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创业奋斗故事
大学生暑期借钱创业两月赚5万
她创办人力资源公司
他向水果零售业进军
要干,首先得积累经验。
为此,沈建祥利用暑期时间专程前往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浙江嘉兴水果市场,利
用实习机会学经验。
2012年下半年,沈建祥与两个小伙伴开始做起
水果团购的生意,去年则在学校就业创业中心的扶持下,正式往门
店零售的方向发展。
他们在学校的食堂附近租店铺,开了一家水果店。
后来,又接连在张芝山和五山家园一带各开了一家。
据介绍,
去年3家店铺的营业额达100多万元,收支基本持平;今年的状况从
目前来看,日营业额有望保持在1万元上下。
近日,记者走访了沈建祥“优果萃”团队经营的其中一家店铺,销售的水果有40多种,价格比零售水果店便宜15%左右。
在近两年
的摸索中,“优果萃”团队的生意越做越好。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沈建祥的思路相当清晰。
他将其归为两点:第一,水果销售要进行
连锁化的整合。
现在南通的水果店铺大都呈现家族化的状况,唯有
通过整合,才能达到低成本、低损耗,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第二,电
商化势在必行。
沈建祥希望自己的水果生意能够做到类似“麦德龙+
京东”的模式,既有利于店铺营业额的提高,又有益于卖家与消费
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他的培训事业风生水起
项目有了,培训老师有了,后来还有了两名合伙人的加入。
经过约1年的摸索,基于成本、招生、续班的种种压力,最初的项目无
以为继;失败之后,黄刚的核心团队开始筹划转型,在前往南京、上
海等地学习后,终于有了现在的“中小学全科个性化一对一辅导”
模式。
据了解,黄刚的教育培训公司在南通一共有3个校区,分布在通州、崇川、港闸。
崇川校区现拥有近600平方米的精装教学区,年营业额逾200万元;通州校区2013年6月成立,正迎头直上;港闸校区于今年初成立,还在发展中。
3个校区,预计今年总营业额将突破400万元。
刘枫:中科院硕士公共wifi市场创业
目前,他创办的公司营业额已有八九万元,成本开始逐步回收,他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里这个收入至少还会翻上几番。
凭借学到的知识,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刘枫想自主创业的想法并非偶然,早在读研究生期间,每次做课题时,他都能把所研究的东西和社会应用联系在一起。
这种菌剂还可应用于碱地治理。
2013年,刘枫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合伙开了个绿化公司。
凭借研究生所学到的知识,短短一年时间,他掘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10万元。
揣着这10万元,刘枫胸中的自主创业之火燃烧起来。
一次偶然的网购激发了创意
有了技术,就差钱了。
刘枫在一次培训课上认识的一个企业家,看好他这个创业项目,花50万元买下技术,又给他100万元做市场的前期推广。
万事开头难。
设备造价400多元,全部为商户免费安装,这是一件烧钱的事。
在用户用手机连接i-JinZhou时,植入12秒广告。
因此,他们的收入全部依靠植入广告。
光纤入户,网速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
对于客户最关注的安全问题,他们与设备生产厂家“极路由”联系,对设备进行加密,外人无法破解,保证客户的信息绝不外泄。
先做公共wifi,再做微商城,目标是打造东三省电商王国
做好了前期铺垫,刘枫接下来的步子迈得更稳了。
他在人才市场招兵买马,20名大学生帮他跑业务、搞安装。
因为都是同龄的年轻人,干劲十足,业务员们凭借两条腿、一张嘴,用3个月时间安装
了670多家。
刘枫还与公交公司达成协议,将115路的两辆车作为i-JinZhou
移动wifi的试点。
其中一辆车的司机也是个年轻人,他对车队领导说:“别给我换车啊,我这车有wifi,东三省第一辆,太牛了!”
还热情对上车的乘客说:“嗨,哥们儿,我这车有wifi,免费上
网!”
wifi平台建立起来了,他们开始做收费广告。
一家家地跑,一
点点地磨,大大小小的广告业务陆陆续续开展起来。
670余家i-JinZhou公共wifi像一张无形的网,连结了锦州古塔、凌河、太和
三大区。
接下来,他打算做锦州的同城电子商城,争取实现不用逛
街就能同城购物。
创业是一种成长过程
公司成立半年,刘枫很累,除了每天早晨的例会,他几乎都在路上,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这半年,他经历了很多事:“创业真难,比想象的还难,但‘难’不是借口,相反,它应该成为我前进的动
力!”
公司刚起步,租个办公室都是件难事。
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的迟建国科长就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免费给他们使用。
对那些愿意支持自己的人和商家,刘枫打心
眼里感激。
公共移动wifi的市场空白,并不代表没有竞争对手。
当时,有
一家杭州的公司与他争夺锦州市场。
但当做到100多家的时候,他
们退出了,还联系刘枫求收购。
刘枫分析:对方之所以支撑不下去,不接地气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技术与实践应更切合实际,而技
术不够完善也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枫想:我是锦州人,不能
糊弄家乡人民,我要把基础和服务做好,家乡人民才能信任我、支
持我。
一名中科院的硕士毕业生,从北京回到锦州,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创业,不觉得可惜吗?刘枫坦言,刚回来时确实很迷茫,读了那么多年书,所学知识能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少之又少,确实很不甘心。
但他又想,科研往往是理想的状态,即使失败了,得到的也是一种结果。
而创业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成长过程。
其实,在创业艰难时刻,他动摇过,但随之又坚定了信心,妈妈曾劝他:“算了,儿子,找个工作吧。
”刘枫说:“妈妈,再给我5年时间,让我任性一回!”
未来的路远远不止5年,刘枫还年轻,谁能说未来就不能属于他呢?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大学生创业奋斗故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