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合同的主体
3 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
严格审查对方的信用情况。 注意代理人身份的签约。
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1 合同的形式要求: 合同的形式要求: 书面形式 (具体包括签订合同书、数据电文、传真等) 具体包括签订合同书、数据电文、传真等)
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2 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 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 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合பைடு நூலகம்的履行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救济 1、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 )同时履行抗辩权。 在对方当事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自己之给付。 在对方当事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自己之给付。 2)不安抗辩权。是指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 )不安抗辩权。 同中,后履行的一方当事人出现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同中, 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之能力时, 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之能力时,先履行的一 方当事人因为忧虑和不安可以主张的中止履行权。 方当事人因为忧虑和不安可以主张的中止履行权。 3)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且有 )先履行抗辩权。 先后顺序的, 先后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或履行债务不 符债的本旨的, 符债的本旨的,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或拒 绝其相应的履行的权利。 绝其相应的履行的权利。
合同的主体
1. 与自然人签约应当注意的问题
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的行为能力,限 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缔约, 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
完全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十六周岁以上 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民 限制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 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 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
合同的履行
2、违约责任。 1)实际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 3 4)支付违约金; 5)定金罚则; 6)免责事由。
合同的保管
1、合同文本一定要妥善保存。 2、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
谢谢
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
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条款拟定应当掌握的几项原则: 条款拟定应当掌握的几项原则: 1)文字的表述一定要严谨,防止含糊不清。 2)应当明确而肯定的表述。 3)权利义务要明确,即合同主要条款的确定应当 事先仔细考虑。 4)违约责任一定要约定,根据合同的权利义务约 定违约条款,不要有遗漏。 5)填写要规范,合同书的书写或者格式合同在填 写过程中,一定要谨慎。 6)提供格式合同应当注意的事项。
合同的履行
合同履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合同履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合同约定不明确: 2、违约行为:
合同的履行
违约可以分为以下4类:
1)预期违约。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 )预期违约。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 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2)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 指当事人根本未 )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 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 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 3)迟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 )迟延履行。 履行债务。 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 延履行。 延履行。 4)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 )不适当履行。 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正确认识合同
特征: 特征:
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 、 而非单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为,而非单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2、订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满足民事法 、 律上的效果,包括设立、 律上的效果,包括设立、变更或终止当事人 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3、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 、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 产生的法律行为。 产生的法律行为。 4、合同是合法行为,而不是违法行为 。 、合同是合法行为,
德衡法律讲坛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法律 合同签订、 风险防范
主要内容概览
一 、 正确认识合同 二 、合同的主体 三 、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四 、合同的订立 五 、合同的履行 六 、合同的保管
正确认识合同
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 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 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订立
合同合法有效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 合同合法有效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 第一,在签订合同中双方地位平等。 第二,各方当事人要作出意思表示。 第三,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第四,合同的内容必须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社会 的公共利益。
合同的订立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 1、无效合同包括以下类型: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因胁迫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的合同。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2、可撤销和可变更的合同包括以下类型: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一方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的合同。 一方以胁迫、欺诈订立的合同。
合同的主体
• 例外情形: 例外情形: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行为或者与其年 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等。 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等。
合同的主体
2 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约应当注意的问题
该法人或者组织合法成立并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而 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 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 应当注意某些特殊合同对签约主体的特殊资质要求。 应当注意某些特殊合同对签约主体的特殊资质要求。 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特殊性质的主体对外签订某些 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 法人的分支机构及非法人组织的分支机构签订合同 的情况。 的情况。 法人内设机构、职能部门无权对外签订合同。 法人内设机构、职能部门无权对外签订合同。
合同的订立
要约与承诺
1、概念: 1)要约: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愿意按一定的条件同 对方订立合同,并含有一旦要约被对方承诺时即 对提出要约的一方产生约束力的一种表示。 2)承诺:指受要约人按照要约所指定的方式,对要 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要约一经承 诺,合同即告成立。
合同的订立
2、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及风险防范方法。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及风险防范方法。 1)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 )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 2)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3)区别要约与要约邀请。 )区别要约与要约邀请。 4)如何撤销或撤回要约。 )如何撤销或撤回要约。 5)注意要约的时效性。 )注意要约的时效性。 6)区分承诺是否有效。 )区分承诺是否有效。 7)承诺的撤回。 )承诺的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