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 试题(含答案)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 试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材料论述题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

宋朝……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文流频繁。

两大因素的结合,使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摘编自《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1)材料“三大发明”中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什么?(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答案】(1)指南针(2)观点:先进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论述:中国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先传入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由阿拉伯商人先传到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促进了人类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综上所述,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观点2: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观点3:科技水平是推动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大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根据材料“宋朝……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文流频繁。

两大因素的结合,使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提炼的观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论述:中国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先传入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由阿拉伯商人先传到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促进了人类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综上所述,可知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

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

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

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

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答案】(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2)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3)后果:社会危机严重;认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2)根据材料二“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

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

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等内容可知,唐玄宗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社会危机严重,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据此得到的认识是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3.请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大运河的开通与隋朝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他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写出上图中的A、B、C三处的地名。

(3)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写出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

(4)依据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1)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余杭、涿郡、洛阳(3)黄河和淮河(4)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

图中A是余杭,B是涿郡,C是洛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结合图片内容可知,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黄河和淮河。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

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答案】(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

(2)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

(3)人物:鉴真;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人物:玄奘;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当时日本派遣到中国来学习的有留学生、学问僧、以及遣唐使。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分析可知,材料二说的是唐代僧人鉴真。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

(4)依据材料三“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可以判断与唐朝的僧人玄奘有关。

他的主要事迹是西游天竺学习佛法,第一个把天竺的地理、历史、佛教、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

回国后,根据西行的见闻由弟子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样地之一。

据《台州地区志》记述:“晚唐、五代时,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

”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

材料二:台州乱弹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注)2006年,台州乱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2010年以来,台州乱弹艺人多方寻我新出路,实现新发展,有《成继光》、《昭君出塞》等许多优秀传统刷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作编写了《老村新路》等新剧目,歌颂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好人好事;主创人员开设戏曲名家工作室培养后备人才,深入校园开展普及性公益讲座;走进乡村大舞台、走入电视台、登上国家大剧院,展现地方剧种的独特演年魅力;走出国门,问鼎德国国际文化戏曲节,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得中外嘉宾的高度称赞。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

(2)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哪些历史事实有关?(3)综合上述材料,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宋代城镇规模扩大和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文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

(2)民国时期多战乱;文化大革命。

(3)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则文化繁荣。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是宋代城镇规模扩大和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文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民国时期多战乱;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实有关。

(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则文化繁荣。

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工具发明于哪一朝代?写出它们的名称。

(2)图三所示工具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农具。

它是用来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它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3)概括上述工具发挥的共同作用。

【答案】(1)唐朝;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

(2)水稻;背景: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越南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等。

(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发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