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目标导航
1.知道熔化和熔化热、汽化和汽化热的概念。
2.会用熔化热和汽化热处理有关问题。
3.体会能的转化与守恒在物态变化中的应用。
诱思导学
1.熔化热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 ,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友情提示: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
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种类。
②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2.汽化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要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下的汽化热。
用L表示汽化热,则L=Q/m ,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友情提示:
①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种类、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典例探究
例1 如果已知铜制量热器小筒的质量是150克,里面装着100克16℃的水,放入9克0℃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利用这些数据求冰的熔化热是多少?[铜的比热C铜=3.9×102J/(Kg.K)]
解析:9克0℃的冰熔化为0℃的水,再升高到9℃,总共吸收的热量
Q吸=m冰λ+m冰c水(9℃-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筒从16℃降到9℃放出的热量
Q放=m水c水(16℃-9℃)+m筒c铜(16℃-9℃)
因为Q吸=Q放,所以 m冰λ+m冰c水(9℃-0℃)=(m水c水+m 筒c铜)(16℃-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
λ= 3.3×105焦/千克
答案:3.3×105焦/千克
友情提示:冰的熔化热很大,1千克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把1千克0℃的水升高到80℃需要的热量。
冰的这一特点对自然界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初冬时,一个寒冷的夜晚不会把江河湖泊全部封冻起来,气温也不会骤然下降;初春时,一个阳光灿烂的晴天不会使冰雪全部熔化,造成江河泛滥,气温也不会骤然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冰熔化热大的特点来冷藏食品、冰镇饮料等。
例2 某人在做测定水的汽化热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下:铜制量热器小筒的
质量M
1=200g,通入水蒸气前筒内水的质量M
2
=350g,温度t
1
=14℃;通入t
2
=100℃
的水蒸气后水的温度为t
3=36℃,水的质量变为M
3
=364g,他测得的水的汽化热L是
多少?[铜的比热C铜=3.9×102J/(Kg.K)]
解析:加入的水蒸气的质量为M
4= M
3
- M
2
=364-350=14g,水蒸气液化为水又降
温后放出的热量为
Q
1= M
4
L+ M
4
c水(t
2
- t
3
)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筒升温所吸收的热量为
Q 2= M
1
C铜(t
3
- t
1
)+ M
2
c水(t
3
- t
1
)
根据能量守恒Q
1= Q
2
即M
4
L+ M
4
c水(t
2
- t
3
)= M
1
C铜(t
3
- t
1
)+ M
2
c水(t
3
- t
1
)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
L= 2.2×106焦/千克.
因为在相同的热学状态下,汽化热等于凝结热,
所以此时水的汽化热为L= 2.2×106焦/千克.
答案:2.2×106焦/千克
友情提示:注意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列出能量守恒的方程,准确求解即可。
课后问题与练习点击
1.解析:晶体熔化时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用来破坏晶体的分子结构,增加分子
势能。
2.解析:设汗水蒸发所吸收的能量为Q ,所以:
Q=Lm=2.4×106×0.5=1.2×106J
人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同,即C=4.2×103 J /(Kg .K ),设运动员的温度降低了t ,所以:
Q=MCt
即 t=631.210 4.860 4.210
Q MC ⨯==⨯⨯℃ 所以运动员的体温降低了4.8℃。
3.解析:设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P ,所以:
2
2d G Pt g πλ⎛⎫= ⎪⎝⎭
即P=24G gt d λπ=53224 3.3510 3.49 1.6109.84060 3.140.2W m ⨯⨯⨯=⨯⨯⨯⨯⨯ 所以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321.610W
m ⨯
多维链接
1.解释下面的现象:如图9.4-1所示,把一
块冰放在支承物上,将两端各挂一个重物的铁丝搭
在冰块上。
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铁丝切进冰块,
但是铁丝穿过冰块的地方并没有留下切口,冰仍然
是完整的一块。
铁丝为什么能切进冰块?铁丝穿过
后上面的冰为什么又成了完整的一块?如果有条
件,自己做一做这个实验. 解释: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
铁丝处冰熔化,铁丝向下走,铁丝下去后,上部的水再凝结成冰,所以看不出痕迹,还是完整的一块。
2.课本P55“说一说”
提示:如果一定质量的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不等于其凝固时放出的热量,那么能量的转化过程将出现能量不守恒的情况。
3.P56“说一说”
提示:因为相同的压强下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当酒精沸腾时,水还未达到沸点,所以分馏过程可以使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
课题9.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与知识点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熔化和熔化热、汽化和汽化热的概念。
2.会用熔化热和汽化热处理有关问题。
3.体会能的转化与守恒在物态变化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增加感性知识
2.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思考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体会所学的知识的实用性,加强以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知道熔化和熔化热、汽化和汽化热的概念
2.会用熔化热和汽化热处理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熔化热、汽化热吸收的热量从克服分子力做功来解释
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
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在转变的过
程中会发生能量的交换,在初中学过的“蒸发吸热”“液化放热”“熔化吸
热”“凝固吸热”指的就是能量交换。
(二)进行新课
一、熔化热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
过程叫凝固。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
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 ,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
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种类。
②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2.汽化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要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下的汽化热。
用L表示汽化热,则L=Q/m ,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①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种类、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特别提示:
①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种类、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
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从要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做功的情况,来分析物态就化的的能量的交换。
具体分析了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汽化过程中的能量交换情况,定性的掌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四)作业:
教学案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