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相对系统完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否对护理工作产生影响。
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结果系统完善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要比传统对照组高。
结论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机制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标签:妇产科;CNP;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升级。
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妇产科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要严加训练、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改进医院的形象。
本临床研究通过护理案例分析,比较传统护理工作与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影响作用,揭示传统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月~3月在我院收治的孕妇共60例,应用CNP的30例作为实验组,其他30例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人员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为(30±8.1)岁,其中中专5人,专科6人,本科11人,研究生8人。
对照组人员年龄23~46岁,平均(29.40±8.3)岁,其中中专7人,专科6人,本科10人,研究生7人。
两组护理人员合理搭配,并无明显性差异。
1.2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2.1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够有些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且临床经验不足,在日常护理工作可能出现很多安全隐患,比如,护理人员可能对孕妇的体征判断不正确时,容易引发产妇子痫的情况。
众所周知,妇产科对专业技能要求极高,如果医护人员因为知识的缺乏或者技能生疏,会危机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因此也会导致许多医护纠纷的发生。
1.2.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爱心首先,由于医院每天收治的孕妇人数比较多,可能护理人员人手有限,难免会出现手忙脚乱,措手不及的时候;其次,有些医护人员本身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职业操守;最后,医护人员工作不够细致入微,做事粗糙,可能会损及母婴,这样也难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出现。
1.2.3医疗设备原因医生在每天的诊治过程中经常会借助于医疗器械来提高效率。
如果医护人员不熟悉这些器械或者使用不当,便会出现误诊,进而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此外,医疗器械的保存、护理不当也会使护理工作难以展开,影响器械的使用年限。
1.2.4医患沟通不畅在日常护理活动中,由于医护人员言语措辞不当,态度冷漠,积极性不够,出现和孕妇沟通不畅的问题。
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健康知识教育、各种费用、手续办理等问题,都会引发医患矛盾,产妇不配合等情况,甚至不遵守医院规定和医生嘱咐,私自外出,從而引发各种意外事件。
1.3改善措施遵循整套CNP流程,严格按照护理计划执行,以期避免资源浪费,达到最好的医护服务效果。
1.4评价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技能和服务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但是,其工作强度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周期长等特点,很容易使护理人员出现疲劳工作、精神极度紧张等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制定好的服务护理计划,会使护理工作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有效地防范控制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
目前在妇产科比较推崇的护理措施便是临床护理路径(CNP),它是根据临床患者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从孕妇入院到生产结束出院整个过程就知识指导、手续办理、饮食、检查、活动等等方面设计了一套完善合理高效的机制[1-3],在节省医疗资源的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获取高的满意度。
从临床的推广应用来看,CNP通过增加护患的有效沟通、减少冗繁的手续过程、缩短住院时间以及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患者以及亲属的好评。
而且,从临床实验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比较高,护理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可以提高妇产科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采取CNP,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医疗器械造作与保养等一系列培训,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医药服务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颖.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8:508.
[2]吴英兰.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及质量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08:162-163.
[3]赵依芳,张丽红,张红菊.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3,25: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