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省重点高中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2018.2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梦想是一颗炽( )热的心,梦想如同风帆,给人生之舟注入动力;梦想如同明灯,给人生的跋涉指明进的方向。
当雏鹰尚哺于巢穴,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 (zhèn)翅九宵;当骏马休息于栅( )栏之中,昂首长啸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驰聘天下。
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必定是毫无活力,碌碌无为的人;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必定是受尽(líng)辱走向衰亡的民族。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zhèn) 翅(líng)辱(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炽( )热栅( )栏(3)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把改为;把改为。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A.学校为了让我们这些毕业班的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在时间的安排上可谓煞费苦心....。
(费尽心思)B.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不仅不主动地去倾听群众的呼声,而且对群众提出的意见采取漠.视.的态度。
(忽视)C.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目混珠)D.一些民营加油站为了牟取暴...利,已经私自将柴油销售价格上浮到了8元/公升。
(谋取)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学习,使他中考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毛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
C.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发展的大事。
D.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的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就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但是每一个阶段的开始,你是充满自信与期待?还是心怀些许矛盾和忧虑?B. 人们常常看到: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还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付出努力,但不善于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
C. 市职教中心为帮助下岗女工解决再就业问题,决定举办《童装设计缝制技术》培训班。
D. 要在溪边修建休闲步行道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步行道将怎么建?5.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每一空格1分)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③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⑤孔子认为,个人修养很重要,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不要强加于人:,。
(《论语》十则)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6.名著阅读。
(4分)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
①他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普特王宫的大火,同时拒绝了利里普特国王在贪婪野心驱使下的无理要求。
②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③在鲁国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④他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序号出自哪部著作“他”是谁7.综合性学习。
(3分)请你根据下面三个人的话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
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这不,我每天都喝茶!原因一____________ _ 原因二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 _ 二、现代文阅读(20分)故乡的炊烟⑴许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
早晨、午间、傍晚,每一根烟囱里都会飘出袅袅的炊烟,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
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把目光凝聚在村庄,你就会看到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里冒出的青烟是多么的壮观。
这样的景象,比任何一幅山水风景画都优美十倍,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深处。
⑵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烟是清晨的炊烟。
清晨的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
偶尔有微风吹来,弥漫在村庄的炊烟便向蔚蓝的天空飘去,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
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无比的愉悦。
⑶傍晚的炊烟,在我看来,它是一种无声的召唤。
炊烟飘起时,其实是在告诉田间劳作的家人,该回家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一直无法弄清楚的是,没有手表的父亲为什么总是那么准时地回到家中,我常常看到母亲将饭烧好放到桌上的时候,就会看到父亲吆喝着牛走进院内,那时我就觉得父亲简直就是一只时钟,总是那么准时准点。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之所以那么准时地回家,是因炊烟的缘故,只要父亲看见炊烟升起,就可以根据回家的路程而断定何时收工。
⑷对于故乡炊烟刻骨铭心的怀念,更多是缘于母亲。
因此,一想起炊烟,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博大无私的爱。
记忆里,炊烟是与烤红薯、烤玉米、烤土豆,甚至是与烤鱼、烤螃蟹联系在一起的。
小时候我们家穷,没有富足人家的糖块、饼干之类的零食,因此,母亲常根据季节的变化为我们烤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下河捉鱼捉螃蟹来满足我们兄妹的馋嘴。
母亲为我们烤东西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翻来覆去地慢慢烤,生怕稍不留心将东西烤糊烤黑。
我清晰地记得母亲烤的红薯、玉米是那样的焦香可口,如今想来,依然满口生香。
⑸可如今,母亲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且疾病缠身。
记得前年我回家,正好赶上玉米成熟的时节,母亲对我说:“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烤玉米了,我给你烤两穗吧!”那天,母亲把多年不用的土灶又烧了起来,母亲在土灶里小心地烤着玉米,玉米烤熟的时候,母亲长叹一声:“人老了,手脚不麻利,烤糊了。
”吃着母亲烤的玉米,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烤玉米分明是母亲一颗拳拳的慈母之心啊!⑹我不知道故乡的炊烟在其他人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故乡的炊烟是连接我生命的血脉。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大鱼大肉不断,可我总觉得电饭锅、高压锅里做出的饭菜和炖出的肉没有乡下的土灶铁锅里做出的饭菜有味。
原因在于,我是在故乡的炊烟下长大的,对故乡土灶里烧出的饭菜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怀念,大概就是这种怀念冲淡了现在饭菜的滋味吧!⑺如今,在我的故乡,你很难看到村庄里飘起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瓦房和草房越来越少了,土灶和烟囱也基本上成了绝迹的候鸟。
偶尔飘起的一缕炊烟,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将是乡村最后的风景。
昔日那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飘出袅袅炊烟的景象只有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⑻当炊烟渐渐从乡村里消失的时候,当我对故乡的炊烟充满怀念的时候,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乡村城镇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大。
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吧!尽管如此,我依然是那样强烈地思念故乡的炊烟。
因为,故乡的炊烟,曾经是我慈祥的母亲为我放飞的。
(选自《散文选刊》)8、文章第⑴段对许多年前故乡的炊烟景象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9、文章第⑴段写到故乡的炊烟“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深处。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故乡的炊烟有着怎样的记忆?(6分)10、请分析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它们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①我清晰地记得母亲烤的红薯玉米是那样的焦香可口,如今想来,依然满口生香。
②吃着母亲的烤玉米,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烤玉米分明是母亲的一颗拳拳之心啊!11、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联系文本,说说你能体味出作者有哪些复杂情感?(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12题。
(5分)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2.(1)前两句写出了梨花什么特点?(2分)(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这篇课内文言文,完成13—15题。
(13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家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请广.于君广:通“扩”,扩大、增加。
B、而君逆.寡人者逆.:违背、触犯。
C、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D、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应当14、下列“以”的用法相同的是:()和()(4分)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以.头抢地耳。
D、徒以.有先生也1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②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三)阅读下面这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6—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