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超长设计专篇

地下室超长设计专篇

赤峰中天悦府项目地下室超长设计专篇(初稿2017.5.5)一、工程概况赤峰中天悦府项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 II 类建筑场地,设计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赤峰中天悦府项目分为A、B两个区,均由高层住宅和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组成;高层住宅为地上17层,地下2层(见下图1)。

A区地下车库和B区地下车库均为地下1层,其中A区地下建筑面积 26497 ㎡。

B区地下建筑面积 20843 ㎡。

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及车库。

A区地下车库长度为 288.750 m,宽度为 100.800 m;层高: 3.8 m;底板标高579.850~581.850 m。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板采用无梁楼盖。

结构柱网标准尺寸为8.0mx6.6m ,局部柱网尺寸为满足建筑平面布置需要进行调整。

B区地下车库长度为 217.250 m,宽度为 103.850 m;层高: 3.8 m;底板标高582.750~584.750 m。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板采用无梁楼盖。

结构柱网标准尺寸为 8.0mx6.6m ,局部柱网尺寸为满足建筑平面布置需要进行调整。

二、基础设计2.1本场地A区地库的土层分布如下:场地的土层参数如下:B场地的土层参数如下: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本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该场地内及其周围未见地震灾害遗迹。

本工程拟建场地可视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勘察深度内未见饱和砂土及饱和粉土,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du>d0+dd-2判定,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无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的稳定性良好。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本次勘察期间在勘察深度内未发现洞穴、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相对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

湿陷性评价:该场地内②粉土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土层厚度2.7-7.2m。

根据土工试验结果,湿陷系数均小于0.03,湿陷起始压力均小于200kPa,自重湿陷系数均小于0.015,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4.4.4条,该土层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程度-轻微,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

2.3基础选型方案A区地库的基础底板顶板绝对标高为:579.850~581.850m,基底位于②层粉土(湿陷性黄土)B区地库的基础底板顶板绝对标高为:582.750~584.750m,基底位于②层粉土(湿陷性黄土)。

基础持力层为②层粉土,fak=110Kpa,局部持力层为③层粉土,fak=120Kpa。

基础底面距离④层圆砾层1m-3m。

B区地库,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建筑类别属于丙类。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湿陷性处理方法:基础方案一:丙类建筑,I级湿陷黄土时,基础方案拟采用整体性好的筏板基础,基地不做处理。

筏板厚度400mm,下柱墩(满足冲切)800mm。

筏板底压力值不大于100 kpa,土的附加应力Pk<100-18x5=10kpa,附加应力很小,对控制沉降有利。

基础方案二:采用独立基础+防水板,湿陷黄土处理深度不小于1m。

换填范围为整片地库范围。

A、B区地库总面积 3.4万㎡。

挖方费用 15.5元/m³;灰土换填处理费用为 130元/m³;处理总造价: 3.4x(15.5+130)= 494.7 万元。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建议采用筏板基础方案,施工方便,节约换填费用。

三、地下室顶板方案本项目地下车库拟采用框架+无梁楼盖方案,地下室层高3.8m。

板顶覆土1.8m,按《赤峰市住宅工程质量突出问题治理技术措施2014版》,有车辆同行处均按消防车荷载考虑。

顶板厚度350mm,柱帽尺寸:1.8mx1.8m ,托板尺寸: 3.0mx2.4m 如下图所示。

四、地下室超长设计方案4.1设计依据:《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导则》-2006《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内蒙标准】(DBJ03-63-2014)参考规范:《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辽宁省标准】(DB21T 1745);《超长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范》【沈阳市规范】(DB2101/TJ013);4.2 超长地下室无缝设计方案A区地下车库总长度288m,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方法。

膨胀加强带2m宽。

中部采用温度后浇带分成3个施工区段,每个区段100m。

主楼四周采用沉降后浇带与地库结构分开。

沉降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应待主楼封顶及沉降稳定后封闭,并结合温度应力分析控制合拢时气温。

基础布置如下图:B区地下车库总长度217m,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方法。

膨胀加强带2m 宽。

中部采用温度后浇带分成2个施工区段,每个区段100m。

主楼四周采用沉降后浇带与地库结构分开。

沉降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应待主楼封顶及沉降稳定后封闭,并结合温度应力分析控制合拢时气温。

基础布置如下图:材料选择五、 超长地下室结构计算温差取值1. 温度引起构件的变形分类:1) 构筑物内外表面有温差所造成的弯曲;2) 内外温差的平均值比构件原始温度高(低)造成的伸长(缩短); 我们采用b)的情况,即:2T T T T +∆=-外内上式中,T ∆为环境温差,T 为后浇带封堵合拢时的温度,T 内、T 外为构筑物内外温度;2. 按照甲方提供的施工组织计划,本工程于2017年8月1日基础筏板开工,于2017年10月30日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

设计技术要求中提出后浇带合拢温度控制在10℃(若甲方因其他原因导致施工进度不能按此计划实施,应提前通知设计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从新核算温度应力的影响)。

所以,在超长地下室结构的温度作用计算中,施工期8月开始,其初始温度取为20℃;在施工期间取室外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为10℃及33℃。

地下室温度后浇合拢后立即覆土,则封闭后的地下车库初始温度10℃,使用期间最低温度为冬季-5℃,夏季最高温度15℃。

从而得到本工程每个阶段的两个温度工况:施工期间:工况1:降温 = 10-20=-10℃工况2:升温 = 33-20=+13℃使用期间:工况1:降温 =-5-10=-15℃工况2:升温 =15-10= +5℃六、构造措施地下室部分:1.室外地面下1500mm的范围内的地下室外墙应设置保温层,保温层采用表观密度不小于30kg/m3,燃烧性能为B1级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板;2.进入冬期,后浇带、车库入口、地下室顶板开洞处要采取保温防风措施3.梁配筋:1)±0.00m梁,腰筋单侧按0.2%配置,且间距不大于150mm,其他层梁按腰筋单侧按0.15%配置,且间距不大于200mm;2)梁顶设置通长钢筋,0.25%通长;4.地下室顶板配筋措施:1)顶板按照0.25%配筋率设置通长钢筋,下部按照钢筋计算面积增大0.15%进行配筋。

地下二层板双层双向配筋,按计算值增配100mm2。

2)设置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工程共同工作,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

3)根据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对结构洞口,角部等温度应力集中位置适当加大配筋。

5.地下室外墙及剪力墙水平配筋你率单侧不小于0.25%,墙高中部,外墙与墙柱相交处进行适当加强。

6.设置多道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间距控制不超过50m,外墙及地下室顶板在对应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时候后浇带。

七、施工要求1.混凝土厚度>1000mm时,各个施工段均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方法施工,混凝土摊铺厚度不超过600mm,分层浇筑层间最长时间间隔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注后应按要求振捣,最宜振捣时间5~15s;2.分层浇注混凝土时,水平缝的处理应符合:1)清除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4)应选择在施工期间当日温度较低时浇筑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入仓温度。

3.混凝土连续浇筑区段不宜超过三个膨胀加强带或后浇带区间段;4.浇筑施工缝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浮浆和杂物,刷净浆或30~50mm厚1:1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界面剂。

5.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水养护不少于两周),采取合理的施工顺序;6.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宜少于10h,高温季节(气温28度以上)时,不宜少于14h,冬期施工时不得迟于7h;7.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大面积板面混凝土,表面抹压后应用塑料薄膜覆盖并保温养护;混凝土硬化后,宜采用蓄水养护或用湿麻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8.对于墙体等不易保水养护的结构,宜在顶部设水管喷淋,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

拆模后宜用湿麻袋紧贴结构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9.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差在25度内;10.混凝土强度达到1.2k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一、膨胀加强带及后浇带1.膨胀加强带的两侧铺设密孔铁丝网,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后浇带范围内板钢筋不得切断,筏板的膨胀加强带另附加10@150附加钢筋,其余膨胀加强带、后浇带处上下各附加8@150的钢筋,长度为带宽及两侧各加500mm。

施工时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按顺序与两侧混凝土同时浇注。

地下室外墙在底板膨胀加强带对应位置设置1m宽施工后浇带,钢筋连通,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注完毕二个月后采用C35混凝土浇注;2.沉降后浇带应在主楼封顶后或经观测沉降稳定后浇筑,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的环境温度控制在日平均气温10℃,且应确保在越冬前主楼一层外围护构件封闭。

后浇带范围内板钢筋不得切断,浇筑前应凿毛并清洗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表面,采用C35膨胀混凝土浇筑;3.混凝土连续浇筑区段不宜超过三个膨胀加强带或后浇带区间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