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有限公司职业通道管理制度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相关定义 (1)第四条组织 (2)第五条管理权限 (2)第二章职位族划分 (3)第三章职业通道标准 (3)第六条职业通道标准内容 (3)第七条职业通道标准分级及定义 (3)第八条职业通道标准管理 (3)第九条职业通道标准应用 (4)第四章职业通道认证与评审 (5)第十条原则 (5)第十一条认证时间 (5)第十二条认证分类及依据标准 (5)第十三条认证规划 (6)第十四条认证程序 (7)第十五条认证结果 (10)第十六条其他规定 (10)第十七条职业通道档案管理: (10)第五章职业通道认证结果运用 (11)第六章附则 (11)第十八条员工申诉处理 (11)第十九条其他 (11)第二十条附件 (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1 建立职业化发展通道,引导与激励员工不断提高任职能力;1.2 建立人才标准与人才管理机制,为判断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提供科学的工具,加速员工成长,为公司发展培养人才;1.3 培育自我学习、终生学习、不断成长的文化氛围,提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目的性、有效性,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1.4 为招聘、晋升、薪酬、人才选拨与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营销族、管理类、技术族与专业族的员工。
第三条相关定义3.1 职业通道标准:资格标准分为能力标准、行为标准、贡献标准三类,不同等别的员工在这三部分的要求不同,界定了每个级别的员工“应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是某一资格等别(或星级)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行为、贡献要素的集合。
3.2 职业通道认证:是申请人员以职业通道标准为依据,收集、整理个人行为、素质、贡献等相关证明材料,提交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请求对自己进行评审认证的一种任职能力考核方法,强调的是“能干什么”、“怎么干的”、“结果如何”,而不是“知道什么”。
3.3 职业通道评审:是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依据管理程序,对资格申请人员进行评审,以判定其是否达到所申请等别要求的过程;是资格最终确定的主要环节;是认证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3.4 等别认证:是将资格申请人员对企业的贡献对照所申请的资格标准,判定其是否符合贡献标准要求,以确定其是否具备该等别资格的判断过程。
3.5 星级认证:是将资格申请人员日常工作行为对照所申请的资格标准,判定其是否符合行为标准要求,以确定其是否具备职业资格星级的判断过程。
第四条组织4.1 组织构成职业通道管理机构由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负责决策,以及组织与维护机构——秘书处(常设于人力行政部内);4.2 各机构的人员构成4.2.1 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各业务总监构成;4.2.2 职业通道管理分委会:公司分管高层领导(副总经理及以上)、相关总监、相关部门经理、相关专家组成;4.2.3 秘书处:人力资源经理、秘书组成。
4.3 各机构的具体职责如下:4.3.1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4.3.1.1 负责职业通道管理体系有效性、规范性的评估;4.3.1.2 负责职业通道标准的开发及维护;4.3.1.3 负责职业通道认证评审工作的反馈和指导;4.3.1.4 负责一级至五级的职业通道评审;负责一级、二级的职业通道认证评审结果的审批;4.3.2 秘书处(常设于人力行政部)4.3.3.1 负责职业通道管理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4.3.3.2 负责组织职业通道标准开发和日常维护。
4.3.3.3 负责组织职业通道认证、评审。
4.3.3 各部门负责人:4.3.4.1 参与职业通道标准的制定;4.3.4.2 负责审核资格申请人的申请材料。
第五条管理权限职业通道标准职业通道认证事项开发维护一级-二级资格认证三级-五级资格认证人力行政部组织组织组织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参与参与审核审核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制定负责审批评审总经理审批-- -- 审批第二章职位族划分管理类专业类营销类支持类●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XX工程师●企划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市场●客服●数据●财务类●人力行政类●助理类●文员类表1:XXXX职位类划分表本章内容具体参照《职位分析管理手册》及相关文件。
第三章职业通道标准第六条职业通道标准内容标准模块能力行为贡献标准内容知识、技能标准专业行为专业成果基本素质职业素养团队成长第七条职业通道标准分级及定义7.1 职业通道标准系列、分级见附件一。
7.2 职业通道标准具体参见附件二:《职业通道标准》。
第八条职业通道标准管理8.1 职业通道标准由人力行政部组织制订,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负责评审。
评审通过后,公司以文件形式发布,人力行政部注明版本号和生效日期,集中存档管理。
8.2 职业通道标准每年由人力行政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领域内的专业人员进行修改或完善。
标准维护组织者为人力行政部,标准审核的责任者为职业通道管理委员会。
标准维护的责任者为各职业通道委员会及各专业人员。
第九条 职业通道标准应用9.1 职业通道标准的应用:9.2 招聘应用:人员招聘时,可依据招聘职位的能力标准进行判断;知识与技能的考察,可参照知识点和技能行为进行判断。
9.3 培训应用:9.3.1 结合能力标准,人力行政部组织编制题库,以作为员工培训、入职考察的依据; 9.3.2 结合能力和行为标准,人力行政部开发培训课程,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及岗位适应性。
9.4 认证应用:9.4.1 职业通道等别认证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贡献标准(55%权重),次要标准是能力标准(25%权重),第三标准是行为标准(20%权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等别。
9.4.2 职业通道星级认证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行为标准(70%权重),次要标准是贡献标准(30%权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星级。
能力标准 行为标准 贡献标准 等别认证 25% 20% 55% 星级认证70%30%职业通道标准要素应用能力标准知识、技能标准 招聘、培训、资格认证基本素质 招聘、培训 行为标准专业行为 资格认证职业素养 招聘、选拔、培训、资格认证贡献标准专业成果 资格认证团队成长第四章职业通道认证与评审第十条原则10.1 客观公正: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取证,标准统一,注重业绩,判断公正。
10.2 逐等申请:资格需逐级、逐等申请,原则上不允许跳级、跳等申请。
10.3 认证与自我能力提升相结合:职业通道标准是引导员工提升自我能力的通道,申请人员以对照标准、自我评估为基础,通过认证评审确认其是否达到所申请的资格等级。
10.4 认证与辅导相结合:职业通道认证的实施,要既认证又指导、边认证边指导,评审人员以教练员的身份出现,对资格申请人员有辅导的职责;10.5 认证与培训相结合:不参加或未通过本等别知识、技能培训考核80%以上培训者,不得参与本等别的职业通道认证;参加职业通道认证的人员,认证结果达到职业等后,可参加上一级职业通道标准范围内的知识、技能培训和相应的考核。
第十一条认证时间11.1 一级职业通道的认证周期为每年两次,为当年的6月、12月;11.2 二级/三级职业通道的认证周期为每年一次,为当年的12月;11.3 四级/五级职业通道的认证周期为两年一次,为当年的12月。
第十二条认证分类及依据标准职业通道认证分为等别认证和星级认证两类。
等别认证依据的主要标准为贡献标准,星级认证依据的主要标准为行为标准:等别认证类别依据标准主要要求等别认证星级认证贡献行为能力五级五星(超等)--- √30% 70% --- A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四星(A等)--- √30% 70% --- B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三星(B等)--- √30% 70% --- C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二星(C等)--- √30% 70% --- D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一星(D等)√--- 70% --- 30% 主要达到四级贡献标准、能力标准要求四级五星(超等)√--- 30% 70% --- A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四星(A等)√--- 30% 70% --- B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三星(B等)--- √30% 70% --- C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二星(C等)--- √30% 70% --- D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一星(D等)√--- 70% --- 30% 主要达到三级贡献标准、能力标准要求三级五星(超等)√--- 30% 70% --- A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四星(A等)√--- 30% 70% --- B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三星(B等)--- √30% 70% --- C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二星(C等)--- √30% 70% --- D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一星(D等)√--- 70% --- 30% 主要达到三级贡献标准、能力标准要求二级五星(超等)√--- 30% 70% --- A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四星(A等)√--- 30% 70% --- B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三星(B等)--- √30% 70% --- C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二星(C等)--- √30% 70% --- D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一星(D等)√--- 70% --- 30% 主要达到二级贡献标准、能力标准要求一级五星(超等)√--- 30% 70% --- A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三星(A等)--- √--- 70% 30% B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二星(B等)√--- 30% --- 70% 主要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贡献标准要求一星(C等)√--- 30% --- 70% 主要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贡献标准要求0级新入职人员达到入职岗位的能力标准要求第十三条认证规划年度认证工作开展前,参加认证的中心、部门应结合公司战略、未来1至2年的业务目标,对不同类别岗位所需的人员等别、数量进行预测。
根据现有的人才结构,对下一年度所需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统一报人力行政部。
人力行政部初审、汇总后,报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审批。
在认证时,必须按认证规划对资格晋升的人数进行适当控制,对于超出人数,必须逐级上报至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四条 认证程序14.1 升等程序职业通道等别认证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贡献标准(70%权重),次要标准是行为标准(30%权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等别。
如因工作安排的问题,导致某条款未达标,但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达到申请等别的同等标准者,也可以申请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