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 2003-12-15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之一,少量感染后引起不易察觉的损伤,且可使鸡产生保护性免疫;当鸡大量感染球虫时便导致球虫病的发生。
病愈的雏鸡,生长严重滞后,抵抗力降低,易患其他疾病。
(一)常用抗球虫药。
目前我国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用于预防球虫病的药物有:(1)氯苯胍。
对6种重要的艾美球虫有效,对巨型艾美球虫作用弱。
对急性暴发性球虫病的,可在每10公斤饲料中加入0.33--0.6克,连喂1--2周。
产蛋鸡禁用,肉鸡休药期为7天。
(2)尼卜巴嗪。
对柔嫩、毒害、堆型、布氏和巨型艾美球虫均有预防作用。
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
预防给药浓度为蛋鸡幼雏和中雏期每10公斤饲料中加1.00--1.25克。
产蛋鸡禁用,休药期4天。
(3)常山酮。
广谱抗球虫药,对毒害、柔嫩、巨型等艾美球虫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毒性小,安全范围大,鸡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与其他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每10公斤饲料中加0.03克,水禽和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
(4)地克珠利。
对鸡的几种主要球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鸡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产生均无影响,毒性极低,安全范围大。
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克。
(5)莫能菌素。
该药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布氏、变位艾美球虫均有高效,但不能与泰妙灵并用,产蛋鸡禁用,每10公斤饲料中可给药1.00--1.20克,无休药期。
(6)盐霉素。
对多种球虫有效,具有药效高、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但该药安全范围较窄,给药浓度过大和使用时间较长,会出现毒性作用。
产蛋鸡不宜使用。
每10公斤饲料中预防给药0.60--0.70克,休药期5天。
(7)拉沙落西。
对多种球虫有效,对柔嫩艾美球虫作用最强,对毒害、堆型艾美球虫作用弱。
每10公斤饲料中可预防给药0.75--1.25克,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
(8)那拉霉素。
每10公斤饲料给药0.50--0.80克,超过0.8--1.0克有毒性作用。
那拉霉素和尼卜巴嗪一起使用具有共同作用。
(9)马杜霉素。
为广谱抗球虫药,能有效抑制6种致病性艾美球虫,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0.1克。
该药对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均无不良影响,但药品的安全范围窄。
(二)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
(1)穿梭用药法。
为减少某种药物接触时间,尽量避免球虫产生耐药性,在同一饲养期内,换用二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育雏阶段使用一种药物,到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
例如,开始时使用盐霉素、马杜霉素等抗生素,至生长期用尼卜巴嗪等化学合成药进行穿梭作用。
(2)轮换用药法。
季节性地或定期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改换一种抗球虫药。
在更换一种新药后往往可改善鸡的生产性能和减少耐药虫株的产生。
但要注意不要改换属于同一化学结构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改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换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3)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抗虫谱以及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