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成长
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老子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我们教育的“根”在哪里?
我依稀听到了智者之声:“热爱书吧,书籍是智慧的源泉!”那些历经千年而辉光不减的优秀书籍,那些在暗暗长夜里曾经照亮了人类心灵的宝贵精神财富啊,怎能被我们淡漠在教育之外?
阅读本就是学习之本,立教之根,生存之道;阅读,可以为我们与大师、伟人之间展开对话搭起一座美丽的桥梁,让心灵归于宁静平和;阅读,可以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拥有自己的思想。
一句话,阅读就是我们赖以享受教育幸福的一种强大支撑!
读书在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里究竟能完成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三点:它能改变教师的人格,使教师更具有认识真善美的能力;它能增强一名教师感应这个世界的能力;它能教给一名教师独立的思考世界的方法和观察世界的视角。
这三点尤其重要,它们甚至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教育力量的最为主要的来源。
作为新型教师,我们要同时代一起成长,要成长就离不开读书。
读书有三种境界——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教师每进入一种境界,便向前发展一步。
以书为师,造就听话型教师。
以书为友,造就对话型教师。
以书为敌,造就质疑型教师。
作为新型教师,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和课程改革教学,必须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生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1、读书,是学生的榜样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叙述:“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苏氏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学习,不喜欢读课外书。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没有树立榜样作用。
可是我们的教师除了忙手中的事,有多少位老师在读经典,在知识的海洋徜徉,在成为学生阅读榜样呢?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有兴趣阅读吗?实践证明,只有爱好阅读、爱好写作的老师,才能带出爱好阅读、爱好写作的学生。
“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
2、读书,是教师素养提升的历程
古人语:“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
”读书是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潭鲜活的水。
由于有的教师满足现有的专业知识,缺乏读书,缺乏对其他文学的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总是围着手中教材转,不敢超越教材传授。
碰到学生质疑,老师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匆匆收场或显得一副茫然,那时方恨自己知识面狭窄。
从魏书生成长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到魏书生--这个初中毕业的教师,完全是靠他不断的读书,汲取书中精华,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走上成功的彼岸。
在课改的今天,教师过去一时一地的学习已不可能成为终生享用的财富。
不是吗?在课堂上,学生质疑:老师,李白什么时候逝世?他写过多少首诗?他有
多少朋友?他的后代在做什么?他为什么不愿当官?………教师只能无言,心想现在的学生多刁呀!
因此,教师只有读书,才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才能改变知识的匮乏、苍白的状态。
教师只有读书,才能在课堂上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
3、读书,丰富教师的视野
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肖川老师在《与经典为友》一文中说:“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
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
这些年,泡沫学术、短命学科、虚假的理论、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见得多了,还是觉得‘老’的厚实、可靠。
”。
教师在空闲时,要阅读经典、名著,善于积累。
教师还要向一切媒体学习,了解国内、国外大事;或浏览书报杂志,了解信息,捕捉有价值的知识,可获得灵感;还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理论。
这样教师能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能学习到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和一些专业知识。
这样,既充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理论素养,又为教学广开了鲜活的源泉。
一个优秀教师必然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一个读很多书的人。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列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活动,获得真知灼见。
在读书中,教师应把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起来,写教学后感,写教学论文,从而提高自己素养,只有厚积才能簿发。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珍惜每次读书写作的机会,习、教学实践、反思,积年累月,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尤为重要。
通过反思既能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亮点。
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反思能找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才能做到真正的提升。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更加地热爱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