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地铁工程)

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地铁工程)

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地铁工程)1 施工机械配置原则本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配置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初步设计,参考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公司在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遵循切实需要、实际可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机械与设备配置方案的最优化。

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工程的单项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条件配置机械与设备。

2)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指标和机械与设备生产能力一次性配置足够的机械与设备台数,生产能力留有余地,分批进场,节约机械与设备的占用费;同时考虑突发事件所需的工程抢险应急机械与设备。

3)以施工工艺中的主要机械与设备为基准,其他配套机械与设备都应以确保主导机械与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配置标准,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环节生产能力都相等,但一般情况下应使后续机械与设备的生产能力略大于先头主导机械与设备的生产能力。

4)遵循“通用性兼顾专业性”和“机械与设备多功能性”的原则,增加施工机械与设备的使用范围,减少施工机械与设备的数量。

5)配套完备、技术成熟、环保节能的施工机械与设备优先配置。

6)应重视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相对统一,不能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先进机械与设备。

7)在满足使用前提下,尽量减少规格、种类,以便于备品备件的共同使用和必要时同类工程间的协调、抽调。

8)配足日常修补、养护施工设备及易损、易坏件配置备品备件,避免设备长时间停工、待修、待养或停机、待件。

9)在能减少施工人员投入或减少其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施工机械与设备,增加施工机械与设备化程度。

10)如合同要求某项工作必须由某种指示的施工机械与设备完成,则必须使用该种施工机械与设备,除非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其他相应的机械与设备。

11)根据本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增加、减少或更换施工机械与设备,避免长时间机械与设备闲置、作业面缺机械与设备或施工效率低等现象存在。

12)根据本工程进展情况,在本工程范围内各标段之间,进行机械与设备调配,做到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的最优化。

2 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1)车站及明挖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车站及明挖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具体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1和图1。

图1 车站及明挖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单位:台/辆)2)盾构区间配套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盾构区间配套施工机械与设备具体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2和图2。

表2 盾构区间配套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单位:台/辆)图2 盾构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单位:台/辆)3)矿山法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矿山法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具体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3和图3。

表3 矿山法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单位:台/辆)图3 矿山法区间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单位:台/辆)4)装修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装修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具体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4和图4。

表4 装修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单位:台/辆)图4 装修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5)机电设备(风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机电设备(风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5和图5。

表5 机电设备(风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单位:台/辆)图5 机电设备(风水电)安装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单位:台/辆)6)轨道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轨道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6和图6。

表6 轨道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单位:台/辆)图6 轨道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单位:台/辆)7)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7和图7。

表7 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单位:台/辆)7 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8)供电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供电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8和图8。

表8 供电工程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表图8 供电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配置计划图9)主要试验、测量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根据总体筹划,拟投入本工程主要试验、测量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及数量见表9~13。

表9 土建工程主要测量、试验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表表10 机电设备(风水电)安装工程主要测量、试验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表11 轨道工程主要测量、试验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表12 系统设备安装工程主要测量、试验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表13 供电工程主要测量、试验和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表3 施工机械与设备保证措施为加强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保证施工机械与设备的良好状态,实现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环保的要求,以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建立健全以公司物资设备部、标段项目部二级管理体系。

设物资设备部对本工程各标段所用施工机械与设备进行统一筹划、督促落实、动态监控、严格管理。

各标段项目部及时确定本标段所用施工机械与设备数量、性能、规格、型号、采购时间、进场时间等,及时签订采购或租赁合同,并在施工中随时跟踪管理、服务,责任到人。

1)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制度(1)施工机械与设备进场验收制度施工机械与设备进场前必须由相关部门或人员验收合格,未经验收合格的机械与设备严禁进场使用,对于龙门吊、塔吊等特种机械设备应严格按照市相关要求,履行进场、安装、验收、备案等程序。

(2)施工机械与设备台帐制度施工机械与设备经安装调试完毕,确认合格并投入使用后,经过登记录入施工机械与设备台帐备案。

对台帐内的大型施工机械与设备建立档案,档案中包括:原始技术资料和验收凭证、建委颁发的机械与设备编号及经劳动局检验后出具的安全使用合格证、保养记录统计、历次大中修改造记录、运转时间记录、事故记录及履历资料等。

(3)“三定”制度贯彻落实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填写施工机械与设备三定登记表并备案。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均需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未取得证书人员,一律不准上岗操作。

(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机械与设备操作人员实施操作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定期检查保养制度对施工机械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周检和月检)和保养,确保机械与设备完好,并做好记录。

2)施工机械与设备进场计划根据本工程施工计划,编制施工机械与大型设备需求计划,计划包含施工机械和大型设备进场时间、场地存放、使用条件、退场时间等内容,原则采用公司自有机施工械和大型设备,并确保本工程按计划进行施工。

3)施工机械与设备进场前检验对盾构机、龙门吊、履带吊、汽车吊、塔吊、电动葫芦、旋挖钻机等大型施工机械与设备,应先行查验提供机械与设备单位资质(包括设备租赁资质、建委统一的机械与设备编号,备案情况等),再查验施工机械与设备及其基本技术资料(包括出厂合格证,大修记录等),合格后,进行进场安装前验收,具体如下:(1)检查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完善情况,外部结构装置的装配质量,连接部位的紧固与可靠程度,润滑部位、液压系统的油质油量,电气系统的完整性等项内容,并填写《施工机械与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2)物资设备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机械与设备外观进行检查,要求施工机械与设备外观整洁、颜色一致,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场安装。

(3)在安装前,机械与设备拆装企业应提供拆装资质,对大型特殊机械与设备如盾构机、龙门吊、塔吊、电动葫芦等应有安装方案。

4)施工机械与设备验收(1)机械与设备安装完毕后,组织验收,并按照建委或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指挥部门的验收表格填写记录,合格后,进行备案。

(2)机械与设备验收合格后,在进行施工前,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证并预留其复印件存档,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

5)施工机械与设备的使用管理(1)施工机械与设备的使用管理由专人负责。

(2)在施工机械与设备投入使用前,应熟悉施工机械与设备性能并掌握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合理使用的要点,保证安全使用。

(3)严格按照规定的性能要求使用施工机械与设备,既不允许施工机械与设备超负荷使用,也不允许长期处于低负荷下使用和运转。

(4)认真贯彻执行“施工机械与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责任事故,确保人、机安全。

(5)经过防噪处理后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噪音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6)施工机械与设备使用的燃油和润滑油须符合规定,电压等级必须符合铭牌规定。

(7)不允许任意拆卸固定配置的附属设备及零部件或任意变更机械与设备的结构。

(8)坚持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及机械检查制度,使用前认真按巡回检查路线对机械与设备进行检查,以消除事故及安全隐患。

(9)在施工现场,应依据施工机械与设备的性能,分别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冻、防火或防损坏等防护措施。

(10)对盾构机、龙门吊等大型施工机械与设备每日运转后,机械与设备司机必须认真填写施工机械与设备运转记录,并交至物资设备部存档。

6)施工机械与设备维修保养(1)施工机械与设备负责人每月月初编制施工机械与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专人负责组织、监督,专人实施,并做好机械与设备的保养和检查记录填写。

(2)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司机要求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操作机械设备,禁止非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上机操作。

(3)机械设备按公司管理办法要求建立机械设备档案,按机械保养手册要求时间安排保养计划,合理利用每月安排的设备检修时间进行设备检修,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4)施工机械与设备的维修由机械与设备供应商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填写《施工机械与设备维修记录》存档备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