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间有空隙2. 知道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中3. 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课前准备】1.和周围同学讨论:物质是可分的吗? 2.谈谈你想象的分子世界是什么样? 3.上网搜索一些新材料的信息? 【基础练习】例1.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这个现象说明 ( )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例2.镇江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塔影湖,湖面波光闪烁 B .南山林,林中雾霭弥漫 C .恒顺醋,醋香阵阵扑鼻 D .锅盖面,面汤上下翻滚例3.如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例4.用肥皂液还能吹出美丽的肥皂泡,我们吹出的肥皂泡有大有小,那么吹出肥皂泡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 ②可能与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有关; ③可能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④可能与蘸有肥皂液的多少有关。
(1)肥皂泡吹出后并没有马上破裂,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
(3)漂浮在空中的肥皂泡,有的停留较长时间,有的很快破裂消失,那么肥皂泡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针对这个问题说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0.5L 水和0.5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 A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 B将两铅块压紧后可以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 C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了 D1. 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能嗅出毒品的藏匿之处,是因为 ( )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 .分子的体积很小2. 小明家里的月季盛开了,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这个现象说明了 ( ) 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气体分子是静止的 C.气体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气体分子是非常小的3.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铁块非常坚硬,是因为其分子没有间隙B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 .蔗糖溶于水后,水的体积并不显著增加,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4. 小青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你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小 青这样认为的科学依据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作用力C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
”(陆游《村居书喜》)写春情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油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______________。
6. 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______中。
7. 如图1所示,在一个细铁圈的中间拴一根棉线,将细铁圈平放在肥皂液中后拿出,细铁圈便带上一层肥皂膜,用一根棒将棉线一边的肥皂膜戳破,结果棉线被另一侧的肥皂膜拉向一边。
(1)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不同直径的细铁圈,捞出肥皂膜的情况并不相同,有的能捞出肥皂膜,有的捞不出肥皂膜。
他猜想:肥皂膜能否被捞出可能与细铁圈的直径有关。
于是他设计并科学地实施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②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的猜想:第7题图第2节 静电现象【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的组成 2. 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3. 知道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 【课前准备】1.对分子的内部结构,提出自己的一种分子结构模型。
2.列举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到加油站访问,了解工作人员是如何预防静电危害的?【基础练习】例1.摩擦起电的过程是( )A. 转移正电荷的过程B. 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分子转移的过程D. 创造电荷的过程例2.用丝线悬挂A 、B 、C 三个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那么( ) A. 三个小球只有一个带电B. 三个小球都带电C. 三个小球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D. 三个小球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例3.有三个带电的小球,甲吸引乙,乙吸引丙,那么当甲和丙靠近时,看到的现象是( ) A. 互相吸引 B. 互相排斥C. 既不相吸也不相斥D. 无法判断例4.如图所示,是一种验电器。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 橡胶棒上的分子转移到金属箔上B. 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C. 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D. 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例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丝线吊着的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过来,但当它和玻璃棒接触后又立即被推开。
为什么?姓名:________1. 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 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 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3. 有两个用丝线悬挂的通草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个球靠近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两球互相排斥B. 两球互相吸引C. 带电的靠近不带电的D. 不带电的靠近带电的4. 自然界中有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互相排斥电荷互相吸引。
5. 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带电体有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6. 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
7. 用毛皮轻轻摩擦气球时,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气球上,使气球带上(填“正”或“负”)电荷。
8. 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第8题图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学习目标】 1. 知道原子是可分的 2.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 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课前准备】1.上网搜索原子结构模型信息2.上网搜索微观粒子的各种信息并与同学交流3.上网查阅汤姆生、卢瑟福、盖尔曼、查德威克等科学家的生平简历 【基础练习】例1.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 .建立模型的过程B .得出结论的过程C .提出问题的过程D .验证证据的过程例2.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例3.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
例4.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是可分的,原子是由______ 和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由_____ 和______组成。
姓名:________1.将人们首先带入原子微观世界的发现是()A. 质子的发现B. 电子的发现C. 中子的发现D. 夸克的发现2.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 )3.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4.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
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5.人类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A.夸克B.中子C.电子D.质子6.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A.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7.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的组成是()A.中子和电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核和电子D.分子和电子8.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9.科学也是和谐统一。
如图,分别为太阳系和原子结构模型,请你指出两者之间相似之处:。
第9题图第4节 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宇宙的各种学说2. 了解宇宙的构成3. 了解宇宙的诞生 【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是什么意思? 2.上网查阅有关“宇宙起源”起源的学说3.上网查阅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生平简历 【基础练习】例1.下列在宇宙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学说中,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的是( )A .古人命名了许多星座B .托勒密提出“地心说”C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D .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例2.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低,星系在____________(“远离”或“靠近”)我们。
例3.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 )A .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 .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C .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 .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例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