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北京交通大学

模板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一、学校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在北京市平谷区规划建设现代轨道交通创新基地暨新校区。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

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

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

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

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我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我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我校任教。

二、院校专业1[本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下的铁路机车车辆方向是机电学院的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之一,并最早建立了车辆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具有良好的科研、教学基础和完整的学术梯队,与用人单位有广泛的联系。

本专业方向以培养高速动车组技术为核心的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及科研开发等相关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以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外,还设置了大量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有动车组工程、动车组设计理论基础、动车组传动与控制、动车组装备与运用工程、动车组制造工艺与装备、计算机辅助机车车辆设计综合实践等课程,使学生在机车车辆设计、制造、运用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除可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以外,将在全国各大铁路工厂、科研院所、各大铁路局站段、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以及相关外资企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2.[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理论与相关技术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专业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级研发及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接口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原理等专业课程。

另外还设置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V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并行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单片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新技术、网络安全与保密及网络管理等。

同时学生还要参加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训练、毕业设计等各种实践环节。

本专业拥有投资超过500万元、专门用于本科教学的计算机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除可进行常规实验外,还提供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并行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系统设计、ORACLE 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等特色性专业实践环节所需的基本实验平台。

学生毕业后,除可报考本校或外校的研究生外,还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级和应用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成为具备研究、设计和应用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保送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3.[本科] 土木工程本专业已有50年的历史,1999年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业教育评估,毕业生获得了提前参加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及与英联邦国家互认学历的资格。

本专业涵盖了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与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等方向,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旨在培养从事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建筑结构物和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工程力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程设有房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路网规划与设计等近80门,学生可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向选修不同课程,确定自己的主修方向。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专业设置了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学习,可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除报考本校或外校的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外,还可在高等学校、设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设计、研究工作,也可在施工、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从2004年开始,在新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茅以升班”,学校及学院从培养计划、师资配备、教育环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

4.[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以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为基础,以光、机、电、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复合型专业。

“光机电一体化”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之一。

本专业以此为依托,在检测、控制、智能仪器和自动化领域内,培养从事设计、开发、应用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为目标。

学生在校期间,除大类基础课外,还将学习测控专业的主干课,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信号与系统、光电信息技术、现代传感技术、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智能仪器仪表原理等课程。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结合以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和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案的制订,强化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优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深受科研院所、行政机关、高科技公司、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

毕业生可以报考机械电子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深造率较高。

5.[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以及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我国二十一世纪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的学科之一。

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要学习生物学和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和医用电子工程等四大类课程。

主干课程有:解剖与生理、病理学、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影像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电子工程等。

此外,学生还将参加专业实习与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并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活动。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原北京铁路总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为教学科研基地,并且配有先进的计算机综合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和新建的高水平的医学电子、数字医学信息、解剖三个教学实验室,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鲜明的特色。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强调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科学的交叉与融合,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信息科学和电子技术基础,宽厚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理、工、医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信息领域、各级医疗卫生研究部门、生物医学电子工程、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可以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保送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6.[本科]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程技术学科,它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工矿企业、城镇、区域及流域的水、气、噪声、振动、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的控制、治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水力学、工程力学、测量学、画法几何、水文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设有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环境噪声控制、结构振动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给排水管道工程、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经济、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设置了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毕业后,除报送或报考本校和外校的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外,还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7.[本科] 热能与动力工程本专业旨在培养汽车与发动机行业中从事产品与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对汽车及发动机方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旺盛。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学习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燃烧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汽车理论、内燃机学、汽车排放与控制、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汽车驾驶理论与技术(可获得汽车驾驶执照)等主要课程。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外语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安排机电工程实习、汽车及发动机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本专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本校和国内其他著名高校及科研单位进一步攻读相关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有广泛、良好的就业前景,可以到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和外资汽车制造企业、交通运输部门、高科技产业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汽车与发动机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主题