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支架模板施工方案

桥梁支架模板施工方案

某景区提升改造工程桥梁支架模板施工方案2018年11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部署 (1)3.1 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人员部署 (1)3.3 机械设备情况 (2)3.4 材料准备 (2)3.5 临时便道布置 (2)4.施工方法 (3)4.1 施工工艺流程组织 (3)4.2 施工准备 (3)4.3 测量放线 (3)4.4 填土挤水 (3)4.5 开挖外运 (3)5.安全保证措施 (4)6.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5)7.应急预案 (7)7.1 应急组织体系 (7)7.2 应急工作职责 (8)7.3 应急工作程序 (11)7.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4)7.4.1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4)7.4.2 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5)7.4.3 溺水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6)1.编制依据主要遵循的规范、规程和标准(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工程高处作业技术规范》JGJ80-201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现场勘测及实测实量数据。

2.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甘肃榆中和平,桥梁横跨一小沟渠,沟渠宽约22~23m,现有水深0.3~0.5m。

拟建桥梁位于沟渠中游,与沟渠交叉角度为90°。

桥梁设计起点桩号K0+000.000,终点桩号K0+032.000,全桥长32m。

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桥梁全长32m,本桥上部采用3-8m 现浇空心板梁,桥面全宽10.0m,横断面布置:2.5m(人行道)+5.0m (车行道)+2.5m(人行道)=10.0m。

桥梁下部结构:0#、3#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1#、2#桥墩采用盖梁柱式墩,钻孔桩基础。

本桥上部结构施工采用支架现浇法,支架按设计要求施工。

3.施工部署3.1 人员部署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本项目将组织安排熟练技术工人,以满足施工过程的需要,计划配备各人员如下:表3-1 现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表表3-2 劳动力人员配备表3.2 机械设备情况表3-3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3.3 材料准备钢管支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20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

支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4 场地布置施工前,河道上游围堰封闭,流水采用水泵抽排至下游。

本工程支架基础部位在回填土完后夯实,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进行硬化。

4.施工方法4.1 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清除河床底淤泥→换填、夯实→硬化→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支设模板→主体结构施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

4.2 施工准备1.进行现场勘察、看现场水位地质情况。

2.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

4.3 测量放线进行施工放样,用竹杆绑上红塑料带插入水底,确定填土边坡坡脚位置。

4.4 基础处理1.填土前用挖机将河床底淤泥清除到填土边坡范围外,填筑前探明河床底淤泥厚度,超过50公分的,用抛投片石挤淤的方式加固。

2.采用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公分,填筑后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3.考虑到施工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足够的施工空间,填土宽度每边宽处脚手架搭设区域外2米。

4.施工期间应加强沉降观测工作,填筑完成后,设置不少于三个沉降点,用于观测填土的沉降情况,及时掌握。

4.5 开挖外运1.全部压实填筑完成后,放出湿地环岛挡墙及栈道的基础边线,用挖机挖除土方。

2.栈道及环岛施工完成后,用挖机清除所有填筑的土石,用自卸载重车拉到弃土场弃掉,将河面及河床恢复原貌。

5.安全保证措施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制,加强安全工作检查监督,确保安全生产。

2.定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对班、组长及电工、机械设备操作手进行培训和考核。

3.工地内设置各种安全标志,夜间施工作业设置充分的照明设施。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5.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滑鞋、戴防护手套。

6.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7.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状态良好。

电工等主要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法章作业。

8.施工期间严禁车辆及人员随意通行。

9.严格各工序衔接,严格操作规程,严禁各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

10.抓好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的安全。

11.用电设备应派专人看管,有良好的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装置,严禁带电作业。

非电工不随意拆卸或修理电器设备,对过路电缆应深埋或架空。

对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12.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必须进行安全技术鉴定,达不到安全性能的设备不准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的也要进行必要的定期检查。

13.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浓雾、大雪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6.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班组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组织机构。

2.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

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检查和监督。

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定置各种施工设施。

5.减小施工中的噪声和振动,不扰民,对现场的便道适当洒水,以减少粉尘。

6.施工场地布置按适宜地形布置合理,整齐有序,便于施工。

机具、材料堆码整齐、场地整洁。

7.施工区标牌醒目,施工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杜绝野蛮施工和违章作业。

8.做到施工文明、语言文明,处理好与地方关系,树立本企业良好形象。

9.对施工现场加强戒备,禁止闲散人员随便进入。

10.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和群众,了解民风民俗,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不与百姓发生冲突。

11.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当地的规章制度。

12.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时清理运走,临时堆放的垃圾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堆放并严密覆盖。

13.作业场地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的清洁。

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废弃物。

14.夜间施工禁止使用发电机等噪音较大的设备,一般情况下禁止晚上11点以后施工作业。

15.环境保护及措施:严格执行业主和地方政府有关文明工地建设的标准、规定,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做好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水土保护体系,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当地环保和有关部门协作,无条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法规,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污染环境事件发生。

16.泄洪道疏导:填土施工期间严禁向河内抛弃淤泥和其它杂物,栈道施工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清除施工时遗漏在河道中的一切障碍物。

17.水体污染防止措施:为保障对河道的有效控制。

提高对涉及公共危害的突发水体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持社会稳定,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保护环境,有有效的保障措施。

(1)对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或者废水,集中处理,在项目部设置沉淀池,负责处理生活污水。

(2)填土施工中的施工机械要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露,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3)优化施工方案,抓紧施工进度,缩短水上作业时间。

(4)妥善保管施工材料,避免施工材料随意抛弃、堆放水体旁,阻塞水体,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沟,疏导施工废水,边坡及时夯实。

(5)施工结束后,所有材料应及时运送至弃渣场。

7.应急预案7.1 应急组织体系图7-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7.2 应急工作职责1.总指挥职责:①判断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②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③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④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⑤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总指挥职责: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②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3.对外联络组职责:①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①提出抢险救援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救援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安全保卫组职责①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②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③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救援组职责①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护组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组职责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②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③负责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按照国家政策负责遇难者及家属的善后处理和受伤人员善后工作。

9.事故调查处理组职责①负责测量记录事故现场数据备查;②负责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及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