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教师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是人类科学文化、思想观点等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又是年轻一代的智力开发者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者。
人才的培养能否保证质量,学校能否办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其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部标得的组织实施者,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赖于形成一支方向明确、高度自觉全面的提高道德修养与专业修养,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地理教师队伍。
作为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地理教师应该从工作特点和意义出发,不断完善,提高业务水平,形成良好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是对一个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始终一贯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积极反对社会上不健康风气对学生的侵害,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以自身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成为学生的楷模,真正符合“为人师表”的形象要求。
2、具有热爱地理教育的思想品德。
热爱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的基本道德标准,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对待地理教育工作。
对地理教育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是地理教师道德修养的思想基础,要把平凡的日常工作与未来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教育实践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
2、1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
教师的爱是师生相互信任的桥梁,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有了这种爱,就会对学生从了解到熟悉,从关心到牵挂,从相识到相知,这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巨大教育力量,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思想源泉。
2、2 高尚的师德和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
教师树立“教师意识”,时时处处想到自己应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这样就会在待人处世、言谈举止方面做到是文明行为的体现着,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崇高的形象,成为他们模仿效法的目标。
3、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能力。
作为地理教师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
3、1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关键。
地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思想工作与教育艺术等知识。
3、2 自觉培养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工作进步的保证。
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以下能力: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观察、研究学生合组织教学的能力;地理活动的组织能力;试验、演示或制作教具、模型、图表的技能;准确、京联合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及科学地理教育观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进行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能力;命题、检查提问及了解学习情况的能力;分析、评议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进行地理教育科研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评价环境,进行决策建议咨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全面扎实的地理教学的基本功。
4、1 地理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对于地理教学语言的要求具体如下:语音以普通话为标准;吐字要清楚;银两要适中,保证最后一排学生能听清楚;语速要恰当(描述、叙述性语言要连贯,讲解、论述性语
言要精炼准确、逻辑性强);语调要抑扬顿挫,吸引学生注意力;节奏要自然流畅;语言的逻辑性强。
4、2 地理板书。
要遵循以下原则:遵循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文字简练准确,字迹工整规范;版面安排合理,布局美观恰当;根据教学需要,确定出现板书的时间。
4、3 地理版图与版画。
基本要求如下:形象准确,比例恰当;简练清晰,色彩鲜明;抓住特征,突出重点。
4、4 其他地理教学基本功.如:投影幻灯片或地理课件的制作;地理模型制作;实验资源开发等。
为此,作为新时期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2、努力更新知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
虑:重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重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重视教学清静的创造;开展课外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着眼于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
3、掌握运用地理教育科研方法,不断提高地理教学能力。
在进行科研过程中要注意:地理
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地理学科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制定研究计划;坚持进行研究试验,做好资料积累工作;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或实验总结;撰写地理科研论文。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地理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成功的开展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