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粪池隔油池_secret

化粪池隔油池_secret

化粪(隔油)池、管道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南京江宁区北临天元中路,西临双龙大道,化粪池选位置在建筑物西南面,临近某路人行道及地下车库边缘,化粪池选用标准图集: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11号、13化粪池;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有地下水型,有覆土、可过车,有效容积:100立方米。

2、编制依据①、《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02;③、《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④、《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⑤、室外管网设计图纸及选用标准图集规定等;3、施工措施地质勘察报告得知,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而且按所选化粪池结构尺寸计算挖土深度,土层分布情况中包含回填土层。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工程施工工艺顺序如下:化粪池基坑-2.0米以上土方开挖→基坑土体钢板桩、木桩加固→化粪池基坑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底部清槽→铺垫层下卵石或碎石层→混凝土垫层→底板剪力墙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砼浇筑→模板拆除→化粪池顶盖支模、绑筋、浇注混凝土→化粪池顶盖拆模→做化粪池24H灌水实验→土方回填→化粪池检查井砌筑,井盖安装。

根据本工程特点各分项工程确定如下施工方案(另附施工平面图):(1)、有支护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由于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

沟槽开挖深度大,沟槽没有放坡开挖的条件,故采用打钢板桩、木桩支护直槽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

本工程设计埋深5.5米,采用钢板桩直槽施工,本工程围护桩准备采用28b 槽钢,长6.0米。

如遇顶面土方不稳定可增加支撑。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一、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1)单桩逐根打入法施打钢板桩①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围堰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

②准备桩帽及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

③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

(2)钢板桩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由于地质结构复杂,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常采用如下几点办法解决:①打桩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②钢板桩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l.0m~2.0m,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桩的倾斜度。

③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和宽度大于或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据实际倾斜度进行焊接加工。

④在基础较软处,有时发生施工时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接在一起。

二、钢板桩插打的主要施工技术要求采用单根打入法插打钢板桩,桩顶标高±100mm,轴线偏差±100mm,垂直度偏差1%。

对距离堤坡及已有建筑物近的位置,单根钢板桩打桩持续时间应小于20min,打桩的顺序首先从距建筑物最近点附近开始。

三、沟槽开挖1、本工程沟槽开挖施工,拟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土场卸土,清除路面施工完毕后,进行开挖。

基坑开挖时按《槽底最小宽度表》开挖,并保持沟槽两侧土体稳定,以确保“管—土共同作用”;同时严格控制槽底高程,不超挖或扰动基面,开挖至槽底高以上大约0.2-0.3m时,即停挖,待下一工序开工时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不回填泥土,回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

槽底如有坚硬物体立即清除,用砂石回填。

2、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坑底出现地下水及积水情况,立即将水抽出坑外,采用基坑内明沟排水,明沟和集水井随着基坑的挖深而逐步加深。

3、因交通条件,施工环境或施工操作的需要,基坑两侧不能堆土,在适当的地点另选堆土位置,并做到随挖随运。

对挖出的烂泥、淤泥立即用车运走,以免阻占施工场地,影响现场文明施工。

基坑四周搭设防护栏杆,警示红灯及照明设备。

4、基坑开挖后排水管施工连续进行尽快完成,以减少现场交通的阻碍,施工中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坑内造成塌方或基土的破坏。

挖出的土方不在坑边堆放,远离基坑边线1.5m。

四、基坑施工监测1、基坑施工监测的必要性由于基坑自开挖就处于动的状态,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大小、位移变形都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由于软土的特殊性,随着基坑暴露时间越久,基坑支护体系的位移变形越大,随时可能都会发生事先估计不到的事故。

依据国家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20-99》,在基坑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周边环境和支护结构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降水、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的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可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作到工程可预控性;通过信息反馈,总结工程经验,促进基坑工程技术的进步。

故进行基坑施工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软土基坑更是如此。

即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支护结构体系和基坑稳定性监测,作到每一深挖土步骤就要进行施监测,然后对监测值(桩顶位移、桩侧斜、沉降)进行分析,如果监测值是一种渐变的递增过程,则说明基坑处于合理的稳定状态,如果监测值发生突变或出现峰值,则说明基坑支护结构承受过大的土压力,则需要放慢挖土速度或立即停止挖土,待基坑变形监测值停止增长或增长十分缓慢,则可继续进行土方开挖。

2、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1、基坑施工监测目的就是及时掌握降水、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位移、倾斜变化值及变化速率)及周边环境(建筑物、地下管道、道路)的变化情况,为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佐证,做到施工可预控性和防患于未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另外通过施工监测的结果,可以指导现场施工,确定和优化施工参数,进行信息化施工。

2、基坑施工监测项目包括周边环境监测、支护结构应力监测、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以及包括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一般基坑施工监测项目如下:A、支护结构顶部变形(位移、沉降);B、支护排桩应力监测(钢筋应力计);C、支护结构测斜;D、基坑周遍主要道路的沉降;E、管线的水平位移、沉降;F、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另外,对于采用放坡开挖的基坑,为防止由于下软卧层淤泥质土层在上层土层的自重荷栽下产生滑移和隆起而导致的基坑内侧工程桩的挤压位移,为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对放坡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工程桩进行桩顶位移、放坡坡顶位移和基坑内土体隆起(反弹)进行监测。

五、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现场位于主城区,为保证土方运输过程中,不污染市政马路安排在装车时土方要求不要装的过满,防止运输工程中散落;并在现场派专人给出场车辆进行彻底冲洗,防止轮胎将泥土带出场地对市政马路造成污染;如市政马路造成污染,应立即将污染路段冲洗干净。

(2)、钢筋工程施工措施1.施工放样钢筋加工前,由钢筋人员依据结构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洽商对各种构件的每种规格钢筋放样并填写《钢筋配料单》,《钢筋配料单》中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应用部位等。

《钢筋配料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钢筋工施工员审核签字认可后,开始加工。

2.钢筋加工根据本工程地理位置和所处环境及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减少二次搬运,提高工效。

钢筋工程量及钢筋加工能力配备以下加工机械:表5-1 钢筋加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性能用途1 弯曲成型机2 φ40 钢筋成型2 切断机 2 φ40 钢筋切断3 砂轮切割机2 φ400 钢筋切断钢筋弯折时,需根据不同的弯折角度、直径,使用不同的弯心模具详见下表:弯心模具表弯折角度钢筋弯折直径Dφ6.5-φ16Φ12-Φ22 备注90 2.5d 4d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为5d135 2.5d 4d.钢筋连接本工程钢筋采用HPB235、HRB335钢。

施工顺序:钢筋下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绑扎(或焊接)→钢筋验收。

钢筋的接头根据设计要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在受力较小处不宜在钢筋加密区范围内。

Ф16以下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为主;Ф18~Ф22的水平钢筋采用焊接头,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直径≥25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结构施工总说明要求)。

结构施工的钢筋人工运至基坑,钢筋以绑扎为主。

钢筋接头的位置,同构件、同区段内的接头数量以及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HPB235、HRB335纵向钢筋受拉的最小锚固长度La 及LaE 、最小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截面的10d下图为剪力墙结构变截面的锚固方式。

钢筋具体锚固形式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的要求施工。

1.5L a E墙身墙身1.5L a E顶板建立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分布筋构造 3钢筋绑扎1.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砼垫层→画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绑上层钢筋操作要点:1)清理杂物。

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

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

2)画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绑扎板钢筋时,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八字扣。

当板钢筋为双层双向时,为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几字型马凳铁,马凳间距为1m(同筏板马凳图)。

4)当板上部筋为负弯矩筋,支撑采用悬挂法布筋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板厚及钢筋保护层,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

5)保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及成品塑料垫块横纵每间隔1m设置一个。

6)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5d(d为受力钢筋直径)。

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7)板中分布筋:配置在受力钢筋弯折处及直线段内,梁截面范围内可不配置。

8)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搭接。

底板上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连接,下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连接。

9)板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时,钢筋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须做弯钩,Ⅱ级钢筋不做弯钩。

梁板钢筋如有弯钩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

10)板、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11)双向板板底钢筋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下,板面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