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介绍——五代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介绍——五代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介绍——五代世系■五代【907-960】【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至赵匡胤建北宋。

唐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凡53年共更换了八姓一十四君。

后梁一个短暂时期都城在洛阳,后梁大部分及其他三个朝代都城皆在开封。

后梁、后周为汉人,后唐、后晋、后汉为沙陀族人。

五代时北方战乱不休。

】●后梁世系表【907-923】【朱姓】(1)太祖朱温——(2)末帝朱瑱【有贞】【一】太祖朱温【852-912】,在位5年【907-912】,葬于河南伊阙县,年号【开平、乾元】。

幼年曾为佣人,后投奔黄巢立下战功,882年投降唐朝,又为唐建立战功,唐僖宗赐名全忠。

昭宗即位时,与李克用展开“皇帝争夺战”,后宰相崔胤与昭宗诛杀宦官,至书朱温前来救驾,朱温入关诛杀宦官,又逼昭宗下诏降封崔胤,随后将其杀死,又逼昭宗千都洛阳,三个月后杀掉昭宗,立13岁的李祝为帝,又将昭总所有儿子杀掉,并在白马驿将朝中重臣30余人杀掉投入黄河。

907年将哀帝废掉登基称帝,改名朱晃,建立后梁。

称帝后与李克用唱对台戏。

907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即位,朱温率军北伐李存勖,大败而归。

朱温夫人死后行乱伦之举,将众儿媳召入宫中侍寝,视作嫔妃。

养子朱友文之妻得到宠爱,而被立为太子,其另一子朱友珪不满,发动宫廷政变,杀朱温,又将朱友文杀死,自己登上皇位。

【60岁】▲郢王朱友珪【?-913】,在位一年【912-913】,年号【凤历】。

912年朱友圭杀掉朱温即位。

其母原是妓女,朱友珪与父亲和其他兄弟不和后来朱温以宠信儿媳的缘故立养子朱友文为太子,朱友圭不平,912年发动政变,将朱温杀死,然后称帝。

称帝后不理朝政,纵情声色,大权交给朱友贞。

913年朱友贞联合赵岩、袁象先及杨师厚发动兵变,朱友珪不敢自杀,无奈之下,让部将将自己杀死。

【二】末帝朱瑱【888-923】,在位10年【913-923】,年号【乾化、祯明、龙德】。

朱瑱于913年发动政变即位称帝,此时后梁北有强敌,南有外患,内部诸藩、诸王又对其不满,李存勖进取幽州、河朔,923年李存勖率兵偷袭郓州成功,将后梁首都开封包围,朱瑱命将领皇甫麟杀掉朱瑱自己,随后自杀。

【35岁】●后唐世系表【927-936】【李姓】李克用——(1)庄宗李存勖(2)明宗李嗣源——(3)闵帝李从厚(4)废帝李从珂【一】庄宗李存勖【885-925】,在位3年【922-955】,葬于河南新安雍陵,年号【同光】。

李克用长子,905年朱温登基,李克用一气之下与世长辞,李存勖继承王位,然后除掉掌握兵权的叔父李克宁,910年后梁大举攻赵,赵向李存勖求救,李存勖亲率大军救援,将后梁全军歼灭,922年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随即南攻后梁,逼后梁末帝朱瑱命人杀死自己,此后便陷于犬色声马中,精力完全投入到音律歌舞中。

他所养的伶人得宠,伶人掌握实权。

925年李存勖又灭蜀,后又担心郭崇韬拥兵自重,设计将其杀死,又听信伶人污蔑,将多名官吏判为郭氏党羽满门抄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地兵变此起彼伏,以占据邺都的势力最大,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讨伐邺都,李嗣源到邺都后,手下大将将其黄袍加身,李嗣源率兵南下攻袭,兵临洛阳城下,城内叛乱士兵将李存勖射伤伶人又给了他剑伤之后饮之即死的奶酪,李存勖丧命,时年40岁。

【二】明帝李亶【李嗣源】【867-933】,在位7年【926-933】,葬于河南洛阳威陵,年号【天成、长兴】。

其目不识丁,但却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时代最有作为的皇帝。

其为沙陀族人,李克用养子,协助李克用灭后梁,但李存勖因忌功臣,封李嗣源官却不给权。

后李存勖诛杀功臣,引起天下大乱,李嗣源抓住机会,黄袍加身称帝,讨伐李存勖,不久李存勖被乱军射死,李嗣源先做监国,后登基,此后选择知名学士参与政务,社会各方面出现好转。

933年李思远突然中风,养子李从珂,长子李从容和李从厚争夺太子之位,后李丛荣听到宫中哭声不断,认为李嗣源要死,起兵抢夺皇权。

李嗣源命孟汉琼讨伐李从容,李从容仓皇失措,被活捉斩首,李嗣源心灰意冷,病情恶化,不久病死,享年66岁。

【三】闵帝李丛厚【914-934】,在位1年【933-934】,年号【应顺】。

933年李嗣源临终前,立李从厚为太子,几天后李嗣源病死,李从厚即位。

其处理政务优柔寡断,朝廷大权由朱弘昭与冯赞掌握。

此二人向闵帝提出“换镇”方案,李从珂便打起清君侧旗号在凤翔起兵,李从厚派兵平叛大败而归,大臣各怀鬼胎,朝纲乌烟瘴气。

李从珂直奔洛阳,李从厚逃出洛阳冯盛道打开城门,迎立李从珂,李丛厚不久遇害死去,时年20岁。

【四】末帝李从珂【885-936】,在位2年【934-936】,葬于威陵一带,年号【清泰】。

李嗣源养子,李从厚即位后,对他十分猜忌,命他“换藩”,李从珂以清君侧名义起兵,逼李丛厚出洛阳北逃,以冯道为首的大臣迎立他为帝,当了两年皇帝,936年石敬瑭起兵谋反,李丛珂亲征,途中见石敬瑭势大,遂无必胜之心,整日醉酒悲歌,不理军务,后回到洛阳,石敬瑭也尾随而来,李从珂见大势已去,带着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及儿子重美登上玄武楼自焚,后唐遂亡。

享年51岁。

●后晋世系表【936-947】臬捩鸡─┬─ ──石敬儒─ ─── (2)后晋出帝石重贵││└─ (1)后晋高祖石敬瑭【一】高祖石敬瑭【892-942】,在位六年【936-942】,年号【天福】。

后唐李嗣源的女婿,李存勖称帝后封其一官半职。

925年魏州叛乱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讨伐,,在邺都,士兵拥戴李嗣源称帝,李嗣源左右为难,石敬瑭进劝,然后逼得乱军射死李存勖,李嗣源进洛阳登基称帝,石敬瑭一步登天,掌握军事大权。

933年李从厚即位,大权旁落,李从珂在凤翔发动兵变,,李从厚逃出洛阳,碰上石敬瑭,向其求救,石敬瑭将李从厚左右随从全部杀死,扬长而去。

李从珂称帝后,采取措施控制监视石敬瑭,石敬瑭以甘做儿子这一招,得到契丹支持,当上儿皇帝。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不久挥师南下,李从珂登楼放火自焚,后唐灭亡。

石敬瑭在位六年,始终对契丹媚世奉承,给契丹进贡财物不计其数,致使后晋府库枯竭,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契丹皇帝对其不放心,国内之人不服,其整天处在极度紧张之中,后突然得病,不久一命呜呼,享年51岁。

【二】出帝石重贵【914-947】,在位4年【942-947】,年号【天福、天运】。

石敬瑭长兄石敬如之子。

石敬瑭死前,所立太子是幼子石重瑞。

但石敬瑭死后,所托辅重臣冯道将石重贵拥立为帝。

即位后不理朝政,朝政大权交给景延光少数几个人。

即位第三天,将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胤的遗孀冯夫人纳为妃子,并宠爱,其兄冯玉鸡犬升天,成为后晋关键人物,石重贵向契丹告用家人礼节,不用臣子礼节,契丹大怒,南下攻晋,石重贵不愿投降想自焚,后听说只要投降则不杀他,石重贵命人灭火,起草降表。

947年契丹封石重贵为负义侯,迁往契丹境内,后晋亡。

947年死于建州,32岁。

●后汉世系表【947-950】【刘姓】(1)高祖刘知远——(2)隐帝刘承佑【一】高祖刘知远【895-948】,在位一年【【947-948】,葬于河南开封睿陵,年号【天福、乾祜】。

原为李嗣源手下将领,后协助石敬瑭称帝,获军权。

942年石敬瑭死后,在河东招兵买马,947年契丹南攻后晋,俘获石重贵,各地百姓纷纷起义,反对契丹,刘知远抓住机会,兴兵自立,即位称帝,建立后汉。

后契丹后撤,刘知远采纳郭威建义,自太原出发,南下攻洛阳、开封,沿途后晋官员纷纷归附,各地藩镇陆续上表称臣。

948年刘知远一病不起,当天去世,享年53岁。

【二】隐帝刘承祜【931-950】,在位2年【948-950】,葬于河南禹县颖陵,年号【乾祜】。

948年刘知远病死,其第二子18岁的刘承祜即位,国事完全取决于杨邠、郭伟、史弘肇、王章及苏逢吉为主的重臣。

这些人为争权矛盾重重,刘承祜想夺回权力,于是大臣间矛盾没解决,刘承祜与大臣矛盾又尖锐。

905年刘承祜在心腹配合下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又派人杀郭威,同时又召慕容超前来勤王,郭威与慕容超不期而遇,二人交锋,慕容超溃不成军,部下纷纷向郭威投降,刘承祜吓得赶紧回城。

【去慕容彦超军中劳军】,被宠信的奸臣挡在门外,无奈只得藏入百姓家,结果被追兵搜出斩杀,10岁。

●后周世系表【951-960】(1)太祖郭威(2)世宗柴荣——(3)恭帝宗训【一】太祖郭威【904-954】,在位3年【951-954】,葬于崇陵,年号【门顺、显德】。

早年丧父,母亲携其改嫁,不久继父、母亲相继去世,成为孤儿。

长大后加入李继韬帐下,后李继韬又被李存勖所杀,其又到李存勖军中,此间潜心读书,又娶得绝世佳人柴氏为妻,并收内侄柴荣为养子。

郭威先后跟随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后又跟随刘知远,成为刘知远心腹。

946年契丹灭后晋,协助刘知远称帝建后汉,948年作为顾命大臣,契丹入侵,郭威率军迎战,刘承祜在京啥史弘肇等人,又派人前杀郭威,郭威起兵,杀刘承祜,入主开封,请求李太后立刘氏继承皇位,李太后下诏立刘赞为帝。

此时契丹又南侵,太后又命郭威北征,至澶州,士兵请求郭威称帝,951年郭威称帝建后周,然后将原议立的皇帝刘赞杀死,刘赞之父刘崇一气之下自立称帝,史称北汉,北汉与契丹联合攻打后周,皆被郭威击败,北部边境安定下来,便集中精力处理内政,但不久954年因病去世,享年54岁。

【二】世宗柴荣【921-959】,在位5年【954-959】,葬于庆铃,年号【显德】。

自幼随姑母在郭威家,郭威视其己出,并收为养子,951年郭威称帝建周后,柴荣则成为皇子身份,954年柴荣登基,击溃北汉,整顿军纪,恢复科举,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下令毁佛,发展文化事业。

经过改革,后周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三征南唐,于959年迫使李景向柴荣称帝,近献江北之地,又亲自统军北伐,攻势凌厉,进军顺利,但突然患病,停止北伐,959年回到开封,口里念叨着出师北伐死去,年仅39岁。

【三】恭帝柴宗训【953-973】,在位1年【959-960】,葬于顺陵,年号【显德】。

959年柴荣病逝,柴宗训即位,960年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入侵,赵匡胤率军出战,至陈桥,将士将黄袍加其身而称帝,赵匡胤回至开封,逼柴宗训禅位,后周遂亡,赵匡胤将7岁的柴宗训封为郑王。

973年满20岁的柴宗训去世,死因不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