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雷生年
来源:《学生之友·素质教育》2019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逐渐呈现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其地位因此而变得更加突出,同时也迎来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彻底地革新和优化,才能与新时期教育相适应。
对此,本文将从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注重教学情境有效创设和有效实施互动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分析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等传统的观念和思想都深深影响着广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这就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受重视,教师多运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对学习的兴致不高,整个课堂教学也因此而呈现出了低质量、低效率的状态,无法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效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把握新时期的新要求、新任务,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深入探索各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转型升级。
一、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基本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氛围和环境,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
因此,新时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地革新教育理念,从过去的“以师为本”转变到现在的“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尝试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授《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主动与学生们进行对话沟通。
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笔者了解到了学生们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随着笔者与学生们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
这样一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通过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注重教学情境有效创设,丰富学生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