破碎板包括两种情况:①现状为破碎面板,且实测弯沉值大于40(0.01mm);②现状为破碎板,但实测弯沉值小于等于40(0.01mm)。
情况②处理措施同上述脱空板处理。
对于情况①,首先凿除现有路面已损坏的部分(指已发生网裂损坏的一块板或几块板),凿除方法及注意事项同上述脱空板,凿除部分包括水泥砼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凿除后应检查下面层,若存在松散或软弱路基问题,则参照“原路基病害设计图”,若无问题,则铺筑C15砼至旧路面板地面标高,最后铺筑C30砼路面板。
(6)纵、横接缝应在铣刨砼面板前纵、横缝内的一切杂物,清除缝内深度至少5cm,然后采用SBS改性沥青进行灌封,灌封必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